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位,如果一直把它当做主持工作的一个职位来看待,去掉其神圣的光环,那么,它和后世的总统,主席之类的称呼其实也是一样的。
“我刚才看你翻看的公,有好多是在说西域国家的事情,那边的战事还顺利吗?”李渊走了一步连跳六下的好棋之后,有些得意的向于秋问道。
“夏国的军队出手之后怎么可能还会碰到不顺利的情况呢!只是看怎么做更有利与我们而已,现在那边的状况基本都在掌握中,不过可能还会持续好几年,直到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耗不起了,更加的依赖我们了,才会暂停。”于秋走了个三跳,给自己后面的棋子搭了一个好桥之后笑了笑道。
“你们夏国的军队那么强,为何不直接平推了他们,自己接手过来管?”看过了坦克试车的李元吉丝毫不质疑于秋的话,有些纳闷道。
“我没有那么多人手,管不过来他们那么大的摊子,而且,你不了解西域人,他们现在的政权与宗教太紧密了,民间百姓各个都信教,我们统治他们,肯定会水土不服,而直接让他们帮我们做我们想做的事情,反而能让我们得到更多的利益,省去更多的事情。”于秋给李元吉讲解道。
“那么高句丽这边呢?他们汉化程度很高,应该跟我们河北道的百姓们没什么区别了吧!为什么不拿下?”李元吉又问道。
“拿下他们做什么?让别的成员国看到我们有吞并盟友的野心么?
没有那个必要,高句丽,现在也是按照我们的意志做建设,说白了,还是在为我们贡献劳动力,创造财富,而让那些目前尚在联盟以外的国家,看到我们夏国和各个联合执政联盟成员国这么紧密的相互帮助搞发展,他们会怎么想?
肯定也会想要加入到我们联盟里面来。
你要知道,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旗下,可都有好多个属国,整个西亚,中亚,欧洲,有上百个国家,这些国家,我们都需要一步一步的将他们引入到联盟内来,然后再通过政策调控和教育,来慢慢的改变他们。
只有他们真心实意的服我们的统治,在我们的统治之下,贡献自己的劳动力,为我们创造财富,才是有效的统治。
所以,今年呐,咱们联盟内又会增加很多新成员了,他们会像龟兹,于阗,高昌等国一样,为我们修铁路,开发田地,贡献各种物资。”于秋十分轻松的道。
这就是于秋最大的手段了,他总是能让人不知不觉的就照着他的意志走,谁都学不来。
“你的目标是整个世界?”很少说话的李建成张嘴向于秋问道。
于秋笑了笑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会有争斗,将所有的人囊括在一个大体系下,就能降低争斗的规模。当所有的人只需要安心生产,就能过上好日子的时候,自然就会更加和谐了。”
“那你又打算何时将所有的人囊括在一个体系中呢?”李元吉又问道。
“这得根据咱们的治理能力来判断,现在咱们的人手不够,就会管的比较松散,能将其中一些国家聚拢到联盟内,就已经算是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等到咱们的人手更加足了,比如,洺山书院的前几届学生毕业了,就能逐渐加强对联盟内的管制了,然之后,随着咱们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就能将更多的国家吸纳到联盟内来,加强管制。
当然,我早前也说过,想要治理更大的地盘,更多的人口,需要足够的科技水平来支撑,这也需要一些时间来发展。”于秋说着,在自己早先搭建好的桥梁下,一步就连跳十几下,将一颗棋子直接跳到了位置。
很显然,他做事的套路,是跟他下跳棋的套路是一样的,先铺垫好,然后开始推进,势不可挡。
连天下有多大都还没有一个准确概念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他们,听到了于秋这一番话之后,顿时知道自己的格局跟于秋的差距了。
同时,他们内心里也小小的有了些兴奋,因为,他们有了人生的新目标,就像当初在太原起兵的时候一样,这一回,没有了太子之位的肘制,反倒是李世民被皇帝之位捆绑住了,只能在长安主持内政,他们说不定能在统一世界的功勋上面,远远的超过李世民,弥补此前功业不足的遗憾。
“我们可以参与到你的布局中来么?”李建成试探性的向于秋问道。
“可以啊!只要你们表现出了足够的才能。”于秋轻松一笑道。
得到了于秋的承诺,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表情顿时一松,他们觉得,自己的现在的情况,或许并没有那么糟糕,只要自己努力,或许还能够比自己之前获得更大的权势。
当然,他们不知道,这是于秋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不让他们做白白浪费粮食的国家蛀虫的套路。
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方面准备
真正的接触到了夏国的最高管理体系和联合执政联盟的管理体系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他们才知道,站在世界层面看天下,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李世民是乐于见到他们一直留在夏国的,比历史上早了几个月继承皇位的他,现在干劲很足,一心想要做出一些成绩,不过,天好像并不随他的愿。
“陛下,情况好像不对,这都二月中旬了,整个关中还没有下过一场雨,河道里的水流都快见底,百姓们无法春耕,怕是有大旱灾要降临的前奏。”朝班之上,坐上了尚书左仆射之位的长孙无忌满脸担忧的道。
“今年有旱灾的事情,夏国洺山书院那些研究气候的特长生们早有预测,可以比照夏国的抗灾策略,在关中,河东道,河南道,河北道施行,对了,他们现在是怎么做的?”李世民一点也不意外的向长孙无忌询问道。
“他们在去年冬天的时候,就用重犁头将上冻的田地翻耕了一遍,说是要借助严寒天气,将田地里的虫卵都冻死,今年开春之后,他们赶了大量的鸡鸭进田地和干涸的河道两岸,说是要让这些家禽吃掉虫卵,防止因为连连旱灾,引发大规模的蝗灾。”长孙无忌答道。
“朕知道他们洺山书院有一门生物学,是专门研究各种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的,既然他们说连年旱灾可能会引发大规模蝗灾,那么就真的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出告示,派兵丁到各村各里宣传一下,如何在旱年防止蝗灾。”李世民道。
“只怕,光是如此还不够,夏国还用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