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飨(下)(1 / 1)

第117章 大飨(下)

  就在众人蹙眉不悦之际,只听堂上郭缊开口言道;

  “既如此,王大人不妨把有功之人都统统唤来,让本官也一睹其英雄风采!”

  而还在底下叽叽喳喳议论的众人也来了兴趣,纷纷把目光落在王安身上王安乃是挑通眼眉之辈,又如何不知众人心里所想,暗自冷笑一声,昂然答道;

  “如明府所愿!”

  很快,几人便被王安带到堂下。

  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王安居然让张辽率先入内,向高台上两位大佬行礼。

  当台下一众大吏听王安介绍这就是那13岁的张辽时,简直是惊呆。

  只见其人身长7尺,细腰扎背,容貌清秀儒雅,目光灵动有神。

  要不是看他面容稚色未退,很难想象此子居然真的仅有13岁。

  “没想到我雁门竟出此英雄人物!”

  台上的郭缊见到张辽如此容貌后,心中欢喜,复又惋惜叹道。

  “可惜了,还未加冠……”

  “好让明府得知……”

  ——王安却摇头笑道——

  “下官在夜袭鲜卑大营前已经为此子加冠,还为他取了字,文远,张文远。”

  郭蕴听罢,目光中射出精光,旋即哈哈大笑;

  “好,文武双全,志存高远,好字!既如此,文远,如今马邑城中吏员短缺,你可愿做县尉一职?”

  一言既出,众人皆是大惊,而张泛虽然面色不变,实则心中狂喜。

  马邑乃是中县,户口过万,设千石县令,所以县尉就是600石,这可是肥缺!

  这张辽才多大,13岁!一个还没成年的边郡童子居然被点了600石的实职,这就很离谱!

  要知道在座的很多也是600石而已,就连张辽的兄长张泛,身为郡中兵曹,也只是600石!

  可就在底下众人内心妒忌得发狂时,却只见张辽朝郭蕴肃然而拜,脸上却丝毫不见喜色。

  深知自家幼弟性格的张泛心脏猛地一抽,心知不妙,连忙向张辽狂打眼色,却没得到回应。

  只听张辽用那副稚气未脱的声音昂然应道;

  “在下谢过明府,然在下已认王大人为主,发誓此生不渝,恐怕有负明府所托,还望明府见谅!”

  一言既出,满堂皆寂,众人都难以置信的目光看向张辽,像是见了鬼一般。

  这小子是不是疯了,还是得志便猖狂?

  哪有人会拒绝高位,反而一心一意给别人做宾客的?

  此时,众人看向张辽的目光发生了变化,有讥笑的、有惋惜,有不解的,可就是没有赞叹的。

  唯有台上两位大佬是个明白人,还没等郭蕴发话,只听一旁的张懿却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要是我任文远为武猛从事,你大概也会推迟不受的咯。”

  “嘶——”

  张懿一语既出,惊得堂下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武猛从事虽说是张懿的属官,虽然也只是佚600石,可毕竟是刺史身边的亲近之人,往后升迁的可能性极大,是个让人眼红得鸡儿发紫的肥缺。

  而更让众人震惊的是,张懿身为一州刺史,在对方婉拒了郭蕴后,居然还亲自下场相邀,这举动简直诡异到了极点。

  难道这小子有什么不凡之处,值得两位大佬如此看重?

  此时坐在末席的张泛简直急疯了,要不是两位大佬在堂上,他都想直接冲上来按着张辽的头应下来了。

  可惜事与愿违,只见张辽依然脸色不变,昂然答道;

  “方伯所料不差,在下还是那句话,既然认主,此生便不变,主公去哪,在下就去哪!”

  张懿听罢,微笑着点头,丝毫没有因为张辽拒绝自己而感到不快,看向对方的目光中反而还多了丝惋惜。

  “好!就在堂下众人惊的目瞪口呆之时,郭蕴击节赞道;

  “果然是忠肝义胆之辈,能得此良才,王大人,本官都有点嫉妒你的好运气了。”

  全程目睹了整个事情经过,王安此刻心里已经爽到爆炸。

  事实上这是他刻意安排的一个考验,就想看看张辽是否真如系统评定那般厉害,结果简直是超出了他的预期。

  忠肝义胆,不为名利所诱,果然不愧是世之名将!

  此刻张辽在王安心中的地位,已经被拉到和关羽、徐晃同样的高度了。

  “哈哈哈,大人说笑了,不过我得文远,确是足慰平生!”心情大好的王安朝郭蕴拱手笑道。

  一旁的张辽听罢,也没料到王安对自己竟如此推崇,眼中闪过感动,连忙拜谢王安的举荐,看得堂下众人眼皮子直跳,看向王安的目光更是多了几分探寻之色。

  这王家老三虽然背景深厚,又骁勇善战,未来的确是前途无量。

  可如果单凭这些,似乎也不足以让张辽这种人物心甘情愿为之放弃高官厚禄,死心塌地跟随他。

  究竟此人有何等能耐,竟能如此得人?

  此刻王安在这群并州大吏面前,居然成了谜一般的存在。

  不过他也管不了这些,此刻他正专心致志与张辽上演君臣相得,水鱼之交的戏码呢。

  而待张辽退去后,大飨还在继续,又有关羽、李忠(夏育)推迟不受,张泛升为从事祭酒,吕布被拜为马邑县都尉,胡车儿因为丑惊四座而得到丰厚的财帛赏赐等等戏码。

  可这对王安而言,却早已是意料中事,所以显得波澜不惊。

  特别是这吕布,此前可是特意和郭蕴提及要把此人留在马邑,那就更加没有悬念了。

  倒是因为连日里的压力一朝消失,多喝了些酒水,堪称千杯不醉的王安居然脸色逐渐泛红,显然是有点微醺了。

  ……

  待酒席散去,王安拖着虚浮的脚步,在关羽、胡车儿的陪同下走入县衙旁的一家民宅里。

  这是此前县衙为他寻得的一处临时居所,乃是本县一大户特意献出的。

  毕竟县衙里如今还住着前任县令的家眷,王安也不方便住进去,以免惹人非议。

  待入内堂后,有侍女上前伺候。

  “本官要沐浴更衣,你速速去准备!”

  感受到秋老虎的威力,王安扯了扯那厚厚的衣领,大着舌头说道,还朝身后二人摆了摆手;

  “云长、胡车儿,天色不早,你等也早些去休息吧。”

  “诺!”

  很快,王安便被侍女带到沐浴的地方。

  侍女帮王安脱了衣服后,王安便扑通一声跳入了水里,丝毫没留意侍女已经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