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下个星期就要期末考了,得赶快把书温一遍!""儿子,这次考试你要是能进前三,暑假我就带你去新加坡。""我一定要加油,好好学习,考上清华北大!"……读书很苦,读书很累,读书很无味。读书,哪能跟小天王那激情四射、帅呆酷毙的双截棍相提并论?更没有争论你是"玉米"还是"笔迷"来得兴致勃勃、扣人心弦。其实,你大可不必费劲读书,只要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就尽到了一个合格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头悬梁锥刺股干嘛呀?何苦跟自己的身体健康过不去呢?如果你真的这样想、这样做,也不违法。

  • 章节试读:第三章

第三章

光阴似箭,转眼便是十月。国庆节有七天长假,若在往年,杨略肯定高兴得忘乎所以,可以随爸妈去名山大川开开眼界。可现在他已经是初三学生了,马上面临中考,而按照自己目前的成绩,进入重点高中还很困难,所以不得不抓紧时间学习。

不过他心里还有疑惑,特别最近看了韩寒的小说《三重门》,并且了解他的事迹之后,突然问自己:我这么辛苦地学数理化做什么呢?为什么不直接学习写作,就像激光那样,把所有的热能全都聚集在一点上,这样成功的把握不是更大吗?

不过一想到离开学校,总觉得孤独无依,况且不上大学,不是与父母的期待背道而驰了吗?

这些念头像乌云一般在杨略的脑海中盘旋交缠,一旦碰撞,就划过一道闪电,而后惊雷就在脑中炸响。这让他颇觉痛苦。而且一个月来没有收到神秘来信,他突然觉得有些茫然无助。

一天在教室里,杨略突然想:为什么不去找张老师呢,难道非得被动地等着他写信过来吗?顺便也可以探一探口风,看看信到底是不是他写的。

主意一定,在放假前的一天,他来到张老师的办公室。

张老师坐在那里,静静地喝茶,脸像杯中的绿茶一样,滋润舒展,一脸陶然自乐的样子,似乎茶香中自有无限意境。窗外就是校园,刚好是午休时间,同学们活蹦乱跳,谈笑喧嚣。张老师的办公室身处其中,就像是大海风涛中一只悠然的小舟,从从容容。

杨略坐在旁边,觉得有些奇怪。"张老师,你为什么喜欢喝茶呢?"

张老师觉得他问得蹊跷,就反问:"那你觉得我应该喜欢什么呢?"

"喝咖啡啊。我发现其他英语老师都喝咖啡。我还有一个表哥,大学读的是英语,才读了一年,也喝上咖啡了。和他说话时候,他嘴里老掉出英语来,我听都听不懂。"

"哈哈,其实你是把不正常的情况当正常了。一句谎言宣传了一百遍,也就成了真理。一种不正常的情况,你看得习惯了,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了。"

杨略尽管听得不是很懂,不过"习惯成自然"这句话倒很像神秘来信中的口吻。

张老师接着说:"其实我一直喜欢中国文化,大学里读了英语,接触了西方文化之后,反而让我更加喜欢中国文化。茶文化属于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