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 / 1)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妇人并行,问出了一个他刚来村子时就想问的问题。

“这些孩子们怎么都起的小名,他们就没有姓氏的吗?”

闻言,赵七娘面色一凝,想了想之后才开口道,“咱们村其实在十多年前的时候就叫寡妇村了。自喜儿之后出生的孩子,至少有一半并不知道谁是他们的亲爹,所以,后来咱们一合计,就都不给他们取大名了,免得其中一些孩子被嘲笑是野种。”

“这”

于秋喉咙里好像堵了一根刺一样,硬是没有说出话来。

战乱的年代,妇人都是被乱兵欺凌的对象,这些寡妇们,得要多么的顽强,才能在这个世道活下来啊!

作为一个资深餐饮行业从业者,专业大厨,对于剥皮取肉的工作,于秋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张完好的皮,可比一张被弓箭或者捕兽利器穿透过的动物皮要值钱的多,在于秋穿越之前,原主也是有近一年穿州过县的逃命经历的,对于一些东西的市价,他也有些了解。

黄鼠狼的皮比兔皮要值钱一些,一张好皮,至少能卖到三百以上,刺猬没有几两肉,杀了吃不划算,卖到药铺,却是能有一个不错的价格。

目前整个河北之地到处都是战争状态,物价早已失衡,粮食和肉食的价格,都是十分高昂的,一只原本绝对卖不到一百的兔子,现在至少可以卖到好几贯钱。

为何有这么高的价?

因为河北之地,一斗米的售价,高达三千,即三足贯钱,而一斗米不过十二斤左右的重量而已。

野兔的体型虽然比家兔小的多,但成年大兔子,至少也有五六斤,这可是肉食,比米要贵重的多,只是小冬要将所有的兔子全养起来,于秋就只好不将它的价值计算在内了。

其它能卖的东西合起来算也不少,比如山鸡的长尾羽毛,一根就是十钱以上,这可是有不少根呢!晒干的腊田鼠肉,一只现在也能卖到一两贯钱,一只野鸭子则是能卖到好几贯,没办法,谁叫打起仗来,钱都不值钱呢!

除开四只小野猪和九小野鸡以及所有兔子之外,于秋预计其它物可以卖到一两百贯,听上去好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在斗米三千钱以上的河北,这也就是几石粮食的价格而已。

有了这些钱,他倒是可以淘换一些生产工具,让村里的劳动效率更加高效一些,铁制的犁头,是他必须要的,不然耕种的系统任务就很难完成,光是这么一个玩意,就可能花掉他好几十贯。

并不是说铁就有那么贵,几十贯钱的重量比一个犁头要重好几十倍,论实际价值,铁远远没有那么贵,只是你想要在城里拿到铁器,就必须有足够的钱去贿赂管制铁器的官员,从隋末大乱开始,就没有那个军阀不将盐铁设为专卖之物的,刘黑闼也不例外,铁器就不是一个小老百姓有钱就能随便买的东西。

还有诸如铁锹,镰刀,斧头,锯子,刨铁之类的工具,整套打造下来的话,估计卖物的这点钱就不够花了。

真正想要盈利,赚足大家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生活所需,那还是得靠卖馒头才行。

不过,进城卖馒头,也是一种非常冒险的事情,既然要做,准备工作就得做足了。

索性,孙大娘和陈五娘并没有让于秋失望,她们已经将各家的陶锅陶盆全部集中到了张喜儿的家中,并且,将四套五层的蒸笼格子捆绑固定在了两架独轮车上,而各家从卢家借来的麦种,也被她们带领村里的女娃磨出来了一小半,足有六百多斤。

第十四章 洺州城

五六十里路,靠双脚走,可不是那么轻松,尤其是春上被晨雾弄的有些湿滑的泥巴路面,等到于秋五人推着车,挑着担子,走到洺州城门下的时候,都已经快正午时分了,要知道,他们可是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出发的。

抬头看了一眼城墙上列队而立的士兵,一些原主的回忆,顿时涌上了于秋的心头。

他之所以逃到洺州这里来,也是因为这里可能还有一股他可以依靠的力量。

作为一座治下有三万户的大州城,洺州城即便与战争前线的距离并不算远,但是街道上的人流量也还是很大的,当然,其中乞丐的比例非常高。

于秋拿着擀面杖,警惕的看着那些双眼放光的盯着自己一行人的乞丐们,赵七娘也是将肩头的竹子扁担握的紧紧的,直到一队穿着铠甲,配着长矛的士兵从街头走过,紧张的气氛才得以缓解,洺州城是刘黑闼的大本营,他不允许这里有丝毫的混乱。

“秋哥儿,咱们上哪里卖?”张喜儿推着车走在最前面,在城内街道上走了好一会之后,有些茫然的向于秋问道。

“直行,到城北富人居住的地方去卖。”

古代以北为尊,富人的宅邸也大多在城北方向,原主早年可是来过洺州城的,于秋通过记忆,倒是对这城内有些印象,在城中与城北的交汇处,便是洺州城的一处集市,与长安和洛阳的东市相对应,是富人消费购物的场所。

几人来到了集市之后,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各种商贩的叫卖之声不绝于耳,每走三五步,就能看到一些插标卖自己的人,女人和孩子居多,少女的价格才一贯,不过一个馒头的价格,小孩更是给口吃的就跟你走,不要钱,如果不是原主的记忆里有这些画面,于秋都有些怀疑人生了,看来,洺州城内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差一些。

半条街走下来,除了几间客栈之外,于秋几乎没有看到卖吃食的,一打听他才知道,原来洺州城内的食物早已经是卖方市场了,卢氏粮店里,今日的米价一斗三千钱,面粉更是卖到了四千钱,而且还限量出货,有人买的多些,价格还会往上加,一个米店有几十号持刀穿甲的人护卫着呢!这基本就打消了所有想抢劫的人的心思。

“难怪你们会觉得有谷糠粥吃是一种幸福。”

于秋感叹了一句,就指了一处空地,让张喜儿赵七娘她们把独轮车停下来,自己率先将车子上装着几只刺猬的袋子提溜着,去了不远处的一间叫做和生堂的药铺,留张喜儿她们在原地架锅烧水蒸馒头。

“掌柜的,刺猬收么?都是活的。”于秋解开了臭哄哄的麻布袋子,向那坐堂的掌柜拉开了一个口子,让他看到里面几个缩成刺球的刺猬道。

那掌柜倒不嫌弃刺猬臭,很是仔细的往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