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凤鸣升空(1 / 1)

穿回古代搞刑侦 历青染 3822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88章 凤鸣升空

  中午下了一场小雨,街上没什么行人。

  庭渊与伯景郁找了个茶楼听戏。

  霖开城往北走是仙女山脉,十二座山峰绵延交叠,从茶楼的窗户望出去,烟雨朦胧中的山峰,好似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让他联想到韩雄诗中写到的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还有王维在《终南山》里写到的那句青霭入看无。

  伯景郁问他:“你在看什么?”

  县丞如实回答:“物资只能够城中所有人再用十五日,治疗疫病的药也只有五日的量,在城中还未出现疫病的情况下,我们轻易还不敢用药。”

  这些药都是救命的药,此时自然不可用。

  赤风:“匀出两日的物资和一日的药给我,帮助城外的百姓渡过难关,让他们可以撑到援助的物资抵达。”

  县丞有些犹豫,这些物资是城内百姓们保命用的,若是真的在此时将物资运给城外的百姓,城内的百姓到了危急时刻,可能会因此丧命。

  赤风道:“不出五日,物资就会运送过来,你们有够十五日可用的物资和五日的药,就算匀出这一部分,也不会在此时威胁到城内百姓的生命,可若是城外的百姓全都染了疫病,一场台风一场暴雨过后,你们城内的百姓也不能保证安然无忧,救人亦是救己。”

  县丞看着城外的百姓,依旧难以下定决心。

  赤风见他还不同意,只能搬出自己的官级:“我奉命行事,论官级,知州见了我也得规规矩矩,我本不想用身份压人,可城外百姓已经到了危急时刻,我以钦差的身份命令你,一个时辰内准备好物资送出来!若规定时间内你没能把物资送出,则算你藐视钦差!”

  钦差巡查代表的是君王,钦差之命,虽不如王命,可毕竟是替君王巡查,君王钦点的,钦差的话也是权威的代表。

  城墙之上的县丞在听到赤风的话后,只能应允:“下官现在就办。”

  赤风等在城下,约莫一个时辰后,城门开了,几人推了车出来,摆在城墙下,迅速回到城内。

  赤风查看了一番,确实是药材和食物,另外还有较为干净的水源和煮药需要用到的锅。

  准备得非常详细。

  赤风与城墙上的将领说:“日后论功行赏之时,必少不了诸位。”

  而后叫人将这些东西拉去百姓居住之地,有了这些药,他们起码能够再撑上五日。

  城内的居民是城外五倍之多,城内用一日的药,城外用五日不成问题。

  赤风派人立刻返回渝州,去官驿找惊风,让惊风迅速安排后续救援的药物和其他物资进入吉州。

  庭渊在他们出发隔日就将物资运往边界,只等他们回来调取物资,就立刻派人押运物资进入。

  赤风派的人穿过交界处后,将自己此行的目的告知给边界等待的守军,守军负责的人立刻就将所有调配过来的物资及时押运入了吉州。

  庭渊也收到了伯景郁给他的消息,让他留在渝州城内静观其变,知府已经下令给周边县,全速准备物资,入吉州救援。

  县衙自然也收到了。

  光有物资和粮食进去不够,庭渊花了重金招募了渝州城内的郎中,请他们进吉州帮忙救治百姓。

  愿以为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谁知道城内的郎中全都响应了庭渊的招募,庭渊很是意外。

  但很快他就有了答案。陈清远拿来背锅是最合适的,怪就怪他死的时机太巧了。

  知州等人在房间里统一了口径。

  约定好,等查到他们头上了,再往陈清远身上推,若伯景郁没把事情往他们身上挑,就暂且装作毫不知情,能混一日是一日,也能让他们的家人早做打算。

  知州说:“回去通知你们的家眷,这些年贪污的银两,能归还的,尽量全数归还,实在是花销掉了的,也要想办法补齐,这样能够减轻罪责。”

  若是银两他们一分未花,查到他们能全数交出,那时说他们是受了京州官员的胁迫,也是有力的佐证。

  众官员纷纷回家去按照知州交代的行事。

  而知州这边,也回去和自己的夫人交代此事。

  疾风一直在盯梢,趁着无人注意,偷偷听了他们的墙角,得知他们在打什么算盘后,立刻返回官驿,禀告伯景郁。

  伯景郁彼时正在地牢听审。

  听到疾风回报的消息后,并未感到意外。

  这是他和庭渊早就预料到的,换作是自己,自己也会往陈清远的身上推,死人是不会从墓里爬出来替自己辩解的。

  伯景郁与疾风说:“你回去继续盯着他们,不用有什么行动,把他们这些日子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就好。”

  疾风回了衙门继续盯梢。

  惊风问伯景郁:“殿下,咱们现在掌握了这些人的口供,完全可以把衙门那些官员都抓起来,是否需要我集结人手,去衙门抓人。”

  伯景郁摇头:“不必,此事还不急。”“六。”

  这时最前面的人已经开始往边缘让路了。

  她们并非不怕死。

  霜风依旧面无表情地喊着数:“五。”

  飓风回头看了一眼,与他们说:“传下去,让大家准备好,出发。”

  通知消息的人迅速地往后传递消息。

  “四。”

  路面上已经没有几个人挡路了,几乎给他们将路让了出来。

  “三。”

  眼前已然畅通无阻。

  霜风依旧没有停下,说好了喊十个数,那必然是要喊够十个数。

  “二。”

  无论大人小孩,都已经退到了路外,道路上干干净净。

  “一。”

  霜风一夹马腹,朝身后喊道:“出发。”

  后面的人接着喊出发。

  一声声地往后传。

  马车动起来,庭渊想探头出去看,又被伯景郁拽了回来。

  “我就看看。”

  “没我好看,别什么都想看。”

  万一有人一箭射过来,那还不得爆头。

  庭渊撇了一下嘴。

  惊风从前面回到伯景郁的身边说:“一个人都没伤着。”

  庭渊问:“怎么做到的?”

  惊风将霜风干的事转述了一遍。

  “他还真有魄力。”庭渊笑着和伯景郁夸赞。

  这事能干成,也是霜风真的有压迫力,能够让人相信他是真的会踩过去。

  窗帘被风带起,庭渊看着车窗外,路边上站着的人。

  她们和西州其他地区的百姓样貌没什么差别。

  伯景郁与庭渊说:“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我可以仁慈,但我的仁慈是有限度的,不代表他们在损害我的利益时我还要仁慈,这违反人的本性。”

  庭渊嗯了一声。

  庭渊也知道,伯景郁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他不太在乎别人的生死,现在他对生命有了新的认知,也就不会随便杀人。

  如今的他主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这一路像这样的阻拦,势必不在少数,我们若每一处都耐心地与他们去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们绝对无法做到在预定的时间内离开岱川。”

  “我明白。”庭渊早已放下了对伯景郁的偏见,他道:“我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也知道你会怎么做。”

  伯景郁朝他笑了笑。

  如他们所想,这一路像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两三次。

  全都是妇人和孩子拦路。

  虽说不会对他们造成多大的伤害,可遇见的次数多了,还是很膈应人。

  伯景郁与庭渊说:“这些男人都不敢站出来,让女人站出来,实在是让人难以正视他们。”

  两军对垒,不伤老弱病残妇孺孩童是基本共识。

  而叛军在早年挑拨西州百姓起义,就是通过驱赶手无寸铁的百姓让他们打头阵。

  如今让妇女孩童出来拦路,和当年的行为异曲同工。

  都让人不齿。

  庭渊:“他们觉得这些人是奴隶,也不知道这些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清醒过来。”

  “为何?”惊风不解,“若现在不抓,他们跑了怎么办。”

  “他们又能跑去哪里?”伯景郁问惊风。

  在胜国做通缉犯,很容易就被抓住,去哪里都需要路引,若是下了海捕文书,便更难,除非一辈子都躲在无人涉足的深山老林里不出来。

  这些官员背后都有族人,他们不跑,论罪判罚,族人或许能逃一死,可若是跑了,族人必然要死。

  伯景郁又说:“眼下我们要查的事情太多了,这些证词确实足够我们抓了衙门的官员,可若是我们把衙门的官员都抓空了,衙门就没人干事了,很多证据也不够齐全,现在抓人看似主动实则被动,倒不如等我们手里的证据核查清楚了,再将他们抓起来,那个时候他们就算是想往陈清远的身上推卸责任,也很难全然推给陈清远。”

  惊风细细思考后,觉得伯景郁这个做法更周全,便不再多言。

  这些官员胆子不大,一吓就什么都招了,恨不得把自己昨天吃了什么东西喝了几口茶都交代清楚。

  庭渊下午睡醒时,伯景郁还在地牢没回来。

  庭渊吃了些东西,让人拿了些炭火到屋里来,又把念渊喊过来抽查功课。

  念渊的功课一点都不叫人操心,赤风这个师傅也是尽职尽责,给念渊做了弓箭,买了小马驹,每日上午他都要跟守卫一起操练,守卫都会监督他。

  下午就找庭渊学习功课,每天晚饭过后要跑几圈,还得再练两篇字给伯景郁和庭渊过目。

  念舒还没到四岁,是个难以静下心念书的孩子,一念书就犯困,到现在握笔都还不行。

  杏儿也舍不得对她太严厉,她实在是太会撒娇了,杏儿要稍微严厉一些,她就要杏儿喊姐姐。

  庭渊见状,也就让杏儿随了她的意,让她再玩一年,等到四岁多了,再开始学习。

  三岁的孩子让她成日里蹲在屋里读书写字,确实难为她了。

  有了庭渊给的准话,杏儿也就不执着教念舒习字。

  念渊沉稳,念舒活泼,都是不错的孩子。

  念舒每日疯玩,圆嘟嘟的脸蛋,嘴巴又甜,一口一个好哥哥好姐姐的,莫说是侍卫,就是院子里养的狗,都舍不得朝她大声叫唤。

  念舒拿着糖葫芦进来,给了庭渊一串,又给了念渊一串。

  庭渊问她:“哪里来的糖葫芦?”

  念舒说:“是许昊哥哥给我买的。”

  庭渊说她:“你又缠着许昊哥哥给你买糖了?”

  许昊从外面进来,说:“没有,是我今日回来时在巷子口遇到,才买的。”

  庭渊说:“太甜了,对牙齿不好。”

  “偶尔吃一个没事的。”

  许昊来给庭渊诊脉。

  庭渊与许昊说:“她牙疼才好没几日,这段时间给她吃太多甜食了,要限制她一下。”

  念舒无辜地看着庭渊,然后将糖葫芦放下。

  这些郎中挺身而出,也是为了自己的家人和渝州其他百姓。

  只有吉州的疫病控制住,他们的亲人和渝州的百姓才会安全,他们有必须前往疫区救人的理由。

  平安也主动加入其中,他虽不如许昊,但他也能看病救人。

  对于平安主动请缨,庭渊心中很欣慰,但同时他也很担心平安若在吉州出了问题。

  庭渊一直是拿杏儿当妹妹,拿平安当弟弟,他们一起相处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他想将他们护在身后,不想他们面对危险。

  平安也明白庭渊的苦心,知道庭渊没有喊他,也是不想他染病,他与庭渊说:“公子,渝州城的情况很稳定,城内也没有出现疫病,我既选择了成为一名看病救人的郎中,就应该到更需要我的地方,这是我学医的意义和责任。”

  听到平安说出这些话,庭渊意识到,平安成长了,他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说道:“那你就和他们一起去吧,切记要照顾好自己,我们是一起出来的,也要一起回去。”

  平安道:“我会的,公子,你也要记得每日按时服用药物,在渝州等我们回来。”

  来时官驿住着很多人,现在的驿站里,只剩下庭渊,杏儿,惊风,还有两个孩子。

  庭渊抱着念渊去送平安出城。

  杏儿也带着念舒一同前往。

  谁也不知道,这次见面后,还能不能再见。

  前来送别城内这些郎中的人也很多。

  他们的心里都清楚,这些郎中选择入吉州,是为了什么。

  郎中没有免死金牌,他们也是普通人,选择出城,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身后的家人和城中的百姓,更重要的是身为医者当以救死扶伤为己任。

  念渊在车里面背着庭渊不知道捣鼓了什么,不让庭渊看,在诀别之际,他将自己做好的东西递给了平安。

  “哥哥,这个给你,希望你平平安安。”

  可以是皇亲国戚,可以是前朝高官,可以是书院先生,可以是天下名士,可以是底层官员,可以是普通百姓,甚至可以是云游四方的闲散人士。

  只要姓哥舒,就注定这一生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能力掀起腥风血雨。

  霜风心说:这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了,哪还有他自由发挥的余地。

  赤风收到霜风传给他的消息时,正在刘家门外蹲守,“真是越来越期待天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