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组织形式即公司的存在方式。认真研究并合理选择公司的组织形式,是建立与发展公司的必需的基本条件。面对数目繁多的公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公司的存在方式,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公司的组织形式。一、从债务角度考察公司组织形式(一)无限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人以上的股东所组成并且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的公司,简称无限公司。无限公司仅由无限责任股东组成,它的股东只能是自然人,并且半数以上的股东在国内有固定住所。如果无限公司的股东只剩下一人,那么,无限公司应解散或变更成为独资企业。

  • 章节试读:第 19 章

进行投资的做法是危险的,失败的概率极大。为了规避投资风险和把成本降低到最低程度,合理的程序应当是:发展出口→售后服务→树立品牌→盈亏平衡点→投资建厂。简单而言,就是要先有市场,再建工厂,从而使母公司在投资之前对未来投资的目标市场有个清醒的理念分析。

在这一程序中,盈亏平衡点是决策者是否将在当地投资建厂的重要参考指标。出口创汇不是惟一目标,重要的是能否在当地市场中确立名牌地位。只有产

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才能获得收益,才能考虑投资建厂的问题。海尔集团国际化的历程,简单地说,就是在发展出口并不断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才在国外投资

的。海尔集团在美国、欧盟和东南亚投资过程都是如此。

2.“合资与控股结合”投资方式

海尔集团的海外子公司都是采取合资的投资方式。张瑞敏认为,兼并现有的国外企业,或采用合资的方式,同在那里建设新厂并且独资的投资方式相比,

既可以节约资金,又减少了一些令投资者头疼的法律事务。因为,有些问题可以由当地参股方直接代表子公司与东道国进行交涉,如此做的结果,最终也是为了

减少投资风险。只是有一点,张瑞敏是始终强调的,合资必须以我为主,海尔集团必须占大部分股权。新成立的合资企业生产的是海尔产品,技术是海尔的技

术,那么,如果海尔集团不是采取控股的形式,一旦生产产品的质量或者服务出现问题,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就会受到影响。

3.“少而精+当地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海尔集团从踏出国门之初,就努力朝着管理当地化的方向发展。管理当地化首先就是人力资源的当地化,也就是张瑞敏所说的“融治”,即海外企业的管理要融合于当地人才管辖之下。这对于实现“海尔本土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海尔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与途径。现在,在海尔集团的四个海外分厂中,除了

菲律宾暂时还留有中方人员外,其余都是由当地人进行管理。即使在菲律宾,也仅有三名中方人员,负责全面管理、财务和技术三方面的工作,而这几位派出人

员实行当地化的薪金标准,即使难与西方国家管理人员的最高水平相比,但也至少不低于东道国管理人员的平均薪金水平,这就是“少而精”思想的实际贯彻。

同时,张瑞敏认为,对于雇用当地人管理海外企业,实行企业管理人才当地化政策,总体衡量对母公司来说,是十分划算的。虽然付与国外管理人才的

薪金,要远远高于国内。但通过综合比较与权衡,也只有符合东道国的薪金水平,才能雇佣到合适的当地人才,而当地人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为企业创造的价

值,则是中方管理人员难以达到的。在这方面,海尔集团舍得投资,例如,它在美国波士顿的海尔营销中心,担任第一把手的就是美国人,海尔集团付给他

年薪为25万美元。这样做,就是为了发挥其才智,使之安心为海尔服务。

4.子公司的当地化政策

海尔集团除了向自己的海外企业输出自己的技术外,在设备投资方面,在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材料,甚至包括产品设计在内,都采取当地化的政策。因为,产品生产出来后,主要在当地及其邻国销售。如它在东南亚、美国和欧洲的生产基地,都是以就地销售为主。实行当地化政策,对于减少母公司的资金投入,对于海尔子公司同东道国管理当局建立和谐的关系,调动当地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海尔当地化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由“北京爱博赛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制作,

如需该书的原版请与北京九州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发行部联系.电话:010-62328573,联系人:李小姐

职业经理人生涯设计

第一章

生涯设计主题

一、管理者必须是战略家

现代市场,已不是狭隘的市场,它没有国界限制,是国际性的世界大市场。市场的变化要受经济、政治、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企业要想在开放的

国际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管理者必须有战略眼光,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企业战略决策,它影响着企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决策活动最能体现战略家的特质。在决策活动中,管理者通过“谋”和“断”

两大职能来决定组织中的重大问题。管理者关心和参与智囊机构的整个谋划过程,使其对最终备选方案的“背景”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充满信心,胸

有成竹地作出决断。

二、管理者必须是一位策划者

他必须知晓构成计划功能的要素:

A.始终有明确目标;

B.预算未来的工作量;

C.决定必须完成的工作;

D.决定如何完成工作;

E.能找到问题的关键;

F.能够确定最佳时机;

G.他还得经常不断地督导计划的实施。

拟定计划时应有远见,要作出5~10年以上的长期计划,并决定出行动方案。同时,管理者还得利用现有的一切方法及技术,使自己的估计更切合实际。

三、管理者必须是一位优秀的组织者

他必须能利用现代的各种技术来建立健全组织。过去,管理者只凭个人本身的修养与观念去进行组织工作,但是今天,他却有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可资利

用。只有懂得如何运用这些技术的管理者,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组织,也只有这样,才不致因起初计划的草率而导致后来不断地修改。完善的组织,一方面可

增加生产,同时也可以将工作环境中零杂的工作归类,再分成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工作单元,然后决定哪些部分该由自己处理,哪些部分该由部属处理。组织不过是确定及编配要做的工作、规定及授权,使部属有效地工作以完成其任

务的一种过程而已。

 四、管理者必须是一位协调者

  企业组织中,管理者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把要做的工作与现有的资源密切地配合,这对一个管理者来说需要很高的技巧。在资源日趋匮乏,而工作日益繁

重的今天,这种配合工作特别重要。通常管理者需要一位助手协助完成这种工作,因此,管理者须划分阶段及范围,以便协调,而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