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统管东北沿海防务,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家陛下将除了岭南沿海的防务之外的所有沿海防务都交给了我?这个权利,可是很大很大的啊!”于秋有些纳闷的道。
这可不太像是李渊的手笔,自己掌握了李唐一半的治海权,最遭殃的,要属那些沿海各州的世家,尤其是与高句丽,新罗,百济通商的山东世家,身为通管海防的都督,于秋甚至可以直接禁止民船出海。
都督嘛!有权利在自己的治下实行军管的。
“是秦王殿下建议陛下这么做的,并且,在陛下面前帮你说了很多好话,所以啊!
沙门岛今后是于都督你的封地了,不过,岛上的居民并非你的食邑,他们的产出,必须向朝廷纳税,而作为统管大唐一半海疆的大都督,四时年节给宫里进贡一些海味,应该没问题的吧!”王门贼贼的笑道。
“呵呵,他们倒是打的如意算盘,不给钱,不给粮,还不给人,光给一个大都督的头衔,就让我交税进贡,你确定这是对我收复沧州的嘉奖?有这么奖励人的么?”于秋口头上虽然表示了不悦,却并没有拒绝领取李渊的圣旨,心里嘛!当然是乐开了花。
有了水军大都督的名义在手,他就不用担心手下海军的规模了,而且,收编张善安也变的更加容易。
以后他限制各个有沿海贸易的世家,是职权所在,那些世家如果反抗,则是造反,这样的话,束手束脚的世家子们就根本没法跟他斗了。
不过,这个好消息后面,还夹带着一个坏消息,因为,王门等于秋假意抱怨完之后,又笑眯眯的开口道,“还烦请于都督给下官安排一条海船,下官今后就是您治下的总税官了,现在洺州地界属于免税期,您治下只有沙门岛不属于河北道地界,不在免税范围之内,所以,下官要去沙门岛设立税点常驻,直到洺州免税期过后,再回洺州办公。”
“什么鬼?你堂堂一个三品内侍监,到洺州来做总税官?开玩笑的吧!”于秋十分意外的看向王门道。
“不不不,一点也不是开玩笑,民部尚书的奏章上说了,去年你洺州产出的商品贡献的商税,已经占了大唐国税结余的近一半,那还是半年时间创下的。
今年你们洺州产出比去年要丰富好几倍,创下的税收恐怕就不只是国税结余的一半了,而是全国总税收的一半以上,陛下和朝堂诸公都很期待,洺州免税期过后,每年究竟能够为朝廷创造多少税收,这个任务,可谓是重中之重,由下官亲自担任,一点也不跌份。
所以,今后下官就是代表朝廷,征收洺州自治区税务的总税官,您放心,下官绝对不会对插手洺州的军政管理,只是负责定期将税款送往朝廷而已,还请于都督多关照啊!”王门扬了扬自己袖中另一封自己的任命诏书笑道。
闻言,于秋顿时知道李世民安的是什么心思了,想让自己给他们李家白打工么?
简直太可笑了。
为了一点点税收,却将巨大的财富给了于秋,这就是愚蠢,可偏偏,这些古人们的认知太受局限,还沉溺在其中洋洋自得,那么,于秋就只好顺势笑纳了。
至于王门这个总税官,于秋不觉得他能看的懂未来的洺州,当然,按照规矩给李唐朝廷纳税,本就在于秋的计划之内。
第两百三十八章 二次谈判
四月初,于秋长达十几天闷头画图的日子终于结束了,领取了跳舞的技术经验任务之后,他又接到了四个技术经验类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建造一座百平米以上砖瓦结构的房屋,完成任务,可获得初级建造技术经验。
第二个任务是造出白纸一百张,完成任务,可获得初级造纸技术经验。
第三个任务是制作可持续载人飞行一百分钟的飞行器一个,完成任务,可获得初级飞行器制造技术经验。
第四个任务,则是设计制作一种可以与一百里之外传讯的工具,完成任务的奖励则是老样子,可提升任何已掌握的初级技能为中级。
于秋从四个任务中马上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百字。
通常,一个任务在数量的要求开始增加的时候,也就证明这个类型的任务整体即将升级,技术经验类任务,于秋已经完成了几轮了,差不多要面临一次系统大升级了。
于秋很期待升级后的技术经验类任务能给自己带来一些什么能力,如果有机会将一门已掌握的中级技术经验提升到高级技术经验,那可就了不得了。
按照于秋对技术等级的差距划分程度来看,高级技术经验,基本就达到可以媲美二十一世纪科技生产水平的程度了,一旦掌握,对这个时代来说,自己就会是像神一般的存在。
然而,这对于秋来说,可能还有些遥远,因为,仅凭他一个人,就算是技术水平再高,也是不能完成飞机,坦克的制造的,就像现在,他有中级物理化学技术,能够造热效率比较高的蒸汽机,然而,就算造出来了,它想要应用到社会上,应用到各个生产中去,却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因为,就算是洺州,都还有三成以上的人是盲,整个天下的盲,在九成以上,想要这些人懂机器,用机器,几乎是不可能,后世有电视教学,有年轻人做示范,一些老人家和化水平不高的农村人还用不好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呢,何况是这个老百姓轻易不出门,看不到什么社会新闻,把一切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当作的神鬼显灵的时代。
而且,这四个任务的前三个都好完成,盖房子不过是消耗于秋一些体力和时间。
造纸技术,山庄里其实已经掌握了,现在是在想办法提升纸的品质,并且降低造价而已。
飞行器就更简单了,制造一个大些的热气球就可以完成。
最难的是第四个任务,在一百里以外传讯的工具,目前于秋能想到的,就是电报机。
这玩意的原理很简单,但是要将线路铺设到一百里以外,需要的电能和电线都不少,至少要将蒸汽发电机搞出来,并且将大规模生产铜钱和绝缘塑料的产业做起来,没有个一年半载,恐怕很难。
也就是说,他这个技术经验类的任务会在即将升级的时候被卡住一年半载,这就让于秋有些郁闷了。
渊盖苏又找他谈判了,正好,在山庄里完成了造纸任务的于秋也有去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