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0 章(1 / 1)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有反对皇上看重的科学技术知识推广。那些心底有意见的人,就都把不满埋在了心里。

如今读书人的精神领袖衍圣公亲自到京师来反对这个事情,至少那些人是这么认为的,这就给了他们勇气。而且这衍圣公可以说一路招摇到京师,身后还跟着那么多反对科学技术知识的读书人,就这,朝廷没有一点表示,皇上也没有表达出不满,由此可见,衍圣公的份量还是相当重的。既然如此,有衍圣公带了头,他们这些人自然就有胆量纷纷跳出来反对了。

至于这些已经当了官的,却也跳出来反对。王承恩在统计异动名单之后,也是心里有数。

这些当官的,多是年纪比较大的。在吏部新的考核措施中,特别是那些涉及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都是比较低的,影响了他们的官位前途。这些人如果再用心扑到科学技术知识方面去,也不是太愿意,总想着和以前一样多好说到底,就是一群食古不化的人而已。

王承恩听了崇祯皇帝的话,知道皇上心中有数,便放心退下了。

但是,不放心的人还是有大把。毕竟,那可是衍圣公来了,天下读书人的代表。临睡之时,陪同侍寝的是周皇后,就躺在崇祯皇帝的怀里,有点担心地问道:“听说明日早朝,陛下要召见那个衍圣公”

以前的皇帝禁止后宫干政,但在崇祯皇帝这里,却没有绝对,偶尔说下也不算什么。要不,他也不会把聊天群中的监控记录由皇后这边来整理。此时,他听到周皇后问话,也不以为意,摸着她的背道:“嗯,没错”

周皇后一听,抬起头来,看着崇祯皇帝说道:“陛下,为何要在早朝,单独召见不好么”

“呵呵,你是担心他会反对朕推广的科学技术知识”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笑着拍了下她光滑的背问道。

太子的师傅,都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中坚力量。从这些天来太子那边得到的情况看,似乎太子对科学技术知识很感兴趣,有几次兴奋地和周皇后提过,说几个师傅做得实验好神奇,背后的原理却是如此简单,真是太奇妙了

对此,周皇后心中也是满意的。陛下不就是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结果呢,大明越来越强大。由此可见,帝王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对于大明的强大是有很大帮助的。

周皇后虽然不明白其中的逻辑,但她通过眼睛看到的内容来反推,因此有了这个结论,也就乐得太子能好好休息科学技术知识了。

可是,如今衍圣公进京。这么轰动的事情,她就算在深宫中也不可能不知道。由此一来,她就担心了。毕竟衍圣公可不同于一般的人,那是孔圣人的后人,是天下读书人的精神领袖,对于天下的读书人,具有莫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有一点也很明显,孔家代表的儒学之道,和皇上推广的科学技术知识完全不是一回事。衍圣公来京师面圣,肯定是看到如今大明国内这科学技术知识的推广,让他感到不安,就来劝谏了。要不然,也不可能引起如此轰动。

这么一来,如果皇上顶不住压力,首当其中地,就很可能会换太子师傅,影响了太子这边,这是周皇后所不愿意看到的,也因此,她有点担心,就在崇祯皇帝面前提出来了。

她的心思,崇祯皇帝稍微一想,便也能想明白。因此,他不等周皇后说话,便微笑着安慰道:“放心好了,科学技术知识利国利民,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朕都是会强力推广的。衍圣公来京,其实就是朕要求的。他能配合最好,就算不能配合,那也没什么。一个衍圣公而已,又岂会是朕的对手”

说到这里,他用力搂了搂周皇后道:“能让朕重视的对手,就只有老天爷而这科学技术知识,就是了解老天爷,掌握老天爷,让老天爷为人所用的最有力武器。朕还要通过这些,来达到朕的星辰大海的目标。说多了,反正你也不懂,且看着就行了”

周皇后确实听得一头雾水,这还和老天爷扯上关系了还有,星辰大海又是什么怎么感觉陛下说得话,有点高深莫测啊不过最后一句她还是能听懂的,就是让她放心好了,一切都有陛下在。

这么想着,周皇后便紧紧地贴着崇祯皇帝的胸膛,听着他强有力的心跳,低声回应道:“陛下,妾身知道了”

相对于周皇后这种处于深宫中的人,外廷还是有人比较看得透。比如,首辅温体仁。

外面那么轰动的事情,温府上下自然也都知道。他们对此,也有点担心,这不,管家就有点担心地提了这事。毕竟,科学技术知识是在温体仁担任首辅的时候开始推广的。如果最终的结果,是儒学反攻倒算的话,温体仁肯定也要受到连带责任,不可能再任首辅。

温体仁遥望夜空明月,只是淡淡地说道:“当今天子圣明,威望直追太祖成祖,甚至隐隐有超之。就凭如今的衍圣公,根本不可能动摇皇上。只要皇上坚持,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事“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管家,见他脸上似乎还有担忧之色,便又继续说道:“陛下发明了水泥,蒸汽机,还有影响巨大的蒸汽轮船和热气球等物,无不颠覆人之想象,这些东西的背后,都能用科学技术知识来解释。这件件桩桩,已经对大明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对儒学最强有力的冲击。”

“如果没有这些,只是皇上凭空拿出科学技术知识要推广,而衍圣公及时号召天下读书人反对的话,倒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是“温体仁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一丝轻蔑之色,又抬头看向明月,同时淡淡地说道:”大势已成,就算衍圣公全力反对,也只不过泛起一点小浪而已,最终,该怎么样还是会怎么样“

管家听了,默默地想了片刻,终于放心了下来,高兴地说道:“老爷说得在理,小人就放心了”

当然了,像温体仁这样能看透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要不然,衍圣公入京,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了。

次日一大早,驿站门口就已经聚集了不少读书人,在等着衍圣公出来。

他们这些读书人,早了,街上还在宵禁,晚了,衍圣公已经进紫禁城了。说起来,他们也是得了崇祯皇帝的恩惠。如果不是崇祯皇帝调整了早朝的时间,不用天没亮,参加早朝的官员就要出发的话,这些读书人未必能等在这里。

忽然门口一阵骚动,只见驿站大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