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2 章(1 / 1)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种下,如果过两个月能够出苗,于秋的种植任务,就能够完成了。

“墨家避世数百年,唯一事,让历代先辈一直耿耿于怀,那便是与公输氏长达三百年的仇怨,没能了结。

为了完成先辈们的宿愿,我们这次做的是有些过激了,但这终究是误会一场,希望于都督看在我墨家向来以兼爱仁慈行于世的份上,放归我们被俘虏的子弟。”形势没人强,即便是老巢远在海外的田襄子,也不得不低头说软话道。

“死了那么多的人,难道是误会一场四个字能解决的么?你们既然承认此次你们有错处,那么,你们就要为了自己的错误负责,三百年的仇怨,我只需要你们用三十年来化解,你们可愿意?”

“三十年?不知于都督你此言何意?”田襄子有些不解的道。

“你们墨家子口口声声说自己兼爱非攻,然而在我看来,这不过是谋求政治认同的一些借口而已,你们拥有高超的制造技术,如果真的怜悯百姓,为何不用来制造先进的农具,让百姓们耕种的时候更轻松,收获产出更多,灾荒的时候有保命的手段。却总是制造各种武器机扩,徒增人间的杀孽?”

面对于秋的质问,田襄子一时之间还真不好怎么回答,若是他们真的将技艺都放在农耕上面,那么,确实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百家争鸣之时,他们墨家与农家,也是泾渭分明的,他们寻求的,是当权者的认同,是为君主服务,让研究机关术的他们,去研究农家应该去研究的农耕工具,为小老百姓服务,他们做不到,然而,这又让他们的兼爱变的有些空洞苍白。

如果每次发生战争的时候他们才跳出来兼爱,那么,本质上,他们就是谋求政治地位的一些政客,并没有做到他们说的兼爱天下。

“于都督是要囚禁我们三十年么?”田襄子没有在这个问题上与于秋过多争辩,直接问道。

于秋摇了摇头道,“我才没有那么无聊,囚禁你们,难道不浪费我的粮食么?你们犯下的错,就需要你们自己去弥补,由于你们跳出来支持山东世家,导致山东地界许多家庭失去了顶梁柱,许多无辜的百姓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成为了无产的难民,甚至是各个世家子名下的农奴,玩物,你们必须得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拿回属于他们的一切,让他们衣食无忧富裕起来,所以,我要求你们做工三十年来抵偿你们犯下的错误,这一点也不过份。”

“我们只是帮助他们制造了一些武器,帮助山东世家平灭了徐圆朗这样的叛逆而已,这也是在帮助朝廷。”田襄子辩解道。

“可是,你们造的武器杀死了许多原先生活在徐圆朗治下的百姓,而且还出现在了太子李建成的手中,让他险些造反夺位。

现在它又大批量的出现在了叛逆高开道的手中,让他阻止我们洺州军平定北平郡,蘇州。这些,你们又怎么解释?”于秋转过头向田襄子质问道。

“这些,不是我们做的。”田襄子闻言很是意外,连连摆手道。

“你们制造出来了武器就是原罪,这也是当初你们墨家与公输家结怨的原因,连你们的祖师爷都认同的道理,你们不认同?

此外,我并不是在跟你商量,而是在向你宣判。如果你们不服从我的判决,我会把你们转交给皇帝,他会怎么处置你们,你可以自己猜。”于秋半讲道理半恐吓的道。

一旦让李渊知道,太子用墨家子制作的武器密谋造反,高开道这样的叛逆手中,握有大量墨家制作的武器,恐怕,这个叛逆的罪名是免不了的了。

对于叛逆,朝廷只有,也只能有一个态度,那就是杀,否则,就会助长大家谋反的心思。

于秋几句话,就让平时修炼过辩论这个技能的田襄子无法再辩了,无奈点头答应的同时,也在内心里开始感叹,墨家在海外避世数百年,到底错过了什么,怎么中原有于秋这么厉害的人物出现,他们却一无所知?

第三百二十四章 长安的九月

九月,长安太极殿的第一个大朝会,于秋从洺州送过来的奏章,李渊让内侍当堂宣读了。

山东崔,王,陈,刘等等世家,合谋倭国入侵大唐本土,请诛。

当然,他也不就是这么一句话,在两军交战中现场俘获各家武士门客八千余人,涉及大小二十六个家族,这些都是铁证。

同时,他还向朝廷报备,年底之前,洺州将会发动五百大军,征讨假意上表朝廷称臣,实则狼子野心的倭国。

没错,就是五百大军,洺州两百人不到就击败了五万叛逆联军,打个倭国,五百人足以。

朝堂嘛!一个世家子很多的地方,在这封奏章被内侍念完了之后,立即就有人跳出来喊冤了。

“陛下,我崔家世代居于中原,又怎么可能勾结海外蛮夷来祸害中土呢!是那些倭国人发起了三万大军,连夜登陆山东,抓住了各家的家主,逼他们交出族兵的控制权,然后这些族兵被倭国人驱赶着袭击在沙门岛驻守的洺州水军”

“陛下,我陈氏一心读书做学问,可没有做出任何谋逆之事,于都督所抓,究竟是否真的是我陈家的门客武士,可不能听他一面之词啊!”

一些不要脸的理由,仅仅一盏茶的功夫,就被那些世家子在朝堂上的口舌编了十几个出来,然而,究竟是怎么回事,李渊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山东世家败了,集合众家之力,耗费千万贯巨资打造的水军舰队,没有打赢人家一艘船,败的很彻底,现在要甩锅开脱了。

然而,即便是李渊允许他们甩锅又能怎么样呢?

于秋给朝廷一封奏章,只是通知朝廷一声而已,山东现在根本就没有朝廷任命的都督管理军政,也没有属于朝廷编制的军队,于秋想去山东,朝廷也不会拦着他,至于征讨倭国的事,人家同样只是通知朝廷一声而已,又不是请求朝廷批准,与朝廷唯一有关系的,与倭国的朝贡,恐怕要断了。

一帮嚷嚷的小兵,只是负责开路,这事情真正怎么办,还得大佬说话,一个自然是山东利益集团拥护的太子李建成,另外一个,则是关陇集团拥护的秦王李世民。

现在是山东世家要遭殃了,李世民在李渊没有表态之前,自然不会发表意见。

见到属下的一干人等好说歹说李渊也不表态,李建成就有些急了,上奏道,“父皇,士族乃朝廷治理天下的根本,怎么能仅凭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