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4 章(1 / 1)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清则无鱼。

可以成立一个御史台和都察院。

至于洪武年的锦衣卫。

楚风给朱元璋讲述了锦衣卫后来的演变,对于大明的影响。

看起来是监察百官的锦衣卫,却也有可能成为皇权之下的一个最大的权力机构。

一旦有了一个奸臣当道,遇到了一个昏庸的帝王。

锦衣卫便瞬间可能成为超越了皇权的存在。

所以锦衣卫的本身就不太合理。

官署在接受监督的同时,也要有能够制约那个监督百官的官署的机构。

三方互相制约,这才是最好的监督方法。

就好比,百官接受御史台的监督,都察院主要监督御史台,其次也可以监察百官。

但是御史台拥有着稽查的权力,有着证据,可以给刑部,最后刑部对这些官员定罪。

而都察院会都察御史台的每一次稽查,从而确定不会有冤假错案。

刑部的定罪,也要受到吏部的都察。

而对于都察院的监督,也可以交给刑部。

六部对皇帝负责。

一系列的各种制约手段,让朱元璋大受启发。

所以从洪武五年之后,朱元璋对待那些贪、官、污、吏,都是按照大明律法进行定罪。

而不是他这个帝王来直接定罪,也就是拉到菜市场砍头。

不然,朱元璋现在估计还在停留于对蒙元的抵抗,对大明内官员的考察。

还有对于身边有功之臣的怀疑。

而赵构这边。

没什么好说的。

就是赵构自己,那也是觉得大宋现在的情况,已经恢复到了当年二圣在朝的时候的兴盛时期。

总结起来,那就是皇帝圣明,百官贤德,武将忠诚,百姓安居乐业。

这也可以看得出来,赵构的志向并不是很大。

他没有始皇帝和李世民那种野心,想要把自己王朝的疆土扩展到多么的宽广。

也没有想要建立一个多少人口,多么富强的王朝。

只是想要稳定现在的情况,让他安安心心地当一个好皇帝,享受着现在的荣华富贵就行了。

而崇祯皇帝这边,自然还是那个勤勤恳恳的崇祯皇帝,为了让大明能够摆脱旱灾的影响。

为了能够继续整治各地出现的歪风邪气。

能够进入仙境之中的臣子,都成为了钦差大臣,开始考察天下的官员。

打败了鞑子的崇祯皇帝。

这一次可是玩儿真的!

这一年,崇祯朝可以说,能够被记入史册,地方上的贪、官、污、吏被问罪和受到惩罚的,差不多有着几千人。

------------

第两百一十章 汉武帝要做的第一步

“先生,还请先生可以指点朕。”

汉武帝终于是忍不住了。

他看到楚风略过了自己,了解其他帝王的事迹,却对他这位汉天子不闻不问。

总有一种受到了屈辱的感觉。

但是他没有当场拍桌子,而是恭敬地施礼,请求楚风能够指点他。

“指点谈不上。”

楚风还是没能确认这位新来的帝王的身份。

“你们能进来,说明我等都是有缘分,我只愿这天下苍生能够少受一些罪恶,过上幸福的生活。”

说完之后,他看向了汉武帝。

“朕,大汉天子刘彻,愿意遵从仙师的指点,让大汉的子民,能够过上好生活!”

汉武帝再一次施礼说道。

楚风顿时明白了他的身份,历史上的汉武帝。

“好说,你也不必如此拘束,在这里,大家都可畅所欲言,想要说什么,都可以说什么。”

“也算是你们互相探讨,互相去了解如何才能够真正地建立一个强大的天朝上国。”

汉武帝施了一礼,这才坐下来。

“唐皇,这大汉之历史,想来,你是清楚的,你来说说,这位新来的大汉天子,如何?”

楚风并没有直接就开启剧透。

而是把话语权交给了李世民,让他来评价这位大汉天子。

“是,先生。”

李世民对着楚风施礼,然后看向了汉武帝。

“汉天子,我之身份,刚刚宋皇已经有过介绍,这大唐乃是在大汉的百年之后。”

“于史书记载,汉天子之功,和始皇不相上下。”

“登基之初以推恩令来稳定各地的诸侯,然后开始制订左官律和附益法,严格禁止诸侯王参与政事。

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提拔有才能的士人为侍从,以备谋士。裁抑丞相职权,依靠亲信和近臣参与决策,从而形成内朝和外朝的政治体制。

又设十三州部刺史,加强对郡国的控制。

为解决财政困难,改革币制,禁止郡国铸钱,又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制度。

颁布算缗、告缗令,向商人征收重税。

建立正规的察举制度,令郡国举孝廉及秀才、贤良方正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设五经博士,在长安兴建太学,又令郡国皆立学官。

后因迷信神仙,热衷于封禅和郊祀,曾多次巡游各地,挥霍无度。

不过,自元朔二年起,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迫其远徙漠北。

命张骞岀使西域,沟通汉与西域各族联系。

又征服闽越、东瓯、南越、卫氏朝鲜,经营西南夷,在其地设置郡县。?”

……

李世民把汉武帝的一生都剧透完了。

简短的语言文字,却给了汉武帝非常大的冲击。

自己会相信方士。

迷上了巫蛊之术,寻求长生不老之术?

然后又因为奸臣的谗言,杀死了储君,造成了朝局震荡,最后来了一个托孤?

汉武帝傻眼儿了。

这种情况,李世民也遭遇过一次。

到现在,他还有一些耿耿于怀。

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为此还背负了玄武门的骂名,最后却被一个女子给窃取了。

好在,他最后还是得到了大唐整个发展的过程。

知道李氏最后还是抢回了江山,只不过,这个抢回来李氏江山的皇帝,还是没能守住这个江山。

要不然,李世民怎么说,那也要给武家暗中下辫子,不让他们好过了。

“汉天子,这便是大汉这段时期的历史,不过,你也不必在怀,因为在先生的指点之下,你可以改变这段历史。”

李世民继续道:“此时的大汉,其实按照原本的发展,也非常不错。”

“先生已经赐予我等很多工艺,任何一样拿出来,就可以改变大汉的宿命。”

汉武帝就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样,直接站起来,对楚风深深地施礼道:“请先生指点!”

“朕,愿厚报之!”

坐在汉武帝身后的卫青,已经是连忙站起来,跟着一起施礼。

他的心中也不敢相信。

大汉最后会变成这个样子。

因为一个奸臣的谗言和诬告,让大汉的储君,也就是他的外甥被杀。

连卫皇后都死于那一场巫蛊之谗言之中。

心中是十分想要回去之后,就杀了这个叫做江充的人。

“这指点你的第一条,那就是不要再相信什么方士,又或者是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