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因为,往后,整个天下的耕种效率,将进入一种新的时代。
两头牛,一个人,一天下来如果能够耕种二十亩以上的田地,那么,这些家里有牛有田有农奴的人,将会比原先多耕种三倍的土地,得到超过三倍的粮食农作物收益,这就意味着,天下将再也不会缺粮食,而手握粮食的他们
这些人此时都不敢再往下想下去了,他们想要做的,就是毁掉李世民屁股下面的这架犁耙车。
然而,现实让他们不敢这么做,李世民这里都开始批量打造这东西了,那么朝廷肯定也已经掌握了,朝廷掌握了,推行天下也将是必然,粮食将不可避免的进入一轮高产,跌价的行情中,他们家里囤积的粮食,必须尽快出货,否则,损失可能十分巨大。
可别以为古代人就不懂期货概念,这些世家能在这个世界屹立百年千年,正是因为他们比一般人都聪明,而于秋,则是最喜欢骗聪明人。
当今世界,粮食价格最高的地方是哪里?
河北。
当今世界,粮食掌握在什么人手里?
世家大族。
当今世界,最缺粮食的是什么人?
穷苦百姓。
他将这个犁耙车祭出来,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河北之地在战乱之后,可能有百万的人口需要养活,李唐朝廷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粮来,用一个概念把价格先打压下去,能减轻朝廷很多的负担,能拯救更多的人。
即便是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几人自认为智计高绝,但是在熟知了于秋的一系列计划之后,也叹为观止。
叛出家族,仅仅是以一个山野村夫的身份,就搅动天下大势,于秋此人,真乃绝世大才也!
李世民耕田耕的很爽,甚至,收到了他请封的奏章的李渊也很爽,古代是农业社会,作为帝王,只要脑子没有被驴踢,都是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吃饱肚子的,从单犁头,双犁头到四犁头的犁耙车,将作监已经制造出来,并且试用过了,确实能很大程度增加耕种效率,所以,献犁之人,也就是于秋,一个爵位是跑不了的了。
如果算上他献出制盐之法的功劳的话,这个爵位还不能太低,虽然于秋从来没有想过给李唐朝廷新犁或者制盐之法要得到什么官爵的回报,但是,李渊和李世民在这件事上,意见出奇的一致,就是重重的封赏,至少是伯爵起,甚至直接封侯爵,因为他们要拉拢于秋这个人,要用最小的代价,铲除刘黑闼,平定河北,甚至将来打压世家。
只不过因为于秋现在还在刘黑闼的军中,所以,一切的封赏事宜,甚至于秋的名字,此时都还不为外人所知。
本应该出现在刘黑闼军中的各个世家代表,却出现在了李世民的军营中迟迟不肯离去,自然导致了刘黑闼从清晨等到黄昏也没有等来这些人,心中一阵拔凉。
“擂鼓,聚将。”
在一个斥候将最新的情报送到了军帐中之后,刘黑闼如惊雷一般的声音便响起,同时响起的,还有他一掌拍断案几的声音。
不多时,整个洺州大营中的屯长以上的军官便朝刘黑闼的大营中汇聚而来,一匹带着刘黑闼军令的快马,也直奔寡妇村。
在村口闲聊了一下午的于秋和苏定方,没有等来刘黑闼和那些送粮食的世家子,却是等来了两日之内,制作运送五千石军粮往军中,出征卫州的军令。
对于这封军令,于秋是一点意外都没有的,倒是苏定方看完了之后,皱着眉头道,“李世民既然扣押了各家送过来的粮食,一定也算到了汉东王不会与他善罢甘休,说不定早就设好了埋伏,若是我等此时进军,只怕会被他伏击。”
于秋知道此时谁也拦不住刘黑闼,不过还是向苏定方建议道,“确实,苏大哥你应该即刻去大营劝阻汉东王才是,另外,此次汉东王怒而出兵,定然会杀了那位唐军大将罗士信来祭旗,杀俘会让汉东王背上不仁之名,亦会激起唐军对我军的仇视,同样杀害我军的俘虏,你若提议用他跟唐军交换那批粮食,李世民答应或者不答应,都会对咱们有利。”
这一番完全为刘黑闼考虑的言辞,苏定方听的是连连点头,尤其是用罗士信跟李世民交换粮食这一招,李世民若答应,则河北军不用跟唐军开战,得到五万多石粮食,足以支应两三个月,勒紧了裤腰带,说不定能挨到秋收。
他若不答应,放任自己一方的大将被杀,那会寒了李唐大军的军心,同时让李世民背上不仁义的名声,毕竟,罗士信这些年战功赫赫,在军中很有威望,李世民扣押的那些粮食,原本也不属于唐军的。
很快,苏定方就打马去了军营,而于秋则是看着他的背影笑了笑,转身回村,让所有人开始加班,为大军赶制豆干军粮,因为,他知道,李世民不可能同意拿粮食交换罗士信,而刘黑闼,也不能就此善罢甘休,因为这些粮食就是他的命,这仗,该打还是得打。
至于罗士信最终的命运如何,还得看他自己的选择,如果他因为此事对李世民寒了心,于秋自然是会找机会将他收进自己的夹袋的,这可是一位战场上的猛人,想要集聚力量的于秋,对于这样的人才,可是非常渴望的。
第六十六章 给阚棱的建议
阚棱是个实在人,知道自己的化程度不高,所以学习起来的时候,十分的认真用心,仅仅是一天多的时间,他已经将制作豆腐的工序基本练熟了。
晚饭时分,于秋在厨房里整了几个好菜,独自将他叫到了屋中用餐。
“怎么样?学的还好吧!”于秋在阚棱落坐了之后,先用勺子给他装了一碗鱼头豆腐汤道。
“再有一天,差不多就学全了。”阚棱美美的吸溜了一口鱼脑髓之后道。
他虽然是个山东大汉,但是常年在淮南水道上跑,经常吃鱼,口味倒是与于秋相近。
“那你想好了学成之后回去怎么处理令尊和李唐的关系么?”于秋继续问道。
闻言,阚棱停下了手中的筷子,面有难色的摇了摇头。
“我这里有个办法,你要不要听?”于秋微微笑道。
“于主薄如果有可行的办法,棱自是求之不得。”阚棱目露精光的盯着于秋的眼睛道。
“我可以信任你吗?”于秋同样正色的凝视着阚棱的双眼道。
“棱虽然读书不多,但却也知道,大丈夫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于主薄尽心教授了我制作豆腐之法,还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