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5 章(1 / 1)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巫蛊之术。”

“你等已经成为了人皇,乃是这天下的九五之尊。”

“岂有一直掌握着九五之尊的权力不放的道理,皇权于你们而言,是你们的羁绊,也是你们进入这里的一种方法。”

“回去之后,就散了那些个方士,他们甚至连民间的医师都不如,只会害人,而不会让一个人长生不老。”

楚风自己遇上了这种事情,已经是不太完全相信所谓的科学。

但是却也会坚持自己的一些想法。

汉武帝一时间,还是没能完全消化这些信息。

都已经通过仙门,见到了仙师。

结果,这长生不老,还是不可能,那他来,就是为了改变历史吗?

改变大汉的命运,最后还是老死于床榻之上?

汉武帝对于方士自然不太相信了,可是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却还是有些强烈。

“先生,朕……。”

作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最为上心的始皇帝,直接道:“别想了,先生都已经说了,长生不老不可存在。”

“你还想什么了,朕回大秦之后,就坑杀了不少骗人的方士。”

“这些个方士,不仅胆敢进宫欺骗朕,还在各地迷惑百姓。”

“不少百姓,把钱财和粮食等物拱手送上,以获得这些方士的符咒或者是金丹。”

“要不是先生指点,朕差点儿就死在这些方士之手。”

始皇帝对于夺了自己大秦江山的大汉,的确是没什么好印象。

可是其他几位帝王,在谈论人皇之功的时候。

却经常会说秦皇汉武。

也就是把他们两人相提并论。

在得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大汉之后的影响,便也有些欣赏这个皇帝。

始皇帝知道,他就算是把这眼前的汉武帝如何,对于大秦而言,并没有什么影响。

毕竟,历史已经发生,他们两人也处在一个不同的王朝。

“汉天子,你是不知道,始皇回去之后,就派人拿着金丹喂那赵高。”

“结果,这一罐子金丹下去,那赵高就被毒死了。”

“你若不信,你回去也找野猫野狗试试,先生曾经有言,可以让野猫野狗食用金丹,一段时间以后,就知道这金丹于人而言,是否有害了。”

赵构在一旁补充道。

而在汉武帝的身后。

卫青已经是忍不住,想要劝说汉武帝回去之后就散了长安的那些个方士。

“请先生放心,朕回去之后,便会散了那些方士。”

------------

第两百一十一章 谨慎固执如武帝刘彻

汉武帝不想在这里丢了面子。

看这些不认识的帝王,对那位仙师毕恭毕敬,他要是不表个态。

怕是很难在这里混下去。

对于这里是否是仙境,眼前之人,是否是仙师。

汉武帝还是有着怀疑的心思。

从古至今,传说中的仙人都是不复存在,真正能够展现仙术的仙人,也似乎没有出现过。

而这里,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装饰豪华的小院,而不是他想象中的仙境。

而楚风的气质和形象,他不符合他心中得道仙人的幻想。

看汉武帝的神色,楚风还以为他听从了这个指点。

便继续说着。

“遣散方士,不信巫蛊之术,如此就可以保证你的身体强健,而不至于晚年被疾病缠身,苦不堪言。”

“也能够保证你不被那些个方士蒙骗,区区一个并不存在的巫蛊之术,毁了一个大好的王朝前程。”

“让后人哀叹不已。”

这一点,李世民等人是深有感触的。

汉武帝功在千秋,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影响了后世千年。

之后的察举制度,还有派遣使者去西域,以卫青、霍去病为帅,攻打匈奴。

后世多少武将们,都是把封狼居胥当做是自己的毕生所愿。

恨不得能够和霍去病同处于一个时代,跟着他一起攻打匈奴,犁扫匈奴王庭。

要不是有着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帅才,打的匈奴几十年都不敢南下。

还会有后来的昭宣中兴?

然而,汉武帝的心中却觉得,自己是绝对不会被那些方士所蒙骗。

谁人胆敢欺骗他这位大汉天子?

当真是不想活了吗?!

楚风也对其他几位帝王说道:“想要让自己活的久,那就需要养生,所谓的养生之道,我这里倒是有一些心得。”

“……”

说道这里了,楚风也突然就把这个话题打开了。

赵构能够活八十一岁,那就说明,其他的帝王也有这个机会。

养生。

第一个条件无非就是要注重饮食。

这些帝王就算是再怎么处在一个困境,然而他们每天的饮食那必然不会太差。

这也就导致不少帝王喜欢大鱼大肉。

看始皇帝还有汉武帝的那壁画,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一个胖子。

而南宋时期的饮食文化,那就比大秦和大汉要多元化,饭食、菜食、点心等等。

除了饮食之外,自然是要运动,要锻炼。

有一些皇帝,就喜欢狩猎。

然而狩猎也是有风险的,还不如来一个演武场,批改了奏折之后,去演武场和侍卫们互动一下。

生命在于运动。

只有时常锻炼,才能够让自己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强身健骨之下,疾病也会非常少。

除此之外,自然需要医师。

每一个月的定期检查,才能够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

然后以汤药温补,才可以让自己远离那些隐疾。

不然,就会和有一些皇帝一样,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

这种事,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

熟读史书的崇祯皇帝明白仙师说的是哪一位帝王。

“最后一点,那就是放权。”

“太子都已经二三十岁了,他已经到了需要掌权的时候,你们却还是坐在那个位置上。”

“这人一旦老了,就可能会糊涂。”

“一旦糊涂起来,就会做出很多糊涂的事情。”

“作为一个帝王,可千万不能做出一些糊涂的事情来,因为你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整个江山社稷。”

“就好比汉天子,晚年宠信一个阿谀奉承的江充,结果就导致了一个巫蛊之祸,让一个成、年的储君含冤而死,让一个本来稳定的朝堂,乱成一锅粥。”

“最后年幼的皇子登基,却还要受到权臣的制约,等到这位皇子成、年之后,才慢慢地夺回自己的皇权。”

“然而,一旦要是遇到胡亥或者是子婴那样的年幼之帝王,你觉得,他们还能够夺回皇权吗?”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不去看前朝如何灭亡,接受教训,就永远不会知道,百年基业如何守住。”

楚风的一番话,让汉武帝陷入了沉思之中。

而始皇帝已经是感动不已。

他明白,这都是有着仙师的指点,他现在才能够尝试放权,而放权之后,已经是感觉自己一身轻松。

并且可以借此做更多的事情,来坐镇于幕后,成为一个局外人,来观察大秦的天下。

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