比你们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面饼还好吃。”
于秋说这话的时候,语气表情中带着极大的诱惑性,顿时便让那些孩子们听的口水连连,然而,像赵七娘这样的成年人却是不为所动,一脸不信的样子。
而张喜儿则是双眼无神,一副失望到绝望的模样道,“你果然还是为了吃掉这些粮种,居然还要拿灶灰里扒拉出来的东西骗人,算我瞎了眼,将你这个白眼狼从洺水里捞了起来,你走吧!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
于秋郁闷的在心里吐槽了一句,说真话果然是比说谎话还让人难以接受。
此情此景,他不得不把声音提高了三度之后他又道,“你们这些蠢妇,都是死脑筋,难道就没有想过拿我做出来的吃食去卖钱,然后买回来更多的白面,如此往复,咱们很快就能赚到所有需要还给卢家的白面,何必辛辛苦苦种一年的地呢!”
“做吃食去卖?”
一辈子没买过几回东西的这些妇人们,根本想象不出自己做生意卖东西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但是,她们却知道这可能是个路子,因为这种兵荒马乱的年头,食物是最好卖的,不说赚大钱,通常都不会亏本,小有盈利是没有问题的。
见到一干妇人和孩子们一副在脑补着什么的样子,于秋再度道,“我做的这个吃食叫馒头,不同于你们以往吃过的死面饼,是一种非常蓬松香软,并且略带甜味的吃食,一点点的面粉,就可以做出很大一个来。”
“馒头?”
“呃,也可以叫馍馍或者烧饼。”见到大家不知道这个称呼,于秋再度给大家解释道。
在古代,你就别指望北方乡村的小老百姓能搞清楚南方人对各种食物的称呼,而且,诸葛武侯在三国时期发明的馒头,是包了猪羊肉蒸的,这种在后世都叫包子。
“来来来,大家听我指挥,现在赶紧去磨面,见到实物了,你们也就信了。”
男人和女人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半推半就的做成的,就比如于秋劝大家磨面蒸馒头这种事。
当然,想要吃到好吃的馒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村里的石磨也并不是那么好使,磨出来的面粉还是比较粗糙,需要两次,甚至三次重复的磨,完事之后还要经过三四次细筛,才能得到用来做馒头的最精细的面粉。
当他加入了清水和碱晶,将面团在陶盆里活好之后,孩子们肚子里咕噜咕噜的声音就开始此起彼伏了,光是面粉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就已经勾起了孩子们的食欲,然而,当于秋活好面团之后停下来的时候,孩子们顿时就不干了,嚷嚷着让他快点干活。
“发面需要时间,即便是在灶台边比较热乎的地方,也需要一个时辰左右,正好,咱们可以先做一个大大的蒸笼格子出来,你们快跟我去劈竹篾。”
第八章 说词
在食物的催动下,孩子们的劳动积极性那是超级的高,即便成年的寡妇们,也都祭出了自己的本事,倒是叫于秋看的有些目瞪口呆。
原来,这个村里的妇人完全可以当男人用的,有力气的不仅是张喜儿,其余的妇人也都个个不差,还都有各自擅长的手艺。
比如小虎的母亲孙大娘,接过于秋手中的短刀之后,竹篾就在她的手上快速产生,豆子的母亲陈五娘则是有一双巧手,用竹篾可以打出任何样式的东西,别说蒸笼格子这种之前就常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于秋觉得,就算让她打一些有连环入口的葫芦形鱼笼子,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也难怪这些女人能在混乱的河北之地生存下来,她们的智商或许不高,但是动手能力绝对没的挑,从房子到所有的生活用具,她们都能够自己生产,虽然算不得先进好用,但起码能用,于秋对于她们的要求就是这么多了,能用就行。
一个时辰过去,还带着浓浓竹子气味的一套蒸笼格子便被几个妇人一起完成,足有五层之多,可以严丝合缝的叠在一起使用,而于秋只能算是这套蒸笼格子的设计者。
这时,被他和好的那个大面团也已经在陶盆里发好,不仅胀满了整个陶盆,甚至还胀起老高,体积至少增加了两三倍。
洗干净了手,在面团上按了按,于秋满意的点了点头,然之后便将面团搓成一个个比鸡蛋大不了多少的面团,均匀的摆在每个蒸笼格子里,同时也让张喜儿往陶锅里加水,将灶里的火烧旺。
很快,满满五大格子馒头便被于秋搬到了灶台的陶锅上架好,陶锅里被煮到沸腾的水产生了大量的蒸汽往蒸笼格子里冲,仅仅是几分钟时间,大家就闻到了浓郁的馒头香味。
孩子们不自觉的抽动鼻子的时候,总是能发出一些轻微的吸溜声,仿佛不多吸一点香味进肚子里,就亏大发了一般,他们视线的焦点也已经完全离不开这个冒着热气的蒸笼,年纪小,个子矮的孩子,看不到蒸笼格子,就瘪嘴哭,让大人们不得不将他们抱起。
成年的妇人们此时也比他们好不了多少,一边帮自家孩子擦口水的同时,自己的口水也在不停的咽。
包括于秋本人,此时都有一种久违的饥饿感从胸腹中透出,南粉北面,由于天气和环境原因,在北方做面食天然就比在南方做的要好吃一些,他穿越过来已经吃了半个多月猪食一般的食物,竟然对这种在后世随处都可以吃到的大众食物产生了渴望和冲动。
当然,他做出来的馒头和后世的馒头也没有多少区别,但是,这种馒头的香味对于吃了一年多,甚至更久时间的谷糠麸皮的人来说,诱惑力就太大了。
不过,他的脑海中一直都在提醒自己,要冷静思考问题,这是一个人命如草芥的战乱地区,搞出了新名堂,就要能承受的起这些名堂带来的后果,哪怕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馒头也是如此。
很快,一套营销方案以及在馒头在销售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应急方案,便被他想透彻了,眼见馒头就要熟了,他便朝灶台前挤的满满当当的人喊道,“馒头马上就要熟了,你们现在相信我了吗?”
于秋一副大家不相信他,他就不给大家馒头吃的架势,大家自然是连连点头,他这才满意的道,“很好,那么,你们现在就可以回家了。”
“什么?回家?秋哥儿,这,这,孩子们都馋成这样了,你蒸了那么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