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你说,他会不会先过去干着?”于秋继续问道。
李世民点头道,“肯定会。”
“这不就得了,登州想要做海洋贸易,需要大型的码头,良好的仓储,你在这些公共事业上面用一点小小的投资,就能引入很多资本来投资。
比如,将修建的海港码头公司化,朝廷出地,出人手组织规划,你们皇室出一小部分钱,占一定比例股份。
有意向的出资人,按照出钱的多少,占大部分股份,并且招募负责经营的管事来经营,对股东负责,今后码头建成了以后,停泊收取的盈利,按照股份分配给所有股东,你说,有没有人愿意投钱去赚取那些盈利收益?”于秋摊手给李世民打比方道。
“如果,将登州设为免税区,那么,肯定是有很多人愿意投钱的。”李世民点头道。
“这不就结了?有畅通且免税的码头,有人口聚集,那么,所有想做产业的人,就都愿意往这些地方去了,这些地方的经济,是不是就起来了?”于秋笑道。
“我怎么觉着,这是你为了夏国的各个产业免税,和找更多的廉价工人的一种手段?”李世民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之后道。
“没错,这就是我的手段,但是,这些手段,能够帮你迅速发展出几个产出巨大的口岸城市,你是拒绝呢?还是答应呢?”于秋丝毫不遮掩的笑道。
夏国产出的东西再好,它也地处中原腹心,将所有产品的生产基地都放在夏国,那么,原材料运进来,再从夏国将这些原材料做成的商品运输出去的时候,就会增加很多的运输成本,尤其是重货和大物件。
所以,于秋才耗巨资,在长江的出海口,打造上港经济特区,与岭南冯盎交好,合作很多项目。
现在,夏国的工人逐渐成长起来了,已经不满足于过往的那些卖力气赚钱的活计了,甚至都不满足于现在的收入了。
所以,一些低端的,附加值少的,只是用来解决就业问题的产业,就可以放在其它地方去做了。
分散的扩大产业,能够让更多的人走上管理岗位,获得更高的收入,增加各个集团的营收。
比如,将各种食品,药品厂,直接开在与西南和吐蕃交界的巂州,那么,那边产出来的原材料,就不需要往返夏国近万里的运输,还能免税,还能在生产环节,大量使用更加廉价的巂州本地劳工。
同样,如果将销售往西北地区,甚至邻近的几个西域国家的布料,皮货等等的工厂,直接放在朝廷在吐谷浑旧地设的宁州,那可是能省去陆地上来回几千里的运输,其中的成本,人力,税收,能节省多少?
更远的,如交州,新州,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可以说,李唐的经济特区一旦按照于秋的要求设立起来,夏国各个集团的盈利,至少会陡增一倍以上。
而李唐,则是因为有这些集团产业的投资,得到七个经济繁荣,而且基础建设不断因为商贸的发达,人口的集中,而完备的大都市,是两利的局面。
“我,答应。”
李世民回答了于秋之后,面带恳求之色的看向了李渊。
因为他知道,一旦朝廷这么做了,未来,也会走上一条和夏国一样,经济腾飞的道路。
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时候了
李渊最终同意了李世民的请求,然之后,他们父子在于秋这里借走了五千万贯,另外,于秋以个人名义,给朝廷捐款了两千万贯,用于在关中所有的州县建设希望小学,算是抚平了李渊父子心灵上的创伤,也跟他们交换了很多政策方面的便利。
总体算下来,基本就是于秋没有要这五千万贯贷款的利息,他正好借此机会,刷了一把声望,因为这东西,是能够回馈给于秋积分的。
夏国银行在长安有分行,所以,这些钱并不需要洺京的总行出,而且,为了让李唐的经济特区建设的更加顺利,于秋在各方面对于他们的捐赠还不少。
比如,用来开荒的各种农具,还有用于修路,建房等各种基础建设的工具和技术等等,按照于秋的原话说,明年关中最好别种田,直接召集百姓们去搞这些开发建设,或许会更好。
因为,今年再度小旱,其实预示着明年的大旱,这次大旱,造就了历史上贞观初年的那次席卷全国的蝗灾,然而,这也是李唐全面推动建设的一次机会,危与机,一向都是并存的。
反正现在李唐境内种植高产作物的地方有很多,不缺水的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甚至岭南道的粮食产出,都足以供应关中和北方容易受到旱灾侵袭的地方食用的,夏国的轮船,能够轻松的将粮食转运过去。
次日一早,夏国的广播电台就播报了于秋捐款两千万贯,在李唐建希望小学的事情,顿时给于秋爆了十几万积分,等于是把于秋前段时间用来学习技能的积分补了回来。
而之所以能爆这么多积分,是因为李唐治下在夏国做工的青壮工人至少有八十万以上,其中关中人就有近二十万,这项捐款,涉及到他们所有人的利益。
因为广播里说的清楚,这笔钱,是支援李唐在关中普及教育的,普及的意思就是,无论男孩,女孩,知道满七岁,都要在学校接受至少五年与夏国的小学相同的课程的教育,而且,学习成绩优异者,有可能会被夏国洺山书院录取为特招生,免除一切学杂费。
此外,电台还报道了李唐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举措,将苇泽关方圆五百里设为承州,苇泽关城为承州治所,并与巂州,宁州,登州,泉州,广州,交州,新州等七州一同划为经济特区,李唐朝廷专门在夏国银行贷款五千万贯,用于关中和这八大经济特区的基础建设。
最后就是所谓的经济特区的免税政策了,这些政策可是听的正在夏国的各国商家一阵兴奋,连早餐都不吃了。
二十年内,农工商税全免,二十年以后,再看情况决定,最多半税。
而且在这些经济特区投资置业的规模超过一万贯以上,会白送长宽三丈的城区土地,投资职业规模超过十万贯的,白送长宽三十丈的城区土地,投资职业规模百万贯的,白送长宽三百丈的城区土地,依此类推,经济特区的城区,不设边界,来多少钱的投资,都有土地给你。
而且,夏国二十八大集团,以及夏国银行,将在一年内,分别进驻这些经济特区开设分厂,由于农工商税收全免,在这些经济特区产出的货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