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1 / 1)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能前来的原因。

赵佶真的以为,这赵构感染了风寒,直接上前拉着朱胜非的手,关心地问道:“怎么会如此,他乃是大宋的官家,你们怎的不把他照顾好啊!”

“仙师可有仙药?感染了风寒,可不是小事,如今这大宋还需要九郎。

他可不能出事儿呀。”

朱胜非看着赵佶那关切的眼神,心中不免叹了一口气。

这位太上皇,其实也是一个仁慈的君王,更是有着一些韬略。

当年的丰享豫大是何等的繁华。

可惜,就是因为那大金的铁骑,造成现在大宋的艰难局面。

一切,都是他们的错。

“圣上无需忧虑,这宫内有着太医署,再加上,官家有着仙师庇佑,应该是无碍的。”

朱胜非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费口舌,继续待下去,他怕自己会原形毕露。

官家可没有感染风寒,他就是不想来迎接你们罢了。

“圣上,此地不宜久了,还是请圣上能够上马车。”朱胜非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这两位可都是皇帝。

一个太上皇,一个也是在位的时候,就被大金给掳走了的皇帝。

他也是这位帝王的臣子。

如今,他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为好。

这也是为何,那些个大臣不愿意来的原因,他们来了,只会更加的尴尬。

大家都是读书人,都是士大夫,怎么说,那也是要一些脸面的。

赵佶看了看那些个宗正,还有朱胜非身后的几位官员,似乎觉得有些眼熟。

可是这些人总是在躲避他的目光。

这让赵佶的心中很是不好受。

至于赵桓,他是安静地搀扶着赵佶,站在他的身边,看着众人的神色。

他那里不明白,这些人在想些什么。

有何尝不明白,赵构为什么不会前来迎接他们。

这是担心他们回来了,官家的位置不保啊!

“九郎啊九郎,原来你隐藏的如此之深!”赵桓在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当初的康王,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一个只知道玩乐的亲王罢了。

没有想到,他竟然还有如此城府。

真的是小看了自己的这位九弟,自己这回来之后,日子怕是也一样不好过咯。

赵桓心中不断地想着。

但是他的面上,那还是一脸地平静。

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赵佶上了马车,自己也随之踏上。

这期间,没有一个人上前跪在地上当他们的脚踏,又或者前来搀扶他们上车。

一朝天子一朝臣,古人诚不欺我。

赵桓上了车,正要想着开口,如何和赵佶说道说道的时候。

赵佶却先一步开口,说道:“桓儿,我累了,先休息。”

说完就闭上眼睛,似乎真的休息了。

赵桓本来已经在嘴边上的话,就只能是咽下去了。

看着赵佶那苍老的面容,眼神中那个复杂。

堪比影帝了。

“我就知道,你现在肯定是向着小九,毕竟他有了仙人的庇佑。”

“在船上的时候,你就开始叮嘱我,让我去辅佐小九,这心意,小九就真的能够领会的到?”

“在大金的时候,可是我亲力亲为,求这个,求那个,才让你过得不错,不至于死在了大金。”

“你却因为一个仙缘,就要站在小九那一边!”

随着马车的颠簸,赵桓的这心,也是七上八下,神色是一阵红一阵青。

……

这边,朱胜非已经迎接到了二圣,正在赶着回汴京。

而在汴京的赵构,却是看着宫中舞姬的身影出神。

这舞姬的中间,一位身穿纱衣的妙龄女子,正在随着音乐而起舞。

那妙曼的舞姿,绝对可以让男人们流口水。

可惜。

赵构现在是无心享受了。

二圣就要回来了。

他是礼让呢,还是不礼让呢?

要是让了。

他的那位大哥就直接答应了。

那估计自己得直接当场气死。

可是这要是不让,岂不是会留下话柄,让别人觉得他自私,赖在皇帝的位置上不走?

那些个相公,是不是就会有一些想法?

这要是不让。

又该如何安排二圣?

毕竟,一个可是他的父亲大人,一个是他的大哥。

也都是大宋以前的官家。

于情于理,那都是要让一下的。

仙师倒是说过,到时候直接让他们进青铜门。

以他们那资质,是不可能有机会的。

至于剩下的该怎么做,自然就不用仙师再多说什么。

再加上,如今这朝中大臣也好,还是外面的四位元帅也罢。

那都是他赵构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个行在也是他建立起来的 。

这些人,也未必会答应他的让位。

“到底,要如何做呢?”

赵构心中谋划着,如何才能又当了表子,还可以立下牌坊。

“陛下,妾身给陛下做了一些糕点,请陛下品尝,这吴贵人已经累了,还是让她歇息歇息吧。”

一位身穿华丽的服装,头上插着金钗的贵夫人,走了进来。

她便是赵构身边的潘贤妃。

------------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赵构三辞官家之位

二圣一路车马劳顿,总算是回到了汴京城。

如今的汴京城,经过了以工代赈的再一次修葺,倒是比以前看起来,更加的宏伟壮观了。

这往来的人,也是非常多。

而二圣可是有着几千人马守护,自然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一部分学子们,都明白,这是二圣回来了。

“二圣?”

“我觉得是昏君才对!”

“要说圣上,如今也就只有当今官家,才是真正的圣上!”

“就是,官家才是我等心中的圣上!”

“要不是当年二圣骄奢淫逸,大兴土木,还有奸臣当道,大宋也不会如此!”

这些个学子们,差不多已经化身成为了喷子。

也不知道,是谁在暗中使坏。

总之,在二圣刚到了渡口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些声音。

把靖康之难这口黑锅,背在了二圣的身上。

可怜的二圣。

他们还不知道,他们活着其实就是最大的坏处。

这从此以后。

赵构做的越好,他们的名声,怕是也就越差了。

赵佶在快要到了汴京城的时候,就表示自己要下马车,亲自踏上这一片疆土。

对于赵佶的要求,朱胜非只能是答应了。

这心中嘛,却对赵佶这样的做法有些不满。

您老要是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

那时候的大宋何等的繁华,要是能够用在军队上,训练出来真正的虎狼之师。

还有什么靖康之难啊!

你们也就不会被那大金给掳走了吧。

朱胜非在后面不免感慨着。

而赵佶则是颤颤巍巍地走着,双眼环视着周围所有的景象。

这可是汴京城啊!

自己总算是终于又回来了。

赵佶那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在见到了汴京城外的百姓们的时候,已经控制不住了。

他挥挥手。

和这些百姓们打招呼。

可是。

没有一个人搭理他。

没有人高呼官家万岁!

也没有人行礼。

甚至是回礼,都没有。

大家默默地看着他。

那眼神之中,却带着无限的仇恨以及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