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它来维系群体,有时又不大"靠得住"。尽管有"良心"制约于内,"义气"制约于外,"同情感"修养于里,"人情味"文饰于表,但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仅仅只靠这"感情"来"用事",毕竟风险甚多,把握不大。显然,为了确保群体的稳固、社会的安定,还必须有较之"人情"更为"可靠"的方式,亦即更具有现实『性』、强制『性』、结合力和制约力的机制,来作进一步的规范和制约,才能保证这群体,不致于变成"一盘散沙"。
这种机制就是"单位"。
对于中国人来说,"单位"是极其重要的。它的重要『性』,有时也不亚于饮食、服饰、面子和人情。两个中国人见了"面",如果是"熟人",便问"吃了没有\';如果是"生人",又没有经过"介绍",便多半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在大街上骑车闯了祸,或者到机关衙门里去办个,警察和门卫都会问这句话。如果是女儿带了男朋友到家里来,那做母亲的,几乎便一定要问这句话。"单位",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人生存的依据。
"单位"首先是"饭碗"。一个人,如果在『政府』部门工作,便是"吃皇粮";如果在国营企业工作,便有"铁饭碗";如果在三资企业工作,有"金饭碗",如果在不太景气的单位工作,也许捧的只是"瓷饭碗"、"泥饭碗",但也好歹"有口饭吃";如果还在上学,则无妨视学校为"准饭碗",事实上许多人的考大学、选专业,也都是考"单位"、选"饭碗"。总之,有了"单位",就意味着有一份工作和一笔收入,可以"养家糊口",至少"饿不着"。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这个在一定意义上即等于是"饭碗"的"单位",能不重要吗?
"单位"又是"面子"。一个在"大单位"工作的人,"面子"也大,"架子"也大,那些在"小单位"工作的人,见了他就不敢"装大",只能"做小"。如果一个人竟没有"单位",当然也就没有"面子"。岂但没有"面子",恐怕还会被视为"可疑分子"和"危险分子",甚至被视为"无业游民"和"闲杂人等"。在许多"单位"的门口,都竖着"闲杂人等严禁入内"的牌子,对他们是严加防范的:"他怎么会连个单位都没有呢?"八成是有什么"问题"。所以,当"个体户"刚刚出现,还没有成为"款爷"的时候,他们是"吃不开"的,他们自己心里也忐忑不安,老想着给自己找个"单位",比如"挂靠"在某个国家或集体的单位,或把自家的小店,堂而皇之地称作"公司",这样才有"面子"。总之,"单位"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两个人相互认识时,之所以要询问对方的"单位",也是为了探知对方的身份和地位,以便掌握自己态度的"分寸"。而那些在"大单位"工作的人,也一定会把自己的"单位",赫然地印在"名片"上。
"单位"还是"人情"。两个人的"单位",如果是有"关系"的,那么这两个人无论是否认识,也都有了"情面"。如果他们的"单位"是"上下级单位"、"兄弟单位"、"相邻单位"或"客户单位",其"关系"又更进一步。这时,如果一方向另一方提出什么请求,只要办得到,不太麻烦和困难,那么,"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双方"单位"的"面子"上,也得"做做人情"。或者双方"单位"并无"关系",但对方的"单位"上有自己的熟人,也可以"拉关系","套交情",甚至"走后门"。其中原因乃由于我们下面将要讲到的原因,个人与单位是融为一体的,所以两个"单位"之间如果想建立联系,也可以通过对方"单位"中"熟人"的"关系",去"托人情"、"套近乎"。单位既然是"饭碗",是"面子",是"人情",则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更重要的是,"单位"不仅是"饭碗",是"面子",是"人情",而且还可以说是"父母"、是"家庭",甚至是"摇篮",是"襁褓"。一般说来,国内的"单位"都有下列义务和权利,或者说具有下列功能:
1、安排工作,指定岗位,派遗任务,考核业绩,评定工资,决定升迁。指示"出路。"
2、安排"衣食住行",包括建立食堂,分配住房,发工作服,发福利费,夏天发降温费或冷饮,冬天发烤火 或宿舍供暖,建立澡堂以解决"洗澡问题";为家不在单位的职工报销"月票"或发"自行车修理费",用单位的车接送职工上下班;发"洗理费"、"书报费"、"粮油补贴"、"副食补贴"、"燃料补贴";逢年过节为职工采购"年货",或组织价格较低的肉菜粮油来单位上卖,在物资供应紧张的时期还要负责发放购买粮、油煤、禽蛋、副食、布、的确凉、鞋、手表、自行车、电视机、洗衣机等等的各类票证。
3、安排娱乐活动,如组织看电影、看球赛、看演出,开运动会、联欢会、舞会,组织外出参观、旅游、疗养。
4、『操』办婚丧嫁娶,包括批准结婚和离婚,给育龄失『妇』传授计划生育知以并发放避孕工具和『药』品,分配生孩子的"指标"并指定何时方可出生,批准生第一二胎,制裁"超生";如未有"对象",有义务帮他"找对象";如已有"对象",有义务为他分配住房,并帮他主持『操』办婚礼;如夫妻分居,有义务将其配偶调来本地,介在他"单位" 无法接收时有义务自己"消化",在一时不能调来时应给予亲假并报销路费;职工生病,有义务为其安排治疗,报销医『药』费,并进行深望,其配偶生病则有义务探望;职工死亡,有义务为其『操』办丧事并发放丧葬费,其配偶死亡则应吊唁。
5、组织政治学习,关心思想进步,发展党团员,选拔各类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包括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出国进修等。
6、安排退休人员的生活,为他们提供娱乐、疗养的条件;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包括子女入托、进幼儿园上学和安排工作等。
7、保存每个成员的"档案",有权在必要时通过一定程序添加或抽去某些材料。
上述权利、义务和职能,一个中等规模的"单位"便都会有,"小单位"可能少一点,"大单位"可能更多一点,但大体上,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甚至喜怒哀乐,单位部"承包" 了,正可谓"无微不至的关怀"。如果你没有过多的要求和奢望,比方说,不想有过多的"自由"和"主见",那么,在这样的"单位"里,应该说会感到母亲怀抱般的温暖,不用『操』太多的心,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所以,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如果找到了一个"好单位",那就简直会"终身"受益无穷。难怪那些做母亲的,要关心女儿男朋友的"单位"。因为这意味着女儿的"终身"是否确有依托。事实上,"单位"的"关怀",一般都惠及配偶的。比方说,许多"单位"都规定,本单位人员去世后,单位负责其安葬;如果自己没有"单位",则配偶所在单位还会负责其丧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