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飨(上)(1 / 1)

第116章 大飨(上)

  次日,并州刺史张懿也领着5000兵马前来。

  这也是没办法,实在是这事情闹得有点大。

  自后汉以来,就从来没有过一县之地,自县令以下,县丞、县尉等几乎所有属吏都被鲜卑人给一网打尽的先例,这性质实在太恶劣了。

  要是此事传回中枢,张懿和郭缊这两位封疆大吏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幸亏王安及时击溃了鲜卑人,甚至还发现了鲜卑人得以绕过长城和武州塞来到雁门的小道,避免了将来鲜卑人大规模偷袭雁门的可能,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所以哪怕王安是以一个外地官员的身份守住了马邑,严格来说算是落了两位二千石的面子,可二人却没有任何不满,反而主动与王安相谈甚欢。

  随着张懿的到来,两天后,郭缊决定举行大飨。

  所谓的大飨,就是以祭祀的名义,用酒食慰劳下属。

  而大飨必有大赏,这也是底下的吏员和军中将领们最期待的事情。

  其实想来也知道,那以祭祀为名宰杀的几头死马,十几头山羊,虽然看起来很热闹,可分到一万多人手里,每人能吃到点骨头渣子就不错了。

  实际上就连最底层的兵卒都知道,这大飨也就是走走过场而已,最重要的还是大胜后的赏赐。

  而不同于将来的乱世,如今大汉的秩序仍在,作为手握青、冀两州每年例行支边的巨款,张懿这次也没有吝惜。

  他大手一挥,颇为公正地把钱财等物发放下去,让底层兵卒高兴不已。

  而按照规矩,等当众宣布了底层兵卒的赏赐后,那些郡吏,军官们便会簇拥着两位大佬重开一席,开始闭门会议,真正的论功行赏。

  按理来说这是整个大飨最激动最振奋人心的时刻,瞅着争功戏码就要上演,可出乎张懿和郭缊的意料,今天两人手下的这帮人却是一反常态。

  堂下众人都显得兴趣缺缺,连平时最喜欢撸起袖子吹牛的那几个军痞子都蔫了吧唧的。

  仔细一想,两位大佬这才了然。

  这场战役,压根就没有他们什么事!

  哪怕你要冒领军功,那也得亲身参与这场战斗才行啊!

  人家仗都打完了你才来,还冒认个屁的功!

  想到这,两位大佬也不由无奈苦笑,场面居然一时间陷入了尴尬。

  其实按照流程,此刻王安就应该主动跳出来表功,然后两位大佬一番赞扬后,该升迁的升迁,该奖赏的奖赏,再然后就是自干三杯,宾主尽欢。

  可关键是王安不懂这些啊,这货还在纳闷为什么这群人一句话都不说,反而聚在这里喝闷酒。

  心下好奇,王安下意识看向坐在自己对面,也就是右下首的第一位,州刺史张懿的最高属官:别驾。

  只见此人正一脸木然地看向自己,脸皮还不时抽动几下。

  王安:“??”

  王安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对方是几个意思,乍看这厮的眼神还有几分幽怨。

  于是又看向坐在自己身旁,也就是左下首的第二位,郡太守郭缊的长吏。

  只见此人一边捻着胡子微笑,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

  笑容里竟还有几分勉强!

  王安这才隐约察觉到情况的不对劲,悄悄扫视四周,

  却惊讶地发现何止是别驾和长吏二人,而是满堂上下,上到治中、从事祭酒、主簿、督邮这些600石以上的州郡大吏,下到司马、都尉、曲军候、屯长这些中高级军官,竟然都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

  其实哪怕王安不懂这些弯弯绕,他身边之人也应该提醒一二。

  可问题是以他如今的身份,坐在他身旁的都是州刺史和郡太守的高级属官,除了一个张泛外,竟没有一人与他有交情。

  而鉴于王安那硬得鸡儿发紫的背景,更是无人敢上前与他搭话。

  至于此间唯一的老熟人张泛,只是一个区区的兵曹掾,距离王安还隔着十几个位呢,就算想有心提醒一二也是无力。

  最后还是作为半个主人家的郭缊实在看不过眼,咳嗽一声后说道;

  “咳咳,贤,呃,王大人,此番战斗,你居功甚伟,难道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见这郭缊和自己猛打眼色,王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人都在等着自己表功!

  想要我表功你就直说嘛!

  搞这么多弯弯绕干嘛?

  虽然心中腹诽,王安还是当即整了整自己头上的正贤冠,豁然扶剑,长身而起,昂然走到大堂中央拜道;

  “见过明府,见过方伯,下官有一二言在此。”

  “数日前能击溃鲜卑贼,实赖众将齐心协力……此中有下官家中宾客关羽、九原移民吕布二人,先是以60骑痛击鲜卑先锋军,为我军在城头布防争取了时间。其中关羽阵斩敌军先锋头人,吕布斩小头人。”

  “后二人又随我夜袭鲜卑大营,具为先锋,杀敌无数,于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盖为当时之猛将,请明府察之任之。”

  “吾家宾客,本县人张辽,年虽13,却随我军夜袭鲜卑大营,杀敌18人,其中更是潜入鲜卑马圈,放跑战马,行那马踏连营之计,引鲜卑营中大乱,下官一行人才得以全其功。其人可谓是智勇双全,请明府察之任之。”

  “吾家宾客胡车儿,久居汉境,颇慕汉化,此战奋勇争先,斩敌16人,下官也多赖其勇力,请方伯善抚之。”

  “五原移民李忠(夏育的假名),年逾四旬,老于战阵,素知兵法,此战曾数次献计助下官退敌,请明府察之任之。”

  “雁门兵曹张泛,不避箭矢,助下官守城,又多募青壮,筹措粮草,劳苦功高,堪称大功,请明府察之任之。”

  一番话毕,王安长身而立,却又微微俯首,静待台上两位大佬发话。

  而台下却早已炸了锅。

  那个关羽、吕布也就罢了,毕竟人家可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还有那什么胡车儿,哪怕是胡人,咱也认了,毕竟看样子也的确是个能打的。

  至于那李忠,张泛之流,看起来像是凑数的,这也无所谓了,毕竟众人与张泛都是同僚,平时又素知其为人……

  可这张辽就离谱了,13岁能随你夜袭敌营?还行那马踏连营之计?

  你踏马是在些玄幻小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