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1 / 1)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说,没了锦衣卫和东厂,崇祯皇帝就失去了自己的双眼,失去了判断的能力。

最终,袁崇焕死了。

一场己巳之战似乎是大大的影响到了崇祯皇帝,以至于他开始不相信武将。

用自己身边的太监来监军。

导致高起潜坑死了孙传庭,卢象升被逼迎战,死在了战场。

大明的四大名将。

只剩下一个洪承畴在苦苦支撑,最后也败在了皇太极之手。

大明也就只能是亡国了。

楚风并没有把己巳之战的详细过程讲述出来,也没有根据论坛上面的话,来判断这个袁崇焕到底是好是坏。

毕竟明末的历史,可以说被篡改的实在是太严重了。

那些个读书人,为了不让自己的身份蒙羞,写出来的史料偏颇的有些严重了。

袁崇焕等了一会儿,还听不到崇祯皇帝的指点。

就抬起头来。

崇祯皇帝似乎在回忆和思考着什么。

“万岁爷?”

被袁崇焕叫回神来的崇祯皇帝,看着袁崇焕那有一些着急和卑微的神色。

就想到了一点,如若这些个臣子们真的做出了什么出格的事情,那不是还有仙师在嘛?

“嗯,朕刚刚是想到了仙师的点化。”崇祯皇帝先是提到了仙师,然后说道:“你之所以未能进入仙境,乃是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会面临鞑子的入侵,京师之地成了人间炼狱。”

袁崇焕瞪大了眼睛,说道:“这……。”

他本是不相信的,但是想到了崇祯皇帝派遣了左良玉去龙井关,派遣了满桂去张家口的关口。

后来有事平叛有功的孙传庭去了北地关口,四方大军阻挡鞑子的入侵。

这个布局就在两年前,也就是己巳年的时候。

“万岁爷,当年末将就有上书,言明辽东之地的镇守虽然严密,但是在其他关口,存在着防守薄弱的现象。”

“看来,末将当初上书的事情,已经发生,但是有仙师点化,这才防止了鞑子的入侵。”

崇祯皇帝皱眉,“你当初就有过上书?”

他不记得这件事情啊。

袁崇焕立即说道:“千真万确,己巳年之前就有过上奏,末将发现山海关外的鞑子似乎撤走了一部分大军,就觉得他们应该是破不了山海关的防守,寻找其他的关口。”

“后来,末将派遣出去的探子也打探了一点儿消息,皇太极派遣了自己的旗主攻打蒙古的察哈尔,有着取道蒙古的意图。”

“末将就有过上书,有言末将在宁远,鞑子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

“再后来,鞑子撤军于山海关,末将又一次上书,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万岁爷,末将当真是冤枉啊!”

袁崇焕觉得自己很冤枉,他明明有过上书,提醒崇祯皇帝要加强其他地方的防御。

怎么就会发生鞑子入关的事情呢?

这个锅,他表示不背。

袁崇焕的这一番控诉,让崇祯皇帝有些尴尬了。

他的确想起来,在没有进入仙境之前,收到过袁崇焕的一份密折。

但是他并没有重视。

在崇祯皇帝看来,袁崇焕这是多虑了。

北地防守那么严格,有着长城天险,鞑子不可能能够破关而入的。

而且,山海关还有着袁崇焕,鞑子要是入关,袁崇焕完全可以来一个关门打狗。

“如今再揪着此事不放,也不能有什么结果。”崇祯皇帝不想承认自己错了。

“你想要进入仙境,此次回去就好生经略辽东之地,做出一番功业来。”

“还有鞑子即将扣关,这是大明的危机,却也是尔等的机会,想要入仙境,就看尔等能否成为岳飞、韩世忠那样的英雄!”

------------

第一百六十六章 鞑子扣关了

袁崇焕带着崇祯皇帝的圣旨,还有孙承宗一起回到了山海关。

“老师,万岁爷说的都是真的吗?”

这袁崇焕算得上是孙承宗一手提拔并且举荐给了崇祯皇帝。

两人也在这山海关一起镇守几年,期间,袁崇焕为了感谢孙承宗的提拔和举荐。

就以老师尊称孙承宗。

“是真是假,全在你心,仙境的确是非同一般。”孙承宗看着远处的大地。

“早年,我本身体病弱不堪,接到万岁爷的圣旨,勉强回到了京师。”

“本来已经做好以身许国,病死在京师的打算。”

“谁知道,这两年来,随着陛下出入仙境,这身体倒是有了些好转。”

因为孙承宗的身体那时候真的是已经有些时日无多的样子。

郎中劝说他不能再劳心劳力了。

可是为了大明的安危。

孙承宗还是决然地挺身而出,带着仆人赶到了京师。

他并不热衷于权力,也更本就没有想着要做一个首辅,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执。

他只是听到崇祯皇帝说,大明危在旦夕,鞑子随时可能扣关。

这才让他不顾一切,回到了京师。

结果,仅仅是担任了尚书一职,看到了昔日排挤他的周延儒还有温体仁等大臣,被崇祯皇帝下令抄家了。

再然后,便是随着崇祯皇帝一起,进入了仙境。

从那时候开始,孙承宗就继续为崇祯皇帝出谋划策,讲解仙师所讲述的那些知识。

越是接触仙境,接受仙师的点化。

孙承宗也就越发相信大明一定会摆脱现在的困境,然后建立一个盛世王朝。

为此,他愿意在这样的一个事业上面,奉献自己的一生。

听到孙承宗说,进入仙境还有着这样的好处,袁崇焕是更加想要进入仙境了。

“请老师放心,我一定会守好山海关!”

……

另一边,王承恩从邯郸回到了紫禁城,向崇祯皇帝禀报这件事情。

“这应该就是仙师所言的舆论,有人在造谣生事!”

崇祯皇帝听到有人借着旱灾,造谣朝廷无能、天子昏庸、仙师是假的。

就知道这背后肯定是有人在造谣,有着不轨之心。

“大明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抵抗即将大军南下的鞑子,此事先交给锦衣卫来办。”

崇祯皇帝明显感觉到了自己人手不够。

然而能够用的人,也就这些人。

“仙师有言一定要普及教学,这样才能够教导出来更多的大才。”

“等到大明稳定了,朕一定要建立更多的学院出来!”

调查这谣言的事情,交给了锦衣卫。

是因为锦衣卫现在的人手,其实比东厂多了很多,而且,锦衣卫的身份,怎么也要比东厂好多了。

“万岁爷!”

一身锦衣的骆养性从锦衣卫府衙赶了过来。

“王大伴有言,邯郸出现了一些造谣生事者,竟然对仙师有所不满!”

“朕怀疑这些人可能和当初的八大贼有些联系,你立即派人去调查。”

“记住,对于那些真正想要造谣生事者,决不可留情!”

按照楚风当初的指点,除非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