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3 章(1 / 1)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不止是夏国的运输队伍,河东道,河北道向关外的商队,突厥三汗治下想去关内易货部落首领和一些百姓,还有西域诸国的商队,也都愿意走这里过,甚至是直接在这里交易。

因为,他们发现,从草原上把货走到这里,交割给这里收货的商人,自己就不需要往关内去,这样能避免各个关卡税吏的盘剥,哪怕是多让一些利给这里的商贾,他们也是划算的。

而在这里,他们也能购买到很多他们需要的货,虽然品种没有夏国产出的那么丰富,价格没有夏国的价格那么便宜。

但是,他们可以少走一千多里的路程,来回就是两三千里,还能省去不少过税,这些节省下来的费用,足够补充他们在苇泽关进货时的加给当地商贾的差价。

毕竟,因为夏国的商品的丰富齐全,他们能卖到中原地区的东西已经很少,多数是一些稀有矿产资源类的重货,甚至直接是他们经过初步冶炼,成色参差不齐的金银铜。

还有如龟兹,于阗,高昌等不远不近的国家的商人,如果去每次都去到洺京易货,那么,他们一年只能走两趟货。

可是,如果在苇泽关就进行交割,他们一趟可以节省来回两三千里的路程,两趟就是五六千里,这能让他们多走一趟,而增加的这一趟,能让他们每年多盈利三成以上。

毕竟,马匹和骆驼走草原,那是一边赶路,一边吃草,几乎没有多大的喂养成本。

而走关内,每次住客栈得租马棚给草料钱,走颠簸的山石路的时候,马蹄和货物还容易受损,这些都是成本。

很快,李渊就看到了马三宝口中所说的,将关城都遮挡住的那些分好几层,高达十多丈,并且拥有各种不同风格的酒楼客栈了。

而通过马三宝这一路上的解释,他也知道,为什么要将苇泽关的军营放在关外驻扎了。

以往的时候,朝廷没有大量的养马,抵御突厥,必须得依靠城墙。

然而,现在却不一样了,突厥人早已是大唐和夏国最亲密的贸易伙伴,就算防备他们,也不需要依托城墙,处在被动挨打的位置了。

苇泽关只有五千守军,却养着两万多匹马,其中,还有一千多匹夏国的良种突厥马,这能够让所有的士兵都配备四到五匹马,有超强的机动力和远程作战能力。

而且,这些士兵的装备,全都是采购夏国去年替换下来的精良装备,百炼钢级别的战刀,骑枪,人马俱都有的钢制,甚至合金制铠甲,如果在草原上野战,他们能完虐突厥骑兵,比原先被动挨打的局面要好的多,甚至,具备对一些马贼流寇的震慑作用。

早在两年前的几次梳理中,他就已经将附近千里范围的马贼,流寇,甚至是野兽窝清理了几一遍,使得这边的走货环境变的十分安全。

以往的时候,一些突厥部落,或者一些走商的队伍受到袭击,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现在,却不一样,只要是动了刀兵,死了人,夏国的陆军部队,将会不依不挠的追捕凶手,肯定会将罪魁祸首揪出来处决掉。

没有人敢招惹夏国的军队,那是一帮每天吃完饭,就想找敌人练手的狠家伙,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种地,搞生产,唯一要负责的,就是管控区域内的安全问题,这就让大唐和突厥边境,几乎没有了响马山贼活动的踪迹。

其实,即便苇泽关的守军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也起不到什么实际作用,他们平时干的,更多的像是像夏国的消防部队干的事情,做一些扫雪铺路,灭火救灾等等的事情。

最近的这一年多,一些山谷里有猛兽出没,袭击了人,出动几队人手去围捕杀一下,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军事行动了。

而李渊怎么也想不到,在以前最动荡不安的边关,现在居然都可以夜不闭户了。

是的,他已经知道,苇泽关的关门,晚上都没有关闭,而且整个关城内外,数百米长的街道所有的店铺,晚上都是不关的,城墙两侧都有白漆涂写的大字告知过往的游客。

“苇泽关的这些变化,你怎么不在给朕的奏章中讲明?”在马车上下来了之后,仰头看着关内宽阔的街道两侧的酒楼的李渊喃喃的道。

“讲明了,可能就没有今天的苇泽关了。陛下,长安城到现在,可都还有宵禁制度呢!”马三宝低头弯腰道。

闻言,李渊身子一震,顿时知道了马三宝隐瞒不报的原因。

一个边关守将,有两万多匹马,五千俱装铁甲的骑兵,朝廷会允许吗?

肯定不会,包括苇泽关现在所有不同于朝廷的制度,朝廷都不会允许,这也是为什么这两三年夏国的变化那么大,朝廷治下的变化却那么缓慢的原因。

长安城里的银楼,其实每天都可以亮灯的,然而,由于朝廷的宵禁和对于两市的管理制度,他们一直等到上元节,才有了一次亮灯的机会。

那怕是起像银楼这样的高楼,也是于秋通过一些手段,逼迫朝廷答应的个例,别家,谈都不谈可以逾制。

不知道从几何时,统治者开始给治下设立这些规矩了,然而,这些规矩是不对的,夏国已经给了一个答案出来。

更加密集,更加开放的居住环境,能促进商业,增加生产办公效率,降低犯罪率。

但是,李唐目前还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的勇气,因为他么还有好多方面跟不上。

“朕还不饿,就先不用饭了,早前听三娘说,她在这边有许多产业,是交给你在打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产业,你才养活了五千军士和他们的数万家属,朕想看看这些产业。”在飞艇上一直有东西可以吃的李渊在街道上走了片刻之后,再度登上马车道。

“陛下请跟臣来。”马三宝点了点头之后,打马在前带起了路。

“陛下请看,前面那些水车翻转的地方,便是咱们苇泽关的鱼塘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根据地势,围拢蓄水,开发出了十几处长宽达到三百丈以上大鱼塘,每处鱼塘,每年能养出百万尾以上的肥鱼,不仅能够让我们苇泽关的所有居民想吃鱼的时候都能吃的到,还能保证平均每天不下千人的过关客,在我们这里歇脚的时候,能吃上各种活鱼。”马三宝扬起马鞭,向前方一大块一大块长宽都望不到边的水库鱼塘道。

闻言,在马车的窗口里看到了这些鱼塘的李渊点了点头,内心里虽然十分震惊,但是表情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