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1 / 1)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回报,你可以继续在我这里做雇工,我会帮你隐藏身份。”

“我背后的人?我背后这么多背矿的人,你说的是谁?”李三娘脸色微变,却霎时间换了一副无辜,向背后看了看,用一副不知所以的语气向于秋问道。

“你就别装了,若不是我刻意为之,你以为你能轻易的进洺州城你,并且在刘黑闼的军营之中来回逛?”

“你”

李三娘想到自己进村子的那一刻,可能就被于秋看穿了身份,顿时语塞。

“我什么我?我很帅,也很聪明,所以啊!你如果按照我的话来做,说不定有一份惊天的功劳。”于秋笑了笑道。

“你,你要我带什么话?”李三娘看于秋似乎并没有恶意的样子,忐忑不定的开口问道。

“告诉李世民,我要和他做生意,做大生意。如果他有兴趣,可以来这里与我商谈。”

“来这里?这里太不安全了,常有刘黑闼属下的将领出没。”李三娘摇头道。

“咱们村里这些老孺妇孺,他还不至于害怕,你只需要把话传给他知晓便好,来不来,他自己会做决定。”于秋说完了这句,便转身向村内走去,他相信李三娘会做对的决定,因为,于秋从来没有对李唐表现出敌意,而且,对于李唐来说,于秋有非常大的利用价值,他嘴里在说李三娘笨,蠢,可心里却并不这么认为。

至少,她能在自己的一句吩咐之后,就在一天之内做好了一百多根猪毛牙刷,在自己一句吩咐之后,就立即制定了一套称量盐矿石,用不同的竹签,换取不同吃食的兑换体系,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都不差。

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

相比于寡妇村的热闹,范阳卢氏洺州别府那边也热闹的不得了,经过几天的大势宣传,洺州城的中小大户都动起来了,找他们借粮种的人可谓络绎不绝,卢士让已经调集了周边好几个州的储备粮种过来支援了,却仍然有点不够用的节奏。

“总管事,截止今日午后,咱们已经借出去五千石麦种了,如果能够顺利收回本息,那可是数十万贯的收益,有这份功劳在,您就是去范阳,也能坐到议事厅的前排位置了。”卢钊有些兴奋的看了手中的单据道。

和借粮种给那些没有资产的小老百姓不同,他们更加愿意把粮种借给那些小有资产的富户,因为收账的时候风险低,将所有这些人的利益与自己捆绑在一起,会增加自己的话语权。

“咱们的仓库里还有多少粮种可以借出去?”卢士让笑着点了点头道。

卢钊答道,“不到两千石了。”

卢士让皱了皱眉道,“太少了,刘黑闼找咱们借三千石粮种,周边各堡还有不少大户有借贷的意向,除范阳大仓之外各州的粮种全部都被我们抽调完了,想要满足他们,就只能去范阳调了。”

“您手书一封,属下这就去范阳一遭,如果能再借五千石粮种出去,为家族获得百万贯的收益,您妥妥的能够进入族老会成为家族决策层一员。”

听到族老会三个字,卢士让的眼神闪过一丝精光,这几乎是每一个族内非嫡系子弟的梦想,是一个旁支子弟在这个大家族能够达到的权利巅峰,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

“如此,我便即刻写信于你,劳烦你跑一趟了。”卢士让有些小激动的道。

利益陷阱,是最容易将人套牢的,原主是在卢氏长大的所谓嫡系子弟,所以于秋太知道卢氏这些下面的人想要什么了,所以,他的套路使出去,卢士让和卢钊一点意外的都没有的中招了。

甚至,他们为了办成这件事情,对于其它旁的事情都没那么关注了。

比如说矿山管事汇报上来的有大量的百姓在矿山周边捡废矿毒盐矿的事情。

这种事情以前也常有,卢士让只是稍微听了两句,就挥手让那位管事下去了。

百姓们爱捡就捡呗,弄回去吃中毒了,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眼下他最想要的,就是河北之地的战争持续下去,粮食继续维持在高位,那个想联合一帮人搞事情的黄世杰在他看来就比较讨厌,是该请他来上上课了,在洺州城他黄氏或许还有几分颜面,但相对于范阳卢氏来说,他就是一个一脚就能够踩死的蚂蚁。

黄昏时分,寡妇村的男孩子们追着两个野猪的尿泡踢的尘土飞扬,旁边围观的大人们也没有一个制止他们的,于秋说了,男孩子得动起来身体才会有活力,才能吃下更多的东西,长成结实的身体,这一点,寡妇村的所有妇人都是认同的。

所以,村里几口煮吃食的大陶缸,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是以野菜根茎为主,但是专门给孩子们吃的那一大缸食物中,放进去了更多的鱼肉,豆腐,以及食盐和调料。

分发食物的事情,于秋肯定是要掌握在手中的,因为他要执行自己的怪规矩,碗筷,手,甚至是嘴脸,在吃饭前都要尽可能洗干净了,外来的饥民想要在寡妇村周边搭棚子居住也可以,反正村子附近空地多的很,但你必须得有一口烧水的陶锅,一个洗澡用的木盆,一旦发现有人超过两天不洗澡,不好意思,你去别处找吃食去吧!就算背来了盐矿石,村里也将不再给你兑换吃食了。

于秋给大家分食物的勺子很大,能够将大家的陶碗装的满满的,至于这种由十几种野菜加了豆腐块和少量的鱼肉煮出来的大杂烩的味道如何,看那些分到了食物的人吃相就知道了。

连谷糠粥都可以当成是美味的人,又有什么理由挑剔放了精盐和鱼肉的食物呢!

“把村里的谷糠麸皮也拿一些出来煮粥吧!至少要保证每人都吃到一碗饭。”眼看着几口大缸煮出来的食物不够上千人吃的,于秋最终朝张喜儿等人吩咐道。

大家闻言也不多说,直接就各回各家,把自家这几天已经不太吃的上的谷糠麸皮贡献出来,她们以往已经觉得自己很苦了,但是看到这些饿的皮包骨头,眼睛发绿的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从前还算幸福。

人的底线有时候很低,只要有口吃的,不至于饿死,就会强撑着活下去。

而在这种时候,谁是给他们吃食的人,谁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恩人,于秋,现在就是大家的恩人,因为他的一句话,许多没有背够盐矿石的人,也吃到了一碗十分粘稠的粥水,孩子们甚至喝到了一碗放着酸菜沫子的豆腐花。

所以,当食物下肚了之后,他们用自己最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