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1 / 1)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致的知道了整个流程,只有核心技术,即放石膏的比例,于秋并没有外传,只是让寡妇村的几个妇人亲自操作。

通常来说,北方人更喜欢吃有嚼劲一些的豆腐,石膏可以稍微放多一些,南方人则更喜欢吃水一点的豆腐,喜欢嫩滑的口感,石膏可以放少一些,所以,在教阚棱制作豆腐的时候,于秋特意交待他,稍微调整一下比例,往嫩滑的方向走,与北方豆腐的口味区分开来。

阚棱进入作坊之后学的很认真,于秋也就不一直陪着他在豆腐作坊体验学习那些工序了,告别了苏定方之后,他开始带着童子军们进山了,同时带走的,还有村里养殖的所有家禽和牲畜,除了已经学会耕地的十几头野公牛之外。

千人的队伍进山,显得有些浩浩荡荡,有大黑在前面开路,安全方面倒是很有保证,小虎,小冬,还有几个小孩子们都大着胆子要骑大黑,于秋一个个将他们抱了上去,让他们岔开腿,在大黑宽厚的背脊上坐成了一排,不一会,兴奋的他们就起头带着大家唱起了儿歌。

随行的母牛背上的担子也不轻,除了装兔子或者鸡鸭的箩筐,还驮了许多粮食上山,生活用品山庄里一应俱全,除了换洗的衣服,于秋都没有让他们多带。

队伍的最后面,大头带领着属下的少年护卫队担任起了赶羊的职责,憨子则是拿着苏定方帮他削出来的木枪,带领着几十个半大小子,前前后后的跑,防止有孩子掉队,或者被草木刮伤,绊倒,一行人从午后出发,直到将近黄昏时分,才来到山谷的水库旁边。

然后,他们被眼前这座巨大的农庄吓的愣住了,记得半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块山坡地啊!怎么地就有了这么雄伟的一座山庄了,这可比村里修建的豆腐作坊还要大的多,那可是好几千人忙活了半个多月才修建起来的。

对于村里之前来过这里的那些孩子们的疑惑,于秋自然是要再度祭出自己的忽悠技能为他们解答的。

第六十三章 养殖教学

农庄厚重的大门被于秋推开,一群孩子们仰着脑袋,奋力的迈过一尺多高的门槛,进入到了宽阔的前院之中。

“秋哥儿,这,这么大的庄子,你是怎么修建好的啊!”憨子只是看到了前院中央那座几百平米的正屋大厅,就忍不住发问道。

“秋哥教你两个道理,第一个道理叫做人多力量大,哪怕是像这样大的农庄,只要人手足够,十天半个月也能修建起来。

第二个道理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你有钱,就能买驱使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买到这个世上大多数的东西,这就满足了第一个条件,所以,这个庄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好,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你们秋哥儿我十分的有钱,花钱就能请很多人,就能买了农庄里所有的东西,只要你们相信秋哥我,你们就会越来越强大,甚至无所不能,这点小事,又算的了什么。”

“我知道了,秋哥儿你的师父是神仙,很厉害的,喜儿姐之前说过的。”半懵半懂的小虎插了句话,于秋却是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倒是一辈子没有拿钱买过东西的憨子大头他们,对于金钱也没有什么慨念,他只知道村子里现在有很多的铜钱,几千贯,堆的跟山一样的,都放满了好几间仓库,原来,这些铜钱可以换来这么宽阔漂亮的房子。

在他们的说笑谈话之间,脊背上光溜了的大黑抖了抖身上的皮肉,就往溪边走去,哪里湿了水的嫩草才是他的最爱,那些野牛想要跟上,却被忽悠住了些孩子们的于秋拦了下来,一边卸载它们背上的箱笼,一边吩咐大家动手干活。

“把装鸡鸭兔子的箩筐放到左边侧院的屋子里面去,里面两间大屋,都有制作好的笼子,兔子和鸡鸭分开放。猪崽全部抬去右边的猪舍里养,暂时没有羊圈,不过我在溪边搭了个临时的,而且,咱们的牛马棚够大,羊也可以暂时养在牛马棚,以后咱们再在溪边搭建一座大的鸭舍和羊圈。”

精致农庄跟精致多功能精致农庄的区别就在于,它的设施并没有那么齐全,只有几种十分常见的家禽或牲畜养殖的场所,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于秋当然是想兑换多功能精致农庄,或许多功能精致农庄里,会有可以孵化鸡鸭的暖房,或者养殖更多种可以辅助喂养鸡鸭猪鱼的设施,至少,会有一些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棚子,或者果树之类的,不会像精致农庄这样,完全没有脱离这个时代的任何东西存在。

孩子们的年龄虽然不大,但艰苦的环境让他们普遍有些早熟,在于秋的吩咐过后,他们就不分男女,三三两两的或搬或抬,将牛背上的箱笼卸载下来,搬去了于秋指定的位置,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熟悉这座农庄的环境。

于秋先前几次到来,已经运送了一些鸡鸭,羊羔,猪崽以及喂养这些家禽牲畜的饲料过来,孩子们有样学样,很快就安置好了这些家禽牲畜,让裹儿领着女孩子们去前院两侧的大厨房活面蒸馒头之后,他自己则是带着憨子和大头,领着几百个男孩子,趁着天还没黑,进山割起了青草和猪菜。

“咱们的水库里养的鱼大小不一,这些鱼草,你们要用铡刀铡碎了投进去,才能让大多数鱼都吃到,另外,那些很小的鱼苗,于秋投喂精细的饲料,磨碎了之后,发酵的豆渣就是它们的最爱,你们要先投足够多的鱼草,让那些大鱼全都吃饱了,再投喂这些豆渣饲料,这样小鱼才能吃着。”边割着鱼草,于秋边给大家讲解道。

“可是,明明鱼可以自己在溪水里觅食,等他们长大了,咱们到溪里去捕捞就行了啊!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力气去养它呢?”对于养殖一向比较有兴趣的小冬不解的问道。

面对这么幼稚的问题,于秋并没有不耐烦,而是耐心的解释道,“捕捞当然是会持续的,但是养殖也不能不做,这是一个转换率的问题了,溪水中的鱼虽多,但是它们会根据食物资源的多少,到处乱游,一般都会维持在一个平衡。

比如,咱们山下这一段溪边的水草,就只能维持一千条两斤重的鱼的吃食,再来多的鱼,这里的鱼就会吃不饱,从而游到其它地方去觅食,也就是说,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