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5 章(1 / 1)

年代文女配重生后踹了男主 暖金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都愿意去她那里买,东西好吃是一方面,主要的齐全。

  “还有呀,今年的大米卖得最好,客人都说嫂子家的大米煮出来的饭香,米香味也特别足。另外,念念嫂子临走的时候,还说,预定得多的,可以送货上门,送货的两位叔叔,到了晚上七八点,都骑着车子给人上门送货。

  心悦嫂子家的亲戚都是我们送的。”

  陆静秋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听着依依滔滔不绝的说着最近的事儿。

  路上的那种疲乏,也被她响亮的声音给一扫而空。

  本来整理的东西就不多,差不多二十多分钟,陆静秋换上了居家服,把换洗的洗衣放到了洗衣机里。

  准备做顿清汤面,暖暖身子。

  沈慕收拾好东西要过来做,陆静秋没让,这一路上沈慕几乎没怎么睡觉,让他做客厅休息着。

  依依帮着她打下手,一边做饭,一边烧了两壶水给沈慕洗澡用。

  清汤面也就放点葱花,打了个鸡蛋。一人一碗,中午的饭算是解决了。

  陆静秋吃过饭也洗了个澡,中午的时候躺床上休息了两个小时。

  下午提着东西回了大院姨夫家里。

  “姨夫,我小姨没跟你回来呀。”

  “秋儿,不是今天刚到,不在家休息休息,怎么跑过来了?”

  “我不累,爸爸让我给你带了几样好东西,我怕姨夫惦记,赶紧给您送来了。”

  杨平贵尴尬一笑,这东西还是他打电话给姐夫让弄的,可不惦记着呢,不过被外甥女说破挺不好意思的,忙岔开话题道:“我过年满打满算就在那边待了三天。时间全在路上耗费了,也回来没几天。你小姨现在是回不来,临来的时候,一再嘱咐我,让我看好你。另外,她知道以后孩子出生,缺不了照顾的人。

  你小姨认识个女同志,之前她店里的一个店员,后来被她小姑子顶替了,因为这事儿,他们一家子分了出来,只不过没了正式工作,每天做点儿临时工,她家孩子小,需要人照顾,临时工也不好做。

  特意嘱咐我回来让我去打听打听,看看愿不愿意看孩子。”

  “我正说找阿姨呢,可惜没有合适的。小姨说的这个人可靠么?”

  “你小姨给你找的,人品肯定不能错了,她男人在农具厂工作,她家里有两个孩子,前些年刚被顶替的时候,大的孩子五岁,小的三岁。

  现在孩子应该都上学了,就是不知道之后有没有再要孩子,所以让我先给你打听打听。”

  “恩,姨夫,你每天那么忙,也不好打听,她家在哪儿,叫什么,趁着没开学,我自己去打听下。”

  “也行。她家就在西街三号胡同,第二家,男人姓张,叫张来仁,她本人叫李二萍,年级大概在三十八九岁。”

  “好,我有空过去打听打听。”陆静秋说着,从包里给姨夫拿出来了许多东西,京市当地的香烟,还有两瓶酒,两盒糕点,还有茶叶。

  姨夫主要想要的是香烟,爸爸给他准备了好几种牌子的,每个牌子都给他买了一条。

  拿出来的时候,姨夫不好意思了起来:“这太多了,我让你爸每样给买两盒就行了。”

  陆静秋笑着道:“爸爸拍姨夫不够吸,直接给你买了一条,供销社没有成条买的,是南州跑去了烟厂买的。”

  杨平贵连连点头:“有心了,南州在那边如何?”

  “很不错,很适应那边,认识了几个好朋友。南州还说不能常回来,让您在边受累了,还给你准备了两瓶酒。”

  杨平贵笑了:“恩,这小子,比你两个哥都会来事儿。”

  “哦,我大表哥在那边怎么样?”

  “还不错,领导们都很重视,今年有望往上提一提。”

  “我就知道大表哥有这个能力。”

  “你们一个个地都有好的发展,我们当家长的都高兴。”

  “我二表哥呢,还在忙么?”

  “可不是,忙得整天不着家。我回来之前,又去跑车进货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刚过年完就去了?看来二表哥过年生意不错。”

  “是,不少人找我从他那边买东西。”一说到这,杨平贵哈哈笑了:“这小子还和我说什么营销这一套,说什么我给他拉客人了,事后还给我两千块钱。我惊得不行,卖这个东西这么挣钱的么?”

  陆静秋噗呲笑了:“姨夫,这是二表哥在变相的孝敬您呢。”

  “恩,这小子总算有点儿良心。”

  ------------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家分家

  陆静秋从姨夫家里出来后,去了社区给蒋南州打了个电话。

  “南州,我已经到了,今天上午到的。”

  “到家就好,好好休息几天,我过几天也要去学校了,到时候我给你打电话。”

  “好。”

  “还有,你写的那篇文章我帮你送到刘编辑那边了,他说挺好。”

  “真的?能用?”

  “能不能用,你注意点儿十五的报纸。”

  “恩,好。你和爸爸爷爷说一声,我到了。让他们别担心。”

  “恩。”

  和蒋南州通过电话,就去了单元楼那边,很长时间没回来,屋里都落灰了。

  打开燃气罩烧了一壶热水,把屋里打扫了一遍。

  “大哥,咱爸是村长,你把咱爸咱妈带走去享福,这村长不干了?咱爸要是不干村长,咱们村里有什么好政策,也落不到我们兄弟身上呀。你是被小妹带出去一家子时来运转赚钱了。

  但你两个弟弟还没有呢。

  眼看咱们山头,还有鱼汤承包的项目就要下来了,还有土地,咱们山下面的土地开荒,好几百亩呢,一出租就是十年,一亩五块钱。我们和二哥商量好了。我们一起租个二十亩地,在包个鱼趟。爸都给我们打点好了。这时候可不能走。琳琳,你说是吧。”

  夏琳觉得这次过年回来就是个错误。

  这个年里她没感觉到久违的亲情,而是几个嫂子的各种算计,就连几个哥哥也都不一样了。

  果然,有些人,能同苦,不能共甘。

  遇到利益,都是自私的。

  二哥都说问到她了,她也不能蜷缩着不动,清了嗓子道了句:“大哥,你想接爸妈去市里享福这事儿是好心。

  但这个时候爸不当村长,确实可惜。

  你听二哥说得没,咱们村里这几年,有不少好政策。如果真离开了,可真亏大了。”

  上辈子她爸因为陆静秋的爸爸在背地里使坏,撤了她爸的村长位置。

  那几年也真是政策好,又是搞养殖,又是包鱼塘的,租地的。

  还有种果树的。

  不少人都因为这发了家,她爸虽然是个好村长,但那些年也得罪了不少小人,村长不干以后,不少人过来踩一脚,在背地里使坏的。

  他二哥是承包了鱼塘,但因为被人下药,赔了不少。

  三哥也没承包地,整天那一亩三分地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也干不出来啥成就,后来孩子大了,需要钱,就加入了进城务工的大军,整天在建筑工地累死累活的。

  一家子没有一个活得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