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秋笑道:“需要,需要。”
“我姓陈,他们都叫我陈姐。下午到你们城关一中.应该在六点四十,你提前在你们大门右侧二百米的地方等着。”
“行。”
六点半车准时出发,到县城的路上,没有停,开的也挺快的。
因为这边直通的就是这个厂子,早上这边不是公交车,就是从厂子里出来的货车,或者采购的车。
也没什么行人。
二十分钟到县城边上,就有一个人下车。
后面的陆陆续续地,到一个地方就下。
陆静秋在中间的时候下车了,比曹嫂子早下车。
和她打了声招呼,就去上班了。
到了学校门口,也才七点半。
进了办公室,发现两位老师还没到。
陆静秋就在座位上等着。
他们这个办公室不大,三个工位,在最外面这个。
一直等到了八点多,董老师和陈老师才陆陆续续的过来。
两人看见陆静秋都是眼前一亮。
董老师笑道:“陆老师早呀,你今天穿的真漂亮。”
陈老师是个男同事,也不好这样夸呀,只是笑着打了个招呼。
她想说这是她好几年的衣服了,额:“第一次来上班,还是教学生,总要得体些。”
董老师笑了笑,道:“你啥时候来的。”
“我七点多就到了。”
“七点多?”
陈老师忙解释道:“咱们学校班主任早上六点半前到,任课老师七点半,不过咱们和体育美术,可以八点二十到,因为咱们的科目都没排在上午第一节 课,下午班主任六点下班,其他老师四点五十。”
陆静秋哦了一声,原来是这样呀。
几个人坐下后,董老师和陈老师把高一的教学书给了她,目前他们两个分别带了高一三个班。
这个星期陆静秋先听课,到了下个星期,就要把高一的课程都移交给陆静秋了。
董老师还把之前的教案给了陆静秋:“这些是我之前做的教案,你可以参考下。”
“谢谢,我第一次教学,真的太需要你们有经验的前辈来教教我了。”
陈老师笑道:“前辈说不上,我们也是次才教两年而已。这是我的,都给你参考下。这是高一的课程安排,星期二上午一节。星期三下午两节,星期四上午一节,下午一节,星期五没有。目前高一在学色彩第三课。”
陆静秋道:“每个星期一个班一节美术课呀。”
董老师道:“对呀,体育一节,音乐一节。这都占了不少课程了呢,不过到了高二高三,体育大多被占了,体育老师整天闲的发慌,还有音乐,咱们美术课程也占。”
“哦。”
那倒是,这会儿还不怎么重视体育呢,高中也不考体育。
陈老师教的高三,今天上午有一节课。
陆静秋跟着他坐在后面学习。
董老师下午有一节,她也跟着去。
陆静秋这一天,就听了两节课,学做了一个教案。
董老师和陈老师帮忙看了下,指出了这课的重点。
听完课又见了下高一年级组的主任。
中午的时候在学校食堂吃饭。
老师有老师的窗口,陆静秋就跟着董老师,时不时的也认识几个老师。
这一天他们两个也算清闲,毕竟一天就一节课。
但陆静秋却学习了一天,下午四点半下班。
董老师见她不走,疑惑的问道,陆静秋今天是要等着车来接的,六点多,快七点的时候了。
“你们厂子里,还给家属安排车呀,那倒是挺不错。”
“是,每天车接车送。”
“行,我们先走了,明天见陆老师。”
“明天见。”
陆静秋在学校等车的时候,翻看这书本,学习着两位老师的教案。
想着他们今天在讲台上的教学方式,也想想着她讲课的样子,突然还有些紧张。
转眼到了六点半,陆静秋提着包出了门。
陈姐说的也准时,六点四十就是六点四十。
她上了车就见到了曹嫂子。
曹嫂子向她招了招手:“等了四十多分钟吧。”
陆静秋无奈的耸了耸肩道:“嫂子,我四点多就放学了。”
“啊,四点多?老师不是六点么?”
“我们副科老师是四点半。早上八点二十到就行。”
“那你每天要等好久哦。”
“我明天准备坐公交车。”
“公交车也行,至少不用等那么久,就是费车费。”
那也比等那么久强呀。
车到厂里的时候,已经七点半了。
蒋南州带着孩子在门口接她呢。
“妈妈。”
“小承,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妈妈,你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呀。”
陆静秋笑了:“妈妈在学校跟着前辈学了一天,听了一天的课。”
“我也是,我跟着老师学了aoe,还学了唱歌。”
“小承真棒。”
人少的时候,蒋南州拉着她的手问道:“累不累?”
陆静秋给了他一个幽怨的眼神,要不是在路上,她都要倚在老公怀里了。
“累是不累,美术课很少。就是,早上起太早,我明天准备坐公交车。”
“以后咱们早上不做饭,去食堂吃,做饭也不一定有食堂的菜丰富,也不用起那么早了忙活了。”
“坐公交车可以,我今天才知道,我们副科老师,早上八点二十到校,下午四点半下班。”
蒋南州挑了下眉:“四点半?你等了两小时?”
“恩。”
蒋南州心疼地摸了摸媳妇的头。
晚上饭菜都是他做的,让媳妇好好休息休息。
------------
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一课
厂里大巴只要你早上没上车,下午就不会去接你的。
所以陆静秋也不用再去社区报备了。
第二天,七点起床,蒋南州也不让她做饭。
一家三口去了食堂吃。半个小时吃完饭,但陆静秋因为要赶七点半那趟车,所以匆匆的吃完饭就往大门口赶了,送孩子的事儿就交给蒋南州了。
陆静秋公交车还是有很多人的,不过不是那种很挤的情况。
路上会停下来上下人,她到学校差不多八点,或者八点多一点。
倒也正合适,今天有高一的课程。
是陈老师的课,陆静秋过去听了。
接下来的三天,她就在不停的听课,不听的学习怎么做一名老师。
因为下个星期,几位领导要听她的课。
下午放学,陆静秋为了赶四点半那趟车,提前出去了两分钟。
要不然她得往后拖半个小时。
到家后,也才五点。
今天倒是早了,去杨姐那边买了些蔬菜。
回家里打扫下卫生,给花花铲铲屎,见她沙土快没了。
好在明天杨大爷过来帮他们修厨房卫生间,问他买点儿沙土。
下午陆静秋去接的儿子,然后再下班的厂口等着蒋南州。
他们几个厂子,分布比较散。
有些晚上不做饭在食堂吃的,都不坐车,走路十几分钟。
回家吃饭的,可以做车,几个六点一趟,一趟几分钟。
一辆车来回拉个几次。员工不用走路。
蒋南州厂子不远,但二厂和三厂远。
走路要二十多分钟快半个小时了,有些骑车,有些坐车,也就十几分钟。
第二天一早,杨大爷知道他们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