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说是江南,便是全大宋的粮食都会涨价。这是个无解的事情,以往凡有灾年,即便是官府强力弹压、不惜杀人,也无法抑制粮价那如海潮扑岸般的上涨之势。
凌千秋知道杨帆为了筹集北伐之粮,必然会收购市面上的存粮,为了节省资金,他自然不希望粮价涨得太高。而要阻止粮价上涨,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自然是杀人,把胆敢囤积居奇的豪绅、巨贾杀上一批,让其余之人不敢再行险造次。而杨帆赴任之时,更是向皇帝请了三口铡刀,估计也是料到了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杀人似乎是他接下来的必然之路。
可是这样的做法得罪的人太多,像这些士绅、巨贾哪个在京中没有后台,你杀了他们,便是得罪不知多少的达官贵人。到时只要有人挑起头来针对你,那你面对的将会是几乎整个官场的攻击,介时即便是能保住性命、保住官位,那接下来也是前途堪忧。
凌千秋知道,王黼便是要让他做这个挑头的人。
对于这样的事情,凌千秋自然是经验丰富。自他被王黼扶持上御史中丞的位子以来,不知多少自己一系的政敌被他以及他手下御史的脏水泼出了京城。
得到王黼的指示之后,凌千秋便组织御史台里的心腹,打着风闻奏事的幌子,提前罗织好了杨帆的罪名,只待杨帆在江南铡刀一开,他们便群起而攻。
然而,这蓄力已久的一拳最终却打到了空处。凌千秋多少有些遗憾,却也没有沮丧之情,毕竟从他的分析角度来看,杨帆已经被他们拿住了七寸,只有任他们宰割的份。
门外的马车已经备好,凌千秋将怀表小心地收入怀中,心道:为了这块表,本官可是忍痛花了五千两银子五千两,杨帆你简直就是在抢钱!这次压着你出点血,也算是为我大宋众多被你抢劫之人出口气罢。你娘的,你一块表,普通百姓一辈子种的粮食也买不到啊,你现下用这些抢来的钱回馈于我们这些被抢的冤大头,当真算你识相!
凌千秋一边走着,一边忌恨着杨帆生财的手段。待走到门外,他便无由地朝着南方咒了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然后才钻进马车,让车夫赶车回家。
马车缓缓启动,逐渐加速,窗外道路两侧的灯火齐刷刷地向后跑去。凌千秋坐在车内,伸个懒腰,心底感叹:这辆新车真是舒服,走这么快,居然感觉不到颠簸。
随之,一种异样的酸味也泛上心头:这车也是神工楼产的,唉!一千两银子啊
第二二O章 初冬(上)
十月中旬,瑟瑟的北风吹起来,即便是在江南,人们也加厚了衣衫,无奈地等待着真正冬天的来临。
随着冬天脚步的声响越来越大,江南的粮价再涨一截,达到平常年份的五倍之多。非但如此,北方运河已经开始结冰,过不了几天南北的水路交通便要被阻断,北粮南运的成本又会加高,再加上江南几股势力大肆吃进,江南粮价仍有猛烈上涨的预期。
不过这种紧张的局势似乎是被控制在了商场的竞争之上,至于民间,反倒比一般的灾年平稳地多。这主要得益于神工集团以工代赈的策略。杨帆在江南主要的动作便是开发后世的上海地区,使其成为一个自己可以控制的战略根据地。在黄浦江的江口地区,他不但要修建港口,还要疏通这片流域的航道、建造江南制造厂、建造培训技术人员的理工学院
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这个时代,要在短期内完成这么庞大的工程,需要的自然是人几十万的人。自八月份神工集团进入江南以来,便有专门的人员到受了方腊之乱的州府招募青壮流民,而唐恪、李纲上任后,更是动用官府之力将各地的闲散灾民运往了神工集团的各个工地。
到了九月底,陆陆续续被送住工地的灾民达到三十余万。这就已经足够了,方腊之乱胁括了太多的青壮劳力,随着他的失败,如今存活下来的青壮劳力也不过就是这三十余万的人。
少了这些吃饭的主力,剩下的老弱妇幼之人,以唐恪和李纲的执政能力,用本应救济全部灾民的粮食,却是没有太大的压力。
然而,民安却未必官泰。粮价的飞涨、朝庭赈灾之粮的富足,终究会引得一些官史铤而走险、大肆贪墨
苏州同乐园。
自朱勔被杀之后,这座诺大的园林便被苏州府暂时收管起来,朱勔之父朱冲曾向朝庭索要过,但他知道朱家在江南树敌太多,也不敢再回苏州,同乐园便依然没有送回到他的手中。
枢密院统计局的江南站便设在了同乐园中,在征剿方腊的过程中,这儿曾是朝庭情报信息的集中地,虽然它的名头并不为人们所知,但其在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却是被童贯、王禀等高层军官记在心里。
因此,在方腊覆灭之后,江南站的大部分干将便被抽调到燕云一带,搜集辽国的情报信息,为朝庭北伐作准备。现如今,在这儿的是一批新从梁山军校调集而来的新人。
按道理讲,南方战事已息,这些军校培养的探子在江南并无用武之地,可杨帆却将一期培训班的学员调来了一半,其目的很少有人知道。
十月二十,杨帆秘密来到苏州,五十余名统计局探员来到江南的任务,也即将揭晓。
十月下旬,南方下了两场冬雨,气温骤降,天阴冷得令人难受。
杭州城里,大部分百姓在这样的天气里都懒得出门,街面上较之前段时间冷清了不少。
然而今年冬天的杭州,在冷风凄雨的表象之下,却有一股热流在暗中涌动。自秋收之季开始,江南粮价一路飙升,引得本地、甚至是整个大宋的商人皆欲来此赚上一笔。作为江南的经济政治中心,杭州自然是这些商人们首选的落脚地。
冬雨下起,聚集在杭州的众商人多都结伴蜷缩到了青楼妓馆之中。天气生冷,这些青楼妓馆之中烧起了旺旺的炭火,非但烘得整个房间温暖如春,更增添了许多的暧昧气氛,让前来消遣的客人倍感舒适惬意。
玉露坊,位于杭州城东的听涛巷。这条巷子便如后世的“红灯区”一般,集中了好几家的青楼妓馆。玉露坊便是这条巷子之中规格与口碑皆属上乘的妓馆之一。其实,这样的规格和口碑也是相对而言,这听涛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