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6 章(1 / 1)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3个月前

其中有七桌是逃单的,有一桌,是正好吃完,结账要走,我们不肯收他的钱,可他不想白吃您一顿饭,坚持要给钱。”

“咱们看看去吧!”许聪笑着朝楼下撸了撸嘴道。

李世民有些不信邪的跟了下去。

很快,他就看到了刚才所有抢着要献血,或者协助酒楼服务员疏散客人的夏国人,其中,那个不肯让许聪请客,坚持要自己买单的人,正是哪位声称自己是O型血,可以献血的老汉。

“怎么样,李盟主,服了吗?”许聪依旧是那种自带优越感的语气朝李世民道。

别国人都会趁乱逃单占便宜,可是夏国人却不会,这就是夏国百姓思想品质的最好证明。

李世民重重的点了点头,朝酒楼的大掌柜道,“一会等食客们吃完,账都归我结。”

说完之后,他还有些小孩子气的走到哪位坚持要自己结账的老汉面前道,“这餐虽然是你们许总理请的,但是归我买单,他那点俸禄钱啊!都留着给自己娶媳妇的呢!所以啊!您老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这点钱,我还给的起。”

那老汉闻言点了点头道,“既然是李盟主你要给老汉我会账,那老汉我就不推迟了,李盟主你家的钱确实比我家多。”

李世民听老汉这么说,不知道是该笑好,还是该怒好。

许聪却是在这时接过老汉的话道,“老人家愿意吃您一顿饭,那是把您当自己人看了,这几天可得叮嘱一下府里的门房,说不得,这老汉会请回您一顿,或者,送些自家自制的吃食给您。”

李世民闻言,心里这才暖和一些,跟着许聪回到包间,才刚坐下去,他又见到了许聪那略带几分优越感的笑容。

“你不会还有什么事等着我吧!我今天就是请你吃顿饭,讨教讨教内政管理方面的心得而已。”李世民摊手道。

许聪闻言笑道,“您说的哪里话,我这不是通过实际行动,来教您内政应该怎么做吗!”

“什么实际行动?”李世民诧异道。

“我打算让电视台的记者,将今天这里发生的事情当做素材,在今天晚上的新闻联播里播出,这样,咱们夏国的更多百姓看过了新闻联播之后,就知道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了。”许聪脸上仍旧是保持着那份略带优越感的微笑道。

闻言,李世民沉默了很久,最终选择了点头答应。

夏国的宣教无处不在,百姓们根本不会变的失控,不听话,或者说难管,自己执掌联盟,或许应该更多的从宣教方面入手,毕竟,许聪是夏国的内政副总理,管好夏国的百姓是他的责任,自己是联合执政联盟的盟主,管好联合执政联盟内所有成员国的百姓,是自己的职责。

第五百一十九章 人皇宏愿

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夏国百姓与其它地方的百姓区别。

就比如吃完饭之后,打算在街边溜溜弯的李世民,就看到了人流密集的马路口的一处景象。

由于马路上车流较多,又有行人需要通过,所以,洺京市政交通管理部门在这个路口设立了红绿灯,让车流和人流交替通过。

夏国的百姓们走到这样的路口的时候,大多都会按照红灯停,绿灯行的指示来行走,可外地来的人却大多无视这样的规矩,看到车流较少的时候,许多人就开始抢跑了,他们根本不明白,撞伤或者撞死他们,只需要一辆车就行了,车多和车少,只要不是没有车,这样闯红灯抢跑,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再比如,洺京市内规定了不可以随地丢垃圾,随地吐痰,甚至,丢垃圾的时候,都需要根据垃圾的种类,选择丢在不同的垃圾桶。

居住的夏国人较多的社区,就会十分严格的遵守规定,街道上干净整洁。

可居住了很多外地人的社区,这样的事情就很难控制了,甚至,连随地大小便都很难禁止。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无它,那些外地来的百姓从小生活的地方,对他们的宣教不足,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更改。

至于夏国百姓把日子过的这么讲究的好处,那便是他们的患病率极低,生育率极高,据说人均寿命,也已经达到了六十岁以上,许多四五十岁,在大家以往的概念里,都已经是老年人的人,看上去还十分壮实,再活二三十年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样子。

带着满心的感触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后,李世民有两堆公需要处理,一堆是来自李唐朝廷的,一堆,则是来自于联合执政联盟的。

每天,他至少要对着这些公读上八到十个小时,而且,这还只是看懂一个大概,一些名字读起来都拗口的国家的事务,有时候,他甚至还需要对照世界地图,才知道这些国家在哪,需要翻看这些国家的注解,才知道这些国家的大致背景,根据情况反复衡量了之后,他才能做出一个大致没有错的批示。

现在,他总算是知道于秋为什么一点也不留恋这个位置的原因了,它除了会让人精疲力尽之外,其实没有啥好处。

“来人,把房相叫来。”李世民越看越是觉得烦躁,朝门口值守的侍卫喊道。

很快,在同一街区居住的房玄龄,便被侍卫带到了李世民的办公室。

“玄龄,朕想知道,夏国的政务官,是如何处理这些件方面的政务的。”李世民指着自己的大班台上,堆的如同两座小山似的件夹道。

房玄龄看出了李世民心里的烦躁之意,开口道,“以前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一份份看清楚,搞透彻之后,再研究如何做批示。”

“那现在呢?”李世民问道。

“现在好像改了,他们不倾向一个人来做所有决定,而是更喜欢集体来做决定,所以,国务院的件,如果其它几位副总理签了,总理也会签,出现有分歧的时候,七个常委,少数服从多数,只有拥有所有总理,副总理签字的件,才算生效。

至于对这些件的诉求分析和处理建议,其实是从基层就开始调查讨论,到国务院委员那边,基本就已经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定稿了,最后的审查,是由总理的秘书来做,他们会挑重大的,有疑问的,给各位分管的各位总理说,让他们亲自看看。”房玄龄给李世民解释道。

“所以,他们处理这些件的方式,就是直接找到签名的地方,签上自己的名字就行了?”李世民有些诧异的道。

房玄龄点头道,“大致是这样,他们一天大概用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在办公室里签署件就行,其余的大多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