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2 章(1 / 1)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只要壮劳力,许多符合条件的,直接被几大矿山和冶炼厂接手了。

另外一部分,则是继续往北走,到了洺津渡,而到了这里他们才知道,只要是个四肢健全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男子可以去做建筑修路的工作,女子可以去做食品,毛纺,皮货等工作,口舌伶俐的,还可以做服务员,销售,有手艺的,那就恭喜了,至少能有一份月薪超过三贯的相关工作。

没办法,今后洺州要向突厥三大汗王,东北诸部,以及东边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供货,市场比原先只向长安洛阳输出,大了两倍多,在蒸汽机还没有能够应用到生产中去的当口,就只能靠大量的人力,来满足生产了。

洺水河上的锣鼓震天,经过几天的训练之后,所有的队伍都对划龙舟有了些心得,如非是鼓点节奏的掌控,和队员的体力问题。

细窄细窄的船,有三四十号人全力划动,那个速度自然是很快的,这就给了大家一种平时看不到的视觉反差感,会觉得很刺激。

毕竟,船在水上的速度,一般都不会快到哪里去。

在这个尚武的年代,人们对于体育竞技,几乎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在第一组九艘龙舟的成绩出来了之后,码头两岸的人海中,就爆发了海啸一般的欢呼声,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在为哪一艘龙舟加油欢呼。

程处默几个小家伙们很会选位置,他们将马车赶到码头上之后,就爬到了车棚顶上,是故,他们的视线,比大多数人要好。

只可惜,热气球的升空点被洺州军禁止靠近,即便是他求了老爹许久,老爹也没有答应他们,带他到天上看看,因为于秋连程咬金自己想要上天的请求都没有同意,更何况说他儿子呢!

让正看比赛看的忘形的几个小家伙不知道的是,他们的马车,已经被人盯上了。

不是别人,就是一些从河南道跑过来的逃户,他们去了洺津渡的民政署,要求官府给自己在洺津渡上户籍,分田地,却遭到了拒绝。

要知道,按照洺州现在的规矩,没有户籍书,工坊是不招收的,而按照大唐的律法,这些逃户被抓住,还要受鞭挞或者枷刑,罚做苦役。

这是年初的时候,大量外地人口涌入洺州之后,朝廷紧急给洺州下的规定,因为洺州的条件太优越,如果不加以限制,朝廷治下州县的人口会大量涌入洺州,朝廷的税收就难以保障了。

经过于秋与朝廷协商了之后,外地人员到洺州来务工可以,必须得是持有户籍的清白人家,并且,这些人还需要负担原有户籍应该缴纳的税收,洺州可以代为收缴,上交朝廷。

而他们这些逃户,是受了那些地方官员的怂恿而来,好几百上千里的路程已经让他们把带来的粮食吃光了,现在,根本没有走回去的能力,所以,他们想要找于秋讨个说法,博一线生机。

因为,从他们来到洺州的种种见闻让他们知道,于秋是个对百姓很好,很仁慈的人,否则,民政署的官员见到他们,就不是解释那么简单了,会直接将他们移交给朝廷,该上刑的上刑,该罚役的罚役。

可洺津渡人山人海,想见于秋这样的大人物很困难,那些民政署的人和值守的士兵只给他们解释了洺州的政策,根本不敢让他们打扰正在陪着外宾观看龙舟比赛的于秋,这就让他们生起了冒险的心思,因为,一旦龙舟比赛结束,他们不能在码头和洺水两岸吃到免费食物,就是会死人的。

而坐在马车顶棚,打扮看上去像是高官子弟的程处默等几个孩子,就是他们选择冒险的对象。

第两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则

林豹是个倒霉蛋,也是个幸运的人。

倒霉在每次他投靠谁,谁就完蛋,幸运的是每次他投靠的人完蛋,他都能活下来。

像他这样有过投靠过李密和王世充的历史的军伍汉,并且还一条路走到黑的人,如果被李世民的人抓住,是很有可能会被斩首的,因为王世充属下的很多部将,最终都被李世民砍了。

所以,洛阳城破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把自己混在了尸体堆里,然之后借机逃回了老家寿安县,而且趁夜接出了自己的家小,往山里一躲就是两年。

宛洛之地接连遭受大战摧残,躲进山里的百姓可不少,林豹因为有几年从军经历,武艺还算不错,很快就成为了一群在山沟里避世的小老百姓的头目,平时靠带着大家狩,采摘为生。

不过,他不像于秋这样,是一个有系统的穿越者,在山里也能生活的很好,光是山里的那些毒虫猛兽,就能每天让他们这些没有精良武器和工具的人生活在恐惧之中了,食物里没有盐巴,又无法种植桑麻,他们就只能裹着兽皮,吃着没有味道的食物,日子苦到了极点。

当他终于壮起胆子走出山林,准备重新谋条生路的时候,却发现这天下已经变了。

李唐在这两年时间里打败了很多军阀,中原大部份地区都安定了下来,他再想找个非李唐朝廷的势力投靠已经很难。

比较庆幸的是,百姓们终于可以安心种地过活了,当然,他的幸运总是伴随着不幸。

宛洛之地发生旱灾了,好多百姓田地的禾苗都已经枯死,家里的余粮也即将吃完,现在,根本不是出山种地的好时候。

然之后,他就听到了县令让人告知乡里的那些往洺州求活路的话,带着数十户随他在山里当逃户的百姓徒步往洺州而来。

这个时代徒步穿州过县可是不容易,没成想他这一路来居然碰到了不少和他一样从山里下来的逃户,于是,大家结伴而行,队伍从开始的一两百人越走越大,抵达邯郸县的时候,都已经有两三千人了。

洺州只招收有朝廷颁发的户籍书的清白之人做工的消息,他其实在邯郸县就知道了,不过县令唐宽并没有将他们这些人赶走,而是让人给他们安排了吃食,又给他们发了一些干粮,让他们到洺津渡找洺州都督于秋,说只有他出面帮这些逃户找朝廷谈判,才有可能让他们在洺州安顿下来。

唐宽自己就是一个被于秋从赵州那边捡回来的饥民,当时他的家乡栾城县爆发了疟疾瘟疫,百姓十不存一,他运气好,逃了出来,但身上没有任何钱粮,饿晕在了路旁,被正好从娘子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