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3 章(1 / 1)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事实上,过去的大半年里,她在柜台前做的最多的,就是这种解释工作,一种新鲜事物的诞生和发展,总是要经过一些时间才会被人接受的,包括钱这种大家日常要用的东西。

只是,让李渊不知道的是,夏国发行钞票,根本没有经过他的同意,而且,有了之前的不记名存票让大家见识到了用纸质货币的好处,又有夏国在几乎所有城池销售货物的商贾的接受认可,纸币一经推出,流通的就非常快,长安从四月初开始推出,到目前为止,就至少已经兑换发行出去了三百多万贯,每天都不少于十万贯,要不了多久,两市流通交易的,可能就都是这种纸钞了。

出了银行,李渊很快就在武安县的街头花钱花上了瘾,包括他的十多个妃子和儿子们。

拿钞票买东西,确实是方便,关键是,这边有太多他们想要买的东西了,而这边各个商铺的商品,都是明码标价,还给钱就能拿走,服务员个个都态度很好,比在长安的购物体验要好的多。

所以,朱荣他们的边斗车有用处了,给李渊他们一家子拉了好多东西。

其实他很想提醒李渊,这些东西,在洺京都有,而且,种类更丰富,甚至还有送货上门的服务,他们大可以不必在武安县买,但是,为了武安县这些刚刚开始经商没多久的百姓们的利益考虑,他还是将话给憋了回去。

午饭后的采购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李渊没想到,一个县城,居然有近千家铺面,售卖几乎所有种类的商品,腿走的发酸的他不得不找地方歇歇了,很快,他就来到了一个有坐,并且有免费茶水喝的地方,县衙。

没有关中各处县衙的威严霸气,也没有那么多值守的衙役,县衙的门口,不过是挂了一块木质的牌匾,而各处理政的机构,都有一个独立的院子。

李渊本以为距离大门最近的第一个挂着议政院牌匾的院子,应该就是这武安县的县令办公的地方,正好这里也聚集了很多人,可能是县令在审案办公,可谁知道进去了之后,他看到很多人都是坐在长板凳上,嗑着瓜子,吃着水果,真正聊天,而且有男有女,有年纪大的,也有年轻的。

“这是?”

李渊诧异了一句,顿时有人看向了他这边。

“您老也是来议政的么?来来来,您年纪大,您坐前边。”

大垸正中间一个看上去像是讲台的木桌后面,站着一些穿着长衫的年轻人,他的胸口,挂着两颗银质的徽章,李渊知道,这是夏国县一级的官员,他看到了李渊进来之后,很是热情的招手让他向前坐道。

李渊一边在众人的注视下向前走,一边打量着那个嘴巴上连胡须都有没有的年轻人,发现他并没有什么异样,只是,他身前的桌子上,放着一个造型看上去有些奇怪的长方形盒子。

再度被人以老弱相待的李渊也不客气了,直接在最前排,也就是那个年轻的对面不到一米的地方坐了下来,很快,一壶茶和一个杯子,还有一叠装着瓜子,一叠装有三四种水果的盘子,被在坐的百姓们从屋内传人到了李渊身前的长案几上。

李渊也不推迟,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并且喝了一口之后才道,“你们继续,我就听听。”

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国的政治

李渊通过夏国的报纸,多少是知道一些夏国的基本情况的,比如,政治开明,以民为重这些特点。

当然,他内心里,其实是不认为一些小老百姓,能够讨论出什么有效的政治方略的,之所以坐在这里,是想实地感受一下,夏国这样把政事拿来跟小老百姓讨论究竟有什么目的。

毕竟,这又是茶水,又是瓜子,又是水果的,几十上百人一天这么吃喝下来,开销也不小。

可是,才刚刚坐下来,他就不淡定了。

因为,人家讨论的,是雇工的问题。

夏国的百姓,就二十几亩田而已,就已经需要雇工来帮自己做耕种田地,烧火做饭,处理家务的事情了么?

那他们和关中的士族老爷,又有什么区别?

最关键的是,他们讨论的,还不止是雇不雇人的问题,也不是雇一个人需要多少钱的问题,而是,谁先雇,雇几个人,雇什么人更好的问题。

“大家不要着急,这两个月抵达洺京的,只是第一批外地雇工,人数也不多,才两万多人,分到咱们县里的只有区区两千人,大多数家庭雇不到,也是正常的。

不过,随着交通集团和劳工署的投入加大,咱们从海外带回来的雇工也将会越来越多,今年至少还有四五批雇工被运送来咱们夏国,咱们先保证每家都能雇到一个合适的,再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大家多雇几个,这样最公平,大家以为呢?”在讲台前的那个小伙子待得大家提出了一轮意见之后,向大家讲解道。

李渊本以为他是武安县的县令,其实不然,他只是武安县劳工署的负责人而已,需要跟县令讨论解决的事情,上午就已经讨论完毕了。

而听完了他的讲解,李渊顿时又觉得夏国的人用词是真不准确了。

什么叫才两万多人,什么叫区区两千人?

李唐好多个县,都没有两千人呢!而且大多数州,都还不到两万人,你们夏国,一批招工就是两万多人,一年还好几批,这么下去,没两年,就要比关中的总人口数量还多了,不对,其实现在也不比关中的人少。

“可是,怎么才能知道那些家里是更需要的呢?还有,先让那些家庭雇工?多雇工,毕竟,早雇工,早得好处,大家都想早得好处啊!”有一个妇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道。

“这就需要统计了,咱们可以商量着排一个序,有残疾重病患者的家庭。有老人要照顾的家庭。劳动力不足,且有多个孩子要照顾的家庭。劳动力不足的,没有老人小孩要照顾的家庭。劳动力足够,想要获得更多劳动力,扩大产业的家庭。劳动力足够,想要减轻生活压力的家庭等等,觉得这个排序没有问题的,可以举手赞同,如果有异议,请提出来大家讨论。”那劳工署的年轻官员伍政在讲台上道。

很快,大多数人都举起了手,但是,也有一些人没有举起手,待得伍政数了数举手人数,记录一下支持率之后,他又道,“那么,请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举手发言。”

顿时便有刚才没有举手的一些人举起了手来,伍政道,“一个一个来,前排的这位老人家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