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车厢里的人不多,但行李不少,这个年代出个远门不容易,大多是探亲的,所以带了不少东西。
前面那个人还带了两只活鸭子呢。
一路上也没什么人搭讪,到了中午的时候,有工作人员推着小车买东西。
陆静秋低头看了看高澍给他的几个鸡蛋,见旁边的女同志要了两个包子,自己也跟着要了两个素包子,一共四毛钱。
不管什么时候,火车上的东西总比外面的贵上一些的。
中午饭就着凉开水吃了两个包子,晚上的时候吃了两个鸡蛋。
这一天都不知道停了几站了,陆陆续续上来下去,这会儿看着车厢的人,反而多了不少。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陆静秋望着车窗外的夜空很是闪亮,看着满天的星星,渐渐的脑海里却是凌乱的前世今生的记忆,一想到妈妈早早离开了她,心里沉重的被什么东西压着,差点呼吸不上来。
最后愣是被憋醒了,抬头看看周围,一片安静大多都熟睡了。
醒来的陆静秋久久无法入睡,她感激老天让她回到了二十岁,但又怨老天为什么不让她早回来几年。
早早回来,她一定不会在去追着高澍到乡下,一定会在城里找个工作,帮着妈妈调理好身体,妈妈也不会得了癌症离他们而去。
她也知道,人生没有那么完美的,她现在能做的,好好地陪陪妈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妈妈不那么痛苦,没有太多遗憾。
...
西城军区大院,最里面西南一排,从南面数第三家,陆先润今天难得早回来。
见妻子在厨房忙活,带着笑意进了厨房:“兰平,把秋儿的房间收拾一下吧,这两天多买点好吃的,后天晚上做的丰盛些。”
周兰平放下手中的勺子,看着一脸笑意的丈夫,好似想到了什么,不确定地问道:“怎么突然收拾秋儿的房间,她...难道要回来了?”
陆先润没瞒着她:“嗯,今天打电话说回来探亲。”
周兰平道:“今天打电话,我怎么没接到?”
“是打给我的,还不让我告诉你,说想给你个惊喜。”
周兰平笑了:“这孩子,她要回来不告诉我,我可真生气。”笑着笑着就红了眼。
陆先润搂着了妻子,默默的拍了拍她的背,夫妻两个都想女儿,日思夜想的,女儿终于要回来了,他们能不激动么。
“她一个人,还是和高澍一起?”
“一个人,兰平,这次孩子回来,咱们好好劝劝他,高澍不适合她。”
“你女儿和你一个脾气,死倔,咱要是能劝得动,她也不会偷偷的跑乡下去。”
“这两个在那边肯定吃了不少苦,性子磨一磨,说不定想开了。”
“希望吧,我可不想在让女儿离开咱们了。”
“嗯嗯。”
...
陆静秋在车上待了两天两夜,因为是硬座,这两夜都没怎么睡好,这样也好,睡的不死小偷才没有机会下手。
就因为她旁边的女同志在外面,夜里瞌睡多了些,她外面的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划破了,庆幸兜里就一毛钱,没损失太多。
到了西城站后,陆静秋先把一个包跨在自己身上,然后一手提着一个包。
拥挤着下了车。
陆先润远远的看见一个娇小的身影跌跌撞撞的从人群里钻了出来,几个大包驼在身上也没见有什么笨拙,反而像个花栗鼠那般,风速般的穿梭着。
陆先润看着这样的女儿,眼睛不受控制的红了几分,忙带着警卫兵上前去:“秋儿。”
“爸爸。”
看着年轻了三十年的爸爸,陆静秋激动兴奋的同时,心中有千言万语不知如何表达。
------------
第十一章 :放下
“快让爸爸看看,瘦了,黑了。”陆先润和警卫员忙把她身上的包袱给卸下来,两手扶着陆静秋左右看了看,满眼心疼地看着她,眼里的慈爱让陆静秋感到心酸:“爸爸,我好想你们。”
“傻孩子,走,咱们回家。”
警卫员小王跟着爸爸开着车来的,一路上父女两人坐在后面,一问一答,把这两年陆静秋在乡下的生活,事无巨细的了解的透彻。
陆静秋看着三十年前的西城,那些渐行渐远的往事,随着一景一物,又浮现在了眼前。
西城西区军区大院,南区、北区的两层楼房,紧挨着大门的东区平排三层的几栋楼房。
中间是一排排的联排瓦房。
陆静秋家在西南一排的两层小楼,从里面数第三家最小的一个户型就是她家,上辈子最想念的就是这个地方。
周兰平一直注意着外面的动静,听到有车响的时候,赶紧出屋里出来。
“妈。”
“秋儿,可想死妈妈了。”
周兰平两年没见到女儿,已经是成了心里的病。
但对于陆静秋来说,已经是一辈子了。
中年和晚年的时候,她心中最想念的,只有她的妈妈。
见到日思夜想的人,陆静秋的泪腺又开始不受控制了。
周兰平见女儿哭,也抱着她跟着哭,仿佛要把这两年的思念全都发泄而出。
这边警卫兵把东西搬到了门口,对着陆先润敬了个礼,默默的离开了,把空间留给了团聚的一家人。
陆先润把小王送到了门口,返回走到母女两人面前,双手搂着她们道:“快别哭了,坐了几天的火车,累了吧,赶紧进屋,你妈给你准备了不少好吃的。”
周兰平忙擦了下眼泪,拉着女儿道:“看我,忙了孩子刚回来,先进屋洗个澡,妈做了你最爱吃的排骨。”
陆家的房子是个两层小楼带个小院子,大院里几乎都是这样的房子。
一楼厨房卫生间,客厅一个房间,二楼一上去一个很小的平台,左右两边两个卧室,一个卧室很小,一个朝阳带大阳台,这个就是陆静秋的房间。
他爸爸被调到这里的时候,住的是联排瓦房,瓦房老旧,四年后,瓦房翻新盖成了三层的筒子楼。
他们就搬到了最后面的这个仅剩一套的小楼房里。
本来户型小,之前的一家领导孩子多,一楼客厅被隔成了两间,更没地方下脚,就因为这个原因没人要,爸爸那时候还没资历住楼房,但那时候住房紧张,正好被我爸赶上了。
领导也考虑了他们家人少,住这套正合适。
爸爸接手这套房子后,愣是花了五十块钱,找人把房子重新恢复了原样,重新粉刷了一遍。
住进来第三年的时候,赶上新楼房建好,趁新楼房装暖气,大院也都改装了暖气,还装上了水管。
爸爸趁着这个机会,还把楼上楼下改造出来了两个卫生间。
楼房建好后,中间有些危房也也要拆。
规划的时候,后面一排空出了很多的地方,原本是准备种些花草。
后来被人圈成了院子,有一家就有第二家,管不住,所幸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