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1 / 1)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才将所有的东西以及剩余的一些铜钱全部拉回村子。

看到一万多斤,堆的跟小山一样的黄豆,全村的人都是兴奋的,也是忧伤的,张喜儿按照于秋的方法,用提炼出来的细盐炒了几锅豆子,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吃,不过,等他们吃完之后,就响屁连连了。

可见,炒豆子虽然美味,却并不能直接做为人的口粮,如果一日三餐都吃这种没有经过加工的黄豆,肠胃可能会坏掉。

这上万斤的黄豆,并不能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

于秋对于炒豆子这样的零嘴兴趣不大,除了指挥一些妇人从豆子里面挑出个大饱满的豆粒做豆种之外,还召集了村里几个会做木工活的村妇打造工具。

装豆浆的大盆,压豆浆的木格子,案板,以及滤布,还有大的锅灶,都需要准备,这至少需要两天时间,等到于秋按照心目中的规模大致定下了一个规模之后才发现,想要将其运作起来,人手可能有点不够。

“秋哥儿,豆子不管怎么炒,都还是豆子,人不是马,不能多吃,你弄这些无用处的东西,耽误了卖馒头,是不对的。”听到孩子们接二连三的响屁,心中比较发慌的张喜儿向于秋劝道。

于秋懒得跟她多解释,打她们的脸,于秋已经享受不到什么快感了,做出了事情来,让她们自己看效果就行。

列出了全套需要的工具,于秋将打豆腐的工序又分解的更简单了一些,让每个人都只做一道简单的工序,还将豆腐作坊的位置选择在了取水磨豆方便的地方,即村东头的小溪旁。

当然,即便村里的寡妇们都擅长做一些修屋盖房,制作器皿的事情,盖这个作坊也不是三五天能够完成的,还是人手不足的原因,她们至少得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那么,想要保持村里的人生活质量不下降,于秋就需要继续卖一段时间的馒头并且招募一些人手,最好是青壮劳动力。

“小寡妇,明天进城之后,你负责招工,四肢健全的青壮男女各半,我们先招五十个人。”于秋朝以领导人的命令语气朝张喜儿道。

“哼,我才不招,村里的活,咱们自己可以干,招五十个人来,就是五十张吃饭的嘴,咱们村可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养活别人。”

“他们能帮咱们赚到更多的粮食,给他们吃一点也是划算的。”

“真的吗?”

“只要豆腐工坊建起来,咱们赚钱的速度,就会是现在的几倍,多少粮食咱们都赚的回来”

“可是,粮食如果都被咱们赚到了,其它人岂不是没有的吃了?”

“我突然发现你还挺圣母的,这样的问题,哪里轮的到咱们来考虑,当然,你如果能够做好这件事情,让咱们的产业更加顺利的扩大,或许,我能让更多的人吃上饭,甚至是让所有人都吃上饭。”

原主作为当世顶尖世家出来的子弟,太知道这个世界的财富格局了,普通老百姓活的艰辛,世家大族的仓库里,却储藏着至少能够食用两三年的粮食,只要用这些粮食来帮助大家渡过种收的阶段,未必不能让大家都活下去。

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北方的战乱停止,大家从此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去,否则,也不过是缓解了一下情况,让大家多活一段时间而已。

于秋得给所有人画饼,这些人才能跟着他做事情,尤其是寡妇村的这些寡妇们,用粮食来说服她们,就显得很实在。

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

“三娘子,前方岸边有人打火把,看情形,应该是个小村子,咱们上岸歇息么?”

洺水河面一艘不大的乌篷船上,一个在船头撑竹篙的粗壮汉子指了指岸边寡妇村的方向,朝在棚内一个闭目养神的女子问道。

“这附近已经是刘黑闼的老巢了,咱们不宜惊动这里的人,不过大家赶了一天的路,也是该寻些吃食果腹了,且先靠岸吧!别让村子里的人发现。”那闭目养神的女子睁开了眼睛吩咐道。

她说话的声音显得有些中性,并不是像普通女子那么轻柔尖细。

乌篷船上总共两男三女五人,在寻了一处坡缓的地方靠岸之后,全部都上了岸,虽然走的是夜路,但他们脚下十分轻快,竟是在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的情况下就靠近了村子,显然他们都是练家子。

走在最前头的那个汉子在靠近村子之后率先抽了抽鼻子,眼神一眯,小声道,“有人晚上在做吃食,隔着这么老远都能闻着香味,看来很不一般,要不,我先进去看看?”

“马三宝,你莫非又要去做那樑上君子?”跟在那位三娘子身后的一名提着短剑的女子在这位叫做马三宝的汉子开口了之后接话道。

闻言,那大汉露出了一个谄媚的笑容道,“青鸾姑娘,三娘子即要让咱们不被村里人发现,又要寻找食物果腹,我可不得再做一回梁上君子么,你放心,若是拿了穷苦百姓家的吃食,会留下些钱财作为饭资的。”

“这还差不多,你快去快回,三娘子已经一整天粒米未进了,有吃食就多寻些来。”那叫青鸾的女子听了马三宝的话,这才满意道。

待得马三宝嘿嘿一笑的朝村子里面溜进去之后,站在那位三娘子旁边的另一个女子白凤才道,“青鸾,你别总是对三宝呼来喝去,夫妻之间,应该多些温柔体贴。”

“哼,我们娘子军的温柔,他马三宝可受不起,这男人不管教啊!就会像柴!”说到这里,青鸾立即吐了吐舌头,好像自己说错了什么话一般,忙抱歉的躬身下拜。

因为,此时站在她们两人中间的那位三娘子的面色已经暗淡下来,即便是在微弱的月光之下,她们两人也能感受到她的情绪低落。

“三娘子,我不是有意的。”

“行了,不是你的错,只是,以后莫要在我面前提起那个人了。”这位三娘子虽然口头上没有计较,但是语气中,却是又少了几分生气,听的青鸾恨不得狠狠抽自己几个耳光,而且,她还用女人特有的脑回路,把自己说错话的责任归到了进村找食物的马三宝头上。

村子并不大,就几十户人家,所有房屋加在一起,不到百米长宽,早春天寒,一到了晚上,大家都会把门关的严严实实的,躲在屋里取暖睡觉,不过现在不同了,于秋召集了大家连夜干活,在村东头的溪水边选址准备盖一间专门用于制造豆腐的工坊。

马三宝躲在暗处往村子各家瞅了瞅,发现各个屋里都没人,很快就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