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一六六、当你明天开始生活的时候,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都只是文字的观念罢了。当你让对方赢,你并没有损失什么。所谓的赢,他有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到什么?失去什么?
一六七、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一六八、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曲,你应该要想,他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一六九、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一七0、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一七一、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事,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
一七二、信佛,学佛,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一切苦海中的众生。
一七三、佛不渡无缘的人,不能渡的人,我们就把他当做菩萨来看。
一七四、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一七五、一般人在遇到对方的权势大,财富大,气力大,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而忍,这算什么忍耐呢?真正的忍是,就算他欺负了你,对不住你,但他什么都不及你,你有足够的力量对付他,而你却能容忍他,认为他的本性和我一样,只是一时糊涂,或在恶劣的环境中受到熏染罢了,你不必与他计较,能在这样的情况及心境之下容忍那才是真正的忍耐。
一七六、如果我们放眼从累生历劫去看,那么一切的众生,谁不曾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姊妹、亲戚眷属?谁不曾做过我的仇敌冤家?如果说有恩,个个与我有恩;如果说有冤,个个与我有冤。这样子我们还有什么恩怨亲疏之别呢?再就智慧愚笨来说,人人有聪明的时候,也有愚痴的时候,聪明的人可能变愚痴,愚痴的人也可能变聪明。最坏的人,也曾做过许多好事,而且不会永远坏;好人也曾做过许多坏事,将来也不一定会好。如此我们反覆思索,所谓的冤亲、贤愚,这许多差别的概念,自然就会渐渐淡了。这绝对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坏,而是要将我们无始以来的偏私差别之见,以一视同仁的平等观念罢了!
一七七、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一七八、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一七九、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一八0、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一八一、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
转(7)
道家故事道教女仙碧罗仙姑
碧罗仙姑是道教的一位女仙。她的成道故事广为流传,在南方及港澳地区有一定的信仰。
碧罗仙姑,姓黄名咏冰,字洁坤,陕西省西安府咸阳县人。她的父母到晚年六十岁时,身边还一直无子息,非常着急,并常去咸阳郊区的纯阳吕祖观祈祷求子,以继香火。其父母不分时日,一天也不间断地去吕祖观中祈求生儿育女,实是虔诚。终于感动天地,于清朝乾隆戊午年五月二十二日丑时,不孕而生一女孩,女孩生时即能语,双目有神,不哭反乐,甚是可爱,周围十八里乡亲颇感好奇,前往探访。乡亲看后,无不称奇。碧罗仙姑出生时,因其生辰八字中,火土大旺,五行缺水,故取名咏冰,以求阴阳平衡。咏冰生性刚毅,聪慧伶俐;六岁时,知书达礼,能文善武,朝廷多次派人想纳其入宫而不从。咏冰八岁能诗善画,能熟读诸子百家经典,过目不忘,无师自通,特别喜爱《道德经》《吕祖师全书》等,随手拣来,倒背如流。她每天闻鸡起舞,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琴棋书画,得心应手;从小深受父母信仰道教的熏陶,信仰道教吕祖先师。至十四岁时,已是出水芙蓉,清秀动人,身怀绝技。求婚者踏破门槛,甚至有朝廷大员,均被谢绝,咏冰执意不嫁,守身信道。十八岁时,父母不幸相继去世,独自一人无依无靠,寄住于她的姑母家,姑母家贫如洗,生活没有着落,无奈与一梁姓人家的公子为婚。咏冰勤劳善良,家里家外是一把好手,整理有条,邻里乡亲无不羡慕梁家娶了一个好媳妇。不幸有一天仙姑外出时,梁家发生了大火,全家都被烧死。仙姑悲痛欲绝,立志守节,终生不再婚嫁。守孝三年后,有谭姓大商人见其美如天仙,才学出众,欲纳其为妾,姑家想把她嫁出以换银两。仙姑不从,一日深夜跳墙逃脱。身无分文,一路乞讨,风餐露宿至湖南省衡阳地区,人生地疏,举目无亲,为了生计,仙姑不得已在街头献艺,无奈世态苍伤,常常受辱,有恶霸纠缠,孤独一人,难敌恶霸,只好远走他乡,逃生求道。仙姑走到哪里都救助穷人,用乞来的食物供养无家可归者,惩恶扬善,名声大振。
传说吕祖师知道了仙姑的情况,就开示当地净庆宫女道士慧明道长访道时携带仙姑回道观。仙姑回到道观后,不出庙门,闭门修炼,精研道教外丹黄白术及道教内丹养生秘诀。仙姑非常刻苦,查阅道教经典,深究道教义理之玄机,拜师证道,并亲自做试验,晨夕从不间断,十年如一日,终获成效。于乾隆乙酉年七月初八申时,大丹始告成功。
仙姑深感吕祖先师的恩典,立志成道普度苍生。一日仙姑来到度师慧明道长前说:“弟子长久以来感恩沐浴培养,今天的成果是大师的恩泽,昨天吕祖恩师诏请为大罗剑仙,敬请首肯,日后定来相报。”仙姑行九拜大礼后,面向东方,端坐羽化,当时年仅二十八岁。羽化后,一股清烟直上云霄,天地开朗,雷声四作,天庭相迎。后人感仙姑的恩德,取其名为“仙姑”,玉皇大帝奉圣号为“度凡觉迷大罗剑仙碧罗仙师”。以悟世人。
碧罗仙姑神态庄严,一身戎装打扮,金盔金甲,右手叉腰,左手抚器,其腰间还有一个“镖”字,甚是威武,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