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1 章(1 / 1)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开,依仗从门内鱼贯而出。只一看,就知道是衍圣公要去上朝面圣了。顿时,等在外面的读书人纷纷拥了过去,一个个高喊着,试图和轿子里的人沟通一下。

“衍圣公,学生在此恭候多时”

“学生为衍圣公壮行”

“”

不知道的人看了,一个个搞得慷慨激昂的,还以为衍圣公要去就义了一般。也不知道当初建虏围城的时候,这些激动的读书人是否有记得“舍生取义“的古训而做过点什么。

虽然门口很热闹,声音一个比一个高昂,一个比一个激动,但是,衍圣公始终未曾露面。这些读书人也没敢阻拦,耽搁衍圣公上朝。

看着衍圣公的马车背影,有人忽然喊了起来:“诸位,走了,一起去奉天门。”

“走,衍圣公在紫禁城为圣学声张,我等就在奉天门为衍圣公助威”

“对,要让那些文武百官都看看,什么才是圣人教诲是时候,孔孟弟子,都该站出来了”

“”

群情激昂之下,这些读书人一个个昂着头,大步往奉天门而去,就好像有种视死如归气势一般。一般人看了,真可能会被他们吓到,又或者是感动

等到了奉天门,文武百官也在这边集结,而后听钟鼓之音进紫禁城参加早朝。大群大群地读书人拥到奉天门,自然引起了那些文武百官的注意。

其中有些读书人,似乎颇为激进的,甚至想拥到这边来,要不是有锦衣卫执勤,估计就扑过去了。就算如此,他们还不时打着招呼。

“衍圣公为圣学请命,诸位大人,可别忘记了自己是孔圣人门生啊”

“对,衍圣公面圣,就拜托诸位大人了”

“”

文武百官队列中,有不少人看着这一幕,一个个都精神抖擞了起来。摸摸袖子中的奏章,心中想着,道不孤也他们也都是有眼力的人,互相之间瞧瞧,发现有更多和自己一样的人,就更是振奋了。

看到衍圣公下轿,走到文武百官的前列去时,全都一个个热心地打着招呼。

“衍圣公,学生都察院山东道御史孔德斌有礼了”

“学生户部员外郎马得利,见过衍圣公”

“”

衍圣公走过,其实不止是他们,其他人也都招呼,包括六部尚书、内阁辅臣等等,可衍圣公始终面无表情,谁的招呼都不接,就那样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站着,而后依旧一言不发。

看着他这个样子,孔德斌等人心中就更有底了,纷纷想着,衍圣公这是破釜沉舟,孤注一掷,肯定要当着圣上的面驳斥歪理邪说,力保儒道不衰否则,何至于如此之严肃看来,今日早朝,必将有一番唇枪舌战,留名后世也

有一点,让他们有点不高兴的是,随着天色放亮,奉天门广场上的人更多了。这个时候,那边传来了争吵声,似乎有支持科学技术知识的读书人、匠人等和最开始过来的那些读书人争吵了起来。

不过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分出那边优势更大时,钟鼓声响起,文武百官进紫禁城,早朝马上开始了

1210 衍圣公的奏对

这一次的早朝,虽然才三月份中期,这京师的天气还是很冷,可以说是人数规模最多的一次早朝。

文武百官,满满当当的。不过你要是细致观察的话,就可以发现,武官多是看热闹的心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文官队列中,则就严肃了。不少人摩拳擦掌,就等着衍圣公发难,他们可以一拥而上。

皇帝还没有到,已经站好队伍的文武百官,身边有熟悉的同僚,便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衍圣公亲至,陛下就算再怎么不高兴,也肯定要给份面子的吧”孔德斌低声说道。

边上站着的是马得利,他点点头,有把握地回答道:“这是肯定的了,陛下治理天下,就不能少了我们读书人,而衍圣公是我们儒家代表。总不可能让那些目不识丁的匠人来治理天下吧”

听到这话,他前面一人忽然转过头来插了一句道:“你们不知道陛下推广过拼音识字么还有众多的培训班,出去走走,已经有好多匠人都能认识一些字了”

马得利一听,脸色当即有点不好看了,当即反驳道:“那又怎么样了,只是认识几个字而已,差得远呢当年本官寒窗苦读数十载,如今才能做着这官,犹自兢兢战战而无日不省之,就凭他们呵呵”

“就是,就算他们都认识字又如何,可会吟诗作词可会策论词赋可会”孔德斌也立刻声援,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另外一个年轻的同僚打断了,对方用诧异地语气,看着他就好像不认识一般说道:”你还惦记着吟诗作词疯了么你不知道陛下不喜欢这些吏部考核,可有吟诗作词“

听到这话,孔德斌呆了呆,连忙解释道:“不是,本官不是这个意思。本官的意思是官场往来,人情交际,不都以此来论才华么难不成”

还是没说完,对方就不屑地转过了身,不过也丢下了一句话道:”不要用那种老旧思想了,如今大人们见了可多是谈些科学技术知识,你这,过时了“

“你你说什么”孔德斌的脸顿时就红了,竟然说他老旧思想,说他过时了,这岂不是说食古不化这岂能忍,眼看着就要发飙。

不过他身边的马得利拉住了他,低声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要和这种年轻人一般计较,且等着衍圣公,到时候,自然有打他脸的时候,到底是谁过时还是谁走了歧途”

“对,你说得对”孔德斌点头称是,恨恨地说道,“圣人教诲,都记狗肚子里去了,也配为官”

前面那个年轻的官员听到,转过头来,冷笑一声道:“你以为本官不知道,你去年京察时就因为科学技术相关不达标而被记了个下等考核,等下次要还是被记下等,肯定降职,急了吧”

“你”孔德斌一听,刚恢复正常的脸色又一下红了,只是,官位对方高一点点,力气没人家年轻人大,说话也没对方那样伶牙俐齿,让他有种憋得慌的感觉。

如今是早朝时候,类似这样的冲突,多在文官队列中。不过到底是严肃场合,不管是当事人还是边上的人,都会有克制,否则换了地方,就可能群架了。当然了,也可能是有希望在。

因为这种类似的冲突,往往是顽固的那一方,有人用“小不忍则乱大谋,千万不要影响了衍圣公的大事”类似的理由劝解,才算平安无事。

那些因循守旧之徒,都把希望寄托于衍圣公的面圣上。好面子一点的,则威胁他的对手道:“本官牢记圣人教诲,当紧随衍圣公,向陛下劝谏。”

又或者,是这样给自己争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