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1 / 1)

老君门徒 聆风九章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2个月前

护众善男女,好似古代驰骋战场的女英雄。善男信女竞相朝拜。

兰州金花仙姑显道迹金花自小“垂髫端洁、不茹荤腥”,常勤于捻线为务。时光穿梭、日月轮转、瞬间金花已是17岁的姑娘了,但她只顾一如继往地捻线,却不愿听别人说媒提亲之事。此事,可让父母没有为她少操心。因金花本人不同意提亲,多次说媒未成,无奈父母便强给金花定了一门亲事。

出嫁那天,井儿街金家一清早就开始准备迎朋待客,忙里忙外,亮摆嫁妆,老老少少皆大欢喜,门庭好不热闹。而只有金花显得依然如常的平静、衣着如旧。家人曾多次催促叫她梳妆,可金花总是慢条斯理地对家人说,吉时还未到,再稍等一等。过一片刻,忽听门外传来有人在喊,说花轿快要到门口上了。就在这时,只见金花手持一根烧火棍,一手将自己捻好的线纥繨甩手抛到空中,随线纥挞出门而去,转眼不见了身影。家人和亲朋们见状皆惊得目瞪口呆,一时不知所措。一阵乱嚷后,金家遂派人分头寻找。

金花的哥和几个家人看见拖在地上的一条线,便顺着线头尾随紧迫,沿途翻山越岭,爬沟渡河,一直赶到青石岭,终于遇到金花。见金花盘膝端坐在青石岭上,他们确不知金花正在调养神炁,修炼内功,便近前急不可待的大喊大嚷叫金花立即动身回家,可是叫嚷了好一阵子,金花却静坐在那里文丝未动。她哥与家人们心焦如焚,无计奈何,准备要强拉金花回家。正在这时金花对哥言道:我已出家,修仙了道,此事已定,请回家禀告父母,不用再勉强了。哥听金花说她要出家,当时气得哭笑不得,却没有别的办法。又一想,刁难一下金花,强带她回家就是了。便对金花说:你若能修成神仙,今天将手中的火棍cha到石头上长出叶子来,我们不再勉强你,你就修你的仙去吧!如果没有这样的能耐,乖乖地跟我们回去,免得父母常为你操心。金花闻听此言,便顺手把烧火棍cha进青石岭,不多时火棍上发出绿芽,变成了一株小松树,叶茂成荫。神奇般地变化,使几个家人一时不知对金花该表示敬仰喝彩好,还是抱怨拉回好呢!无奈之下,哥临行时,叫金花妹妹保重身体,安慰了几句,只好怏怏而回。回到家里,把经过叙说之后,父母闻听心疼女儿过甚,又责怪儿子没有领回金花。金花的哥又二次赴青石岭,却再五金花的身影。从此以后,人们就把青石岭叫作“神树岭”。

金花在青石岭歇脚之后,又起程沿着一条大山梁走去,直通吧瞇山峰,此峰岩上有洞,便在洞里静修。金花至此,她抬头望天,万里碧空;回首看家,见山下烟云茫茫,突然不由得心头一酸,眼泪洒落在地上,泪滴处遂变成一眼清泉。后人把这眼泉叫吧瞇池,池水清澈见底,朝山敬神的人们取池水饮用,据说可保安康。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四月初八日,金花在吧瞇山石洞坐化登真,仙迹在当地民间广为传颂。另据传说,自金花了道之后,此山上满山野长出吧瞇(野生谷类),从前当地若遭旱灾庄稼欠收时,老百姓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收割吧瞇。当地百姓们相传吧瞇是仙姑赐给父老乡亲度年荒充饥的。从此以后,人们就称此山为“吧瞇山”。

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永靖神树岭、吧瞇山,兰州井儿街相继建造了金花祠,人们对金花的信仰至诚,随着时代的推移,当地信民尊称金花为娘娘,又称金花仙姑。仙姑每年要回井儿街转娘家,从吧瞇山起轿,途径神树岭歇息一站,然后来到兰州井儿街。期间,沿途焚香叩拜者数日不散。这种民间信奉活动保持了数百年仍在延续。

现在,神树岭金花仙姑庙重建恢复,与吧瞇山、兰州许多金花仙姑庙一样,每逢四月初八日,七月初七日,信徒朝拜云集,香火旺盛。

金怀怀的异遇金怀怀,又传说姓王,名清楚,明代云南阿口迷州人。生于明太祖洪武九年八月十五日。三岁丧父,九岁时母亲又逝世,清楚跟姐姐过活。长大后勇力过人,阿口迷州发生民变,他挟着姐姐挥刀从乱军中冲出,投奔官府。官赞许他的勇敢,让他担任先锋,一交战便歼灭乱军的首领,捉住敌方主帅阿虎香,阿口迷州才得安宁。回家路上得知姐姐生病,清楚十分焦急,想要访求灵药。听传闻说五老山有异人,便进了山,谁知却迷了路。只见小径很多,又都曲折迂回,走进去再辨不清来路,于是爬到山顶上探望路径,却失足跌下山崖,幸而没有损伤。爬起身寻觅到一条小路,攀上去,见到一个山洞,望去似可以沿洞爬上山巅,便进入了山洞。

在山洞中走了有一里路左右,侧面又露出个大洞,听到里边有笑语声。这时太阳已下山,他肚子饿极了,就循着笑语声寻去。走了约四五里,见有两位老人正对酌饮酒。他们见到金怀怀,都站起身来让他坐下喝酒,又拿出一只拳头大的橘子,擘开分食,金怀怀吃下橘子,顿觉饥渴立刻消失了。洞中当有其他物件,只有当中安置一座炉子,碧色的火焰闪烁不定。其中一位老人说:“你想出去吗?等火焰灭了,就送你出去。”金点点头,于是便坐下来等火焰熄灭。第二天,焰灭了,另一个老人又端来一盂水,水面波纹旋转不定。老人说:“待水面定下不动,便和你一起出去。”一会儿水定了,清彻如镜,老人高兴地说:“可以了。”取出一根杖跨骑在上边,招呼金也照办,又让他闭上眼睛,还嘱咐他:“假如听到耳边有声响,切记不要理睬。”说完话,只听耳边飒飒地刮起风来,越来越响,金不敢睁眼探看。一会儿工夫,风声突然消失,金张眼一瞧,老人已没了踪影,举目四望,周围是青青的竹林。寻路走了一里左右,见到一座道庵写着“云巢”,进内一问,方知不是云南故地,却是浙江湖州的金盖山,时间则已是清顺治十五年了。到这时候,金方大彻大悟,便留在云巢庵为道士,担柴挑水,干了十七年,才返回云南。到了阿口迷州找老家,已无法辨认了。

此后,金怀怀又反复在金盖山、武当山及鸡足山云游访道。先在鸡足山寻访到鸡足道人,得传授拜斗法。接着又出山云游四川,正好李泥丸真人住在成都青羊宫,传授给他冶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