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5 章(1 / 1)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3个月前

表态的也应该要表态,该做决定的,也应该要做决定了。

然之后,就将是一大轮的权力洗牌,或许会死很多人,但,这属于改革的阵痛,必须得忍受。

“你都已经做好征伐倭国的准备了?”冯智戴有些意外的道。

于秋笑了笑道,“不是,是大战之后对外界亮一亮肌肉,我们洺州向来不主张武力对外征伐,但是,需要对外保持一定的武力震慑,届时,你也可以邀请岭南诸部的人,一起到倭国去看热闹。”

“那我可是要请父亲大人去见识见识,乘船去远海看一看,可一直都是我父亲的愿望。”冯智戴笑着接话道。

只有他们这些生活在沿海的人,才更加想知道,海的那一边,到底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两人一路聊着,便到了武安县衙,这边头,有许多大车正忙忙碌碌的在卸载东西,隔着老远,于秋就闻到了一股香味。

“是桂花树籽?”于秋拉住一个卸车的汉子问道。

“是的,都督,您要找上万棵桂花树苗,咱们往南找了数十个州县,也不过是找到了几百棵,那个被您派到山里收拢逃户的林豹却在山中找到了一个会用桂花树籽种植桂花树苗的人。

这不,还弄了好些个那老汉存的桂花树籽来,这些树籽都经过了半年以上的砂藏和风干,秋播之后,当年即可出苗,据那老汉说,种的好,每亩可出一两万棵树苗呢!咱们把那老汉存的几百斤桂花树籽全弄来了,一次就可以种几十亩,有一半成活的,都有几万棵树苗,足够种满洺山那边几座新开发出来的山峰了。”那扛树籽的壮汉答道。

闻言,于秋一捂额头,心中大悔不已,原来,种树还有这样的操作,早知道,他应该领取种植十万棵桂花树的任务,因为,即便是一棵很小的幼苗,只要它是成活的,系统也有可能判定它是一棵桂花树。

“快,去找到那个会泡制树种的老汉,奖励他一万贯钱,并且给他在武安县建一套装修最好的房子,另外,搭一个至少一万亩的苗圃出来,今后专门作为培育树苗用。”

于秋急急的下达了一个命令,顿时,又让冯智戴用怪异的眼神看向了他。

第两百九十四章 图书馆开馆

于秋早就习惯了那些和自己不太熟悉的人,用探究或怪异的眼神看着自己了,哪怕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样时常跟在于秋身边的人,都会经常用这样的眼神看着他,又何况是冯智戴呢!

许多问题,越解释就会越说不清,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压根不解释,让他们自己去猜反而更好。

“不知智戣兄在岭南那边有没有什么进展?”交待妥了种桂花树的事情之后,于秋又向冯智戴问道。

按时间算,冯智戣已经回岭南一个多月,初步的准备应该做好了。

“我大哥已经组织了两万余青壮在广州港拓宽码头用地,并且将你所需的各种物资的信息发布给了各部,只要你们洺州的船去岭南与诸部完成一次交易,建立初步的信任,今后合作互利的框架和门路基本就能搭建起来了。”冯智戴想到了前两日冯智戣从岭南发过来的信,正色道。

“那我这边就差不多可以派人过去了,十个建筑方面的人才,十个种植方面的人才,十个经营管理人才,五种高产蔬菜种子,十种高产水果种子,二十种高产香料种子和三十五种中草药作物的种子,就算是我给岭南诸部的见面礼吧!”于秋大致报了个数字出来道。

“这”

冯智戴听到于秋报出来的这一连串的数字,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用一副感激的眼神看向于秋。

拍了拍冯智戴的肩膀,于秋很快就让赵河将任务安排了下去。

这一年多的时间,洺州各个方面发展飞快,涌现出来的人才也不少,尤其是土木建筑,和耕种这些不需要太多化知识的方面。

那些原本就是建筑工匠的人,在经过了洺州的一两个大工程的建设历练之后,有很多都能独立带队完成一些建筑任务了。

原本那些种了半辈子田的农夫,在跟着于秋种了一年多的田之后,也学会了全套整田施肥,精耕细作的手段,再加上他们种过一季新作物的经验,在这个时代,其实就已经算是人才了。

至于在管理方面,于秋仍旧需要依赖从卢氏接手过来的那些人,要是没有这些人,即便于秋是一个带系统的穿越者,也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里,将洺州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当世顶尖世家的潜力,在他手上近乎被发挥到极致,各方面的管理能力,其实不亚于李唐朝廷的一半,只是李唐朝廷需要管理的是整个国家,而于秋需要管理的,只是洺州一地以及他旗下的各个大产业。

和冯智戴在武安县吃了一顿饭,深聊了一下洺州下一步的治理方向之后,于秋便启程往山庄赶了,这边头,赵七娘已经差人过来告诉他,能够连通洺津渡和洺水县的铜线已经打造完毕,工人们可以沿着即将修好的洺津渡通往洺水县的水泥公路架设电线杆了。

于秋打算一步到位,为洺州未来全面通电做好准备,他直接照着后世七八十年代农村通电时用的那种电线杆,设计出了一种电线杆,让混凝土作坊,陶瓷作坊,批量制造出来,用于架设。

未来,如果系统能够再度提升于秋的能力,他或许会在煤炭资源较多的武安县建设起煤电厂,来供应洺州的电力需求。

不过,即便是给洺州这样一个生活着差不多一百万人口,实际用电量可能还不足后世一个县的地方供电,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秋哥儿,不好了,小虎抽筋发颠症了。”

于秋正在作坊里教工匠们如何铸造架设电线杆呢!沈青和许聪他们一般小孩子们却急急忙忙的跑过来道。

“小虎啥时候还有这病症?”于秋纳闷着的说了一句,便快速的往山庄里跑了过去。

此时已经入秋,山庄里不喜欢穿长袍,更喜欢裤子和褂子的孩子们都穿上了长袖和长裤,小虎的身材整体偏瘦,衣衫穿起来感觉有点宽松,于秋老远的就看到他将胳膊腿扭的像橡皮一般,如果不是看到了小虎口袋里的MP4和耳朵上的耳机,连于秋也怀疑小虎是犯了什么病症。

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谁会跳街舞机械舞之类的东西。

此刻,小虎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