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1 / 1)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喜儿她们在城里卖豆腐,不断的给寡妇村提供一些来源,那么村子里的人还不愁,可今天,张喜儿并没有带什么东西回来,顿时就把寡妇村这些知道整体情况的妇人给愁坏了,眼瞅着好几千人就要没活干了,今后怎么吃饭,就成了一个大难题。

“这些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如果大家没有事做,我会让他们扩建一些生产的场所,豆腐已经卖不出去了的消息,暂时不要外传,免得引起大家躁动,你让人连夜将这些东西包装好,明天会有车队过来拉。”于秋吩咐了一句,就朝自己居住的帐篷走了回去。

其实他并不太担心孙大娘她们说的这些问题,茶树么?貌似也结茶果的吧!而且,还能够嫁接,找到那些茶树,开辟一些空地出来,到时候就能在系统里面领取良种的茶树苗,种的满山遍野都是。

而盐矿,只要逼迫刘黑闼的计划能够成功,池谷山,包括北地其它的盐矿山,都将会归于秋管理,到时候,想出多少盐都有。

至于布,于秋却是另有打算,北方寒冷,养蚕是不可能养的过南方的,而且,丝麻的保暖程度不如皮毛,等之后跟草原各部接了轨,羊毛制品和皮货,才是寡妇村发展的方向。

在帐篷的床榻上躺下之后,于秋习惯性的开始查看系统页面,养殖板块还是老样子,于秋打算等苏定方从草原回来之后,再领取奖励。

种植这一块,却是有不少的新增,现在寡妇村的人手多,于秋可以发动上千人跟着自己进山砍树,挖树根,不过,鉴于要发展茶树种植,本来打算早些领取任务奖励的打算目前也只能搁置,茶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太高了,属于多多益善的品种。

倒是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必须得尽快完成,那就是将水库与小溪之间的坡地翻耕出来,有草木灰垫底,种上系统赠送的良种小麦和水稻种子,将来可能会收到一些奇效,算是他打压粮食价格的第二拨操作吧!

当然,他还有后续的第三拨,乃至第四拨操作,只是,目前条件还不成熟,而做一件事情,如果不为自己谋利的话,就不是于秋的风格了,虽然这个时代没有期货做空的操作,但是,通过倒换差价,也是能赚到不少好处的。

说到打压粮食价格,于秋的第一拨操作,现在已经开始见效了,随着犁耙车的问世,耕种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各地的世家已经意识到了未来的发展状况,开始主动找李世民出手粮食了,价格直接比前段时间的市价低了一成,不过,李世民压根没有理他们。

现在,大唐各个方向的战事已经平定,物价也要逐渐回归正常,越是往后,大宗出手粮食的机会越少,可不是以前朝廷求着他们买粮食的时候了,只降价一成,李世民可不会接盘,按照于秋给他预期,河北之地的粮食,首轮至少要降价八成,其它各地的粮食,也要降一半,才会考虑购入。

第七十一章 训练

一大早的,寡妇村外就来了一队军士,两日期限已到,他们是来押解五千石军粮的,想来,洺州大营那边,刘黑闼也已经聚好了兵将,准备出发了。

当然,过来的这队人马,也有催促苏定方这个有特殊使命的先锋大将启程上路的意思。

既然已经谋划好了,苏定方自然也不拖沓,任命了张康陈虎为自己的骑兵先锋副将,又命王猛统带中军步兵,赵河为后军押送辎重,一行五千人,渡过了洺水,押解着关着罗士信的囚车,浩浩荡荡的向卫州方向开去。

知道了于秋全盘计划的李三娘站在河坡上观看了他们的渡河过程,然后嘴角钩起一丝笑意,开始往村子里走。在她看来,罗士信自己算是救下来了。

倒是于秋,他根本没有来给苏定方送行,男人之间,该说的话都说了,就没有必要搞的婆婆妈妈的了。

没有了大军驻守的寡妇村,其实是一个险地,因为这里有制盐和制作豆腐的作坊,刘黑闼自信能够镇住本土的这些世家豪强,可于秋却并不认为,目前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让这些世家豪强畏惧的人或者势力,连李渊都是如此。

所以,召集青壮,组成护卫队,是于秋的当务之急,昨夜的时候他早已与苏定方和王猛商量过,大军所用的精良武器装备,他全部留了下来,足以装备两三千人,带走的,都是一些随时可以丢弃的破烂装备,只是,河北兵本来就没有什么像样的铠甲,这些人的防御力可能有点低。

豆腐作坊整个没有开工,阚棱一边嚼着豆干,一边看着于秋训人,起初他还不觉得于秋要求这些人整齐列队,左转右转,伸腿收腿的有什么锻炼效果,可看着看着,他却是看出了一些门道。

于秋练的不是这些青壮的血勇之气,以及杀敌的本事,而是在训练他们服从自己的命令,要知道,战场上,一支令行禁止的军队,是能够爆发出远超他们自身战斗能力的战斗素质的。

和他一样脸色凝重的,自然还有回到村子里的李三娘,于秋在她眼里,就像一个迷一样,她是一点也看不透他的想法。

多次的解散和紧急集合训练之后,早上长达一个时辰的早操训练算是结束了,这一个时辰里,两千从饥民之中挑选出来的青壮,至少知道了左和右,也知道了跟着号子一起踏步向前,或者退后,这就足够了,因为早饭之后,于秋会接着训练他们。

“秋哥儿,你这练兵之法,可是出自哪部兵书典籍?”李三娘还不待于秋喝口茶水,就抢先问道。

至于阚棱,却是很自觉的扭身去了于秋的营帐,打听别人的家学密辛不是什么好习惯,而且他知道,于秋的帐篷里,肯定早就备好了最好吃的食物。

“练兵?我可没有把他们当兵练。”于秋否认道。

“那你还发给他们武器,让他们列队?”李三娘对于秋敷衍的答案表示很不满意,拦住他的去路道。

“人,总得有些自保能力才行,哪怕是工人。”于秋撇了撇嘴,绕开了她道。

“你只把他们当工人看?”李三娘有些不信的跟上于秋的脚步追问道。

“不然咧?他们若是有血性,又怎么会沦落到快要饿死的地步了,还不敢拿起武器杀人反抗?”

闻言,李三娘倒是觉得于秋说的很有道理,当下的社会风气比较尚武,尤其是北方燕赵之地,早年不是跟突厥人打,就是跟高句丽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