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1 / 1)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得跟他算,于秋说他送过来的东西价值多少,就价值多少。

而对于秋来说,阚棱送过来的这些东西的价值,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帮助于秋完成系统任务。

一万多斤菱角,如果按照后世南方每亩七八十公斤的种子来种植的话,大致可种八十亩以上,能够让于秋拿到水产种植任务的第三级奖励加成,如果再加上两万多斤莲藕种,则是能让于秋拿到第五级奖励加成,也就是一百六十斤良种水产作物种子,而且这种水产作物种子,并不一定是菱角或者莲藕。

猪崽等牲畜暂时不计算,因为苏定方带回来的才是大头,鸡鸭家禽的养殖任务,倒是可以在暖房运作起来之后,就领取任务奖励了。

阚棱运过来的,加上于秋接手了卢氏洺州别府之后收集过来的鸡鸭鹅,数量已经超过了万只,各色蛋类加起来,更是有好几万枚,山庄的几间暖房已经修建好,这几万枚蛋只要成功孵化出来一半,于秋领取任务奖励的时候,也能得到好几万只良种鸡鸭鹅家禽,足够帮他快速创造经济价值,产出食物了。

播种菱角和莲藕种的事情于秋必须要参与到其中才能领取任务奖励,现在已经到了六月,也不知道这些东西今年种不种的起来,不过他不指望这几百亩菱角和莲藕的产出能起到什么作用了,虽然它们的产量都非常大。

洺州城汇聚过来的饥民越来越多了,所谓的清水六月,说的就是这种田地里啥产出都没有,天气还热死人,大家只能喝清水的日子,因为古代不像现代,农作物实现了多样化,这个地里能种的作物,就那么几种而已,多数都要等到中秋的时候才能收割。

“各州的粮食越发紧张了,不过,那些将们领却并没有按照汉东王的召集令去易州集结的意思,都找了瘟疫阻路的借口,有一些,甚至已经启程往咱们这边赶了”连续在马上颠了半个月的褚飞,将各方的情报讲给于秋听道。

他打探消息的本事确实有一手,不过缺点是不认字,不能以字的形式将情报传回来,于秋听完他的讲述之后笑道,“这些军头们手头上有钱了,就会变的怕死,变的更热衷于享受,他们想来洺州城躲避瘟疫,正好,这几天咱们在城中酒楼,糖水店,和小吃摊也可以开业了。”

褚飞汇报过来的情报,大多在于秋的意料之类,他最关心的是,王猛有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到达指定的位置,谁能想到当大家的关注点都在慎州,易州和范阳的时候,他会绕行好几百里的路去范阳背后的幽州呢!

卢鸿召集了北地数州所有豪强家里的青壮门客武士,可是方便了王猛行事。

第一百章 于秋的不可理喻

范阳卢氏能经历数百年的战乱时期而不倒,是有原因的,一整套世家传承的体系是核心。

他们的危机意识极高,不仅将族人分散在了各地,对于老巢的经营,也达到了外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所谓的郡望就是,你在这个地区,随便找个人问他姓啥,他都回答你姓卢。

而且,在这个地区,朝廷的律法都没有卢氏的族法有用,朝廷的军队,也没有卢氏的门客家兵的数量以及质量高。

甚至,朝廷派来的主将,想要调动自己的部下,都需要经过卢氏的同意。

因为,当地的府兵大多姓卢,中低层将领,也都姓卢,当地的人,全部以卢氏的利益为重,把家排在国前面。

在这种情况下,卢鸿对自己属下军队的忠诚度,是有迷之自信的,这就给了于秋一个从内部攻破它的可能。

因为,范阳人口基数最大的其实是农奴。十几万人口之中,最少有七八万是农奴,占据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可别以为,世代在卢氏为奴的人,就真的对卢氏有多忠诚,他们是活在卢氏皮鞭下的一帮被剥削人,如果有机会能脱离苦海,他们绝对是愿意奋起一搏的。

王猛绕到幽州以北的地方抢劫大户,只是于秋计划的第一步,这一带的豪强,都是唯卢氏马首是瞻的,必须要强力扫除,并且封死卢氏向北的退路。

从草原上回到卢氏的董放,是第二步,他将会从内部煽动那些农奴,告知他们,于秋的身份以及在洺州城所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于秋对他们的承诺。

能够重新做良民,拥有自己的田地房屋,娶妻生子,这应该是所有农奴梦寐以求的事情,一个是给予他们,一个是剥削他们,这些农奴只要不是真的脑子有问题,应该知道如何选择。

现在,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卢氏的族兵,有过万人之多,他们都有较强的骑射本领,而且都是死忠于当代家主的卢姓人,不将其铲除,是断然杀不到卢氏嫡系重要人物的。

不过,很快,苏定方就给了于秋一些惊喜。

“要组建三千鬼面骑士,一人三马,还要俱装轻甲,老苏的胃口不小啊!”在憨子们新开辟的那处水库中种植莲藕和菱角的于秋,在听到了褚飞属下从赵州那边传过来的消息之后,感叹道。

他想不到苏定方会将在北方草原边境活动的马贼全部都收编了,给自己带回一支直接就可以用的骑兵部队。

要知道,北方本就不缺骑士,有了苏定方这次的草原之行,马也不缺,只是,养活九千多匹马,却比养活两三万人的消耗还大,刘黑闼最鼎盛时期,属下也就养了七八千匹马而已,于秋又不是要起兵造反,背上这么重的负担,其实是不划算,要是给李世民做了嫁衣,那就更加不划算了。

另外,苏定方所说的轻甲,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轻甲,而是于秋让寡妇村的工匠专门为他们设计的保护重要部位的一种甲胄,是用柔软有弹性的丝绸连接坚韧度较高的钢片制作而成。

这种甲胄整体不过十多斤,比唐军将领穿的鱼鳞甲,明光铠之类的重甲要轻两三倍,但除了对重武器的防御较弱之外,对于箭矢和草原上普遍使用的马刀,骑枪等轻武器的防御力极强,这也是为什么两百多鬼面骑士在与突厥千人骑兵大队拼骑射,和马上肉搏战的时候,几乎没有受到致命伤害的原因了。

这就是于秋让工匠们根据突厥骑兵的武器装备,有针对性的研发装备起到的作用了。

不过,就造价而言,这种轻甲的成本,却并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