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1 / 1)

神话:天罡地煞 十九代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还是要来。”

顿了顿:“只是在此之前,他们会想办法解决我的问题。没解决,他们不敢来。”

说着,他伸手止住林黑儿的急躁,笑道:“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他们奈何不了我。我猜他们会想办法找中间人来说和,跟我服个软,答应我一些条件,得到我的承诺。然后才会来上海滩。”

他笑道:“我稍后去去徐宝山家住几天,等着人上门。”

林黑儿听完,心中隐隐明悟,随即恍然:“难道这都在先生的计较之中吗?”

陆恒哈哈一笑:“倒不是什么计较不计较。我知道洋人的秉性,其实都该知道洋人的秉性,畏威而不怀德。要洋人老实点,不打怕了他,万万难以做到。”

“昨夜推了洋人的租界,今日本打算将洋人的舰队引来,一并尽数弄沉,没想到洋人溜得快,未能尽全功。”

“不过料来足以令洋人胆颤。”陆恒把茶水喝完,站起来:“我就等着洋人上门,看他们怎么说和。”

他往外走,忽然转身:“你说,我要是逼着洋人签订个什么条约,你觉着怎么样?”

林黑儿顿时呆滞如石。

这操作,有点骚的无法想象。

极具反差感——历来是清廷跟洋人签条约,各种服软,各种认输,各种卖国。现在却有一个人,独自一人,要逼着洋人签订条约,要洋人服软,那场面,想想一定非常喜乐!

离开妇幼协会,陆恒又坐黄包车,奔徐宝山的宅子而去。

到了徐宝山的宅子,果然比陆公馆更恢弘些,不过较之于陆公馆的西化特色,他这里更多的还是本土特色。

早有人进去通报,徐宝山忙不迭出来,把陆恒迎到屋里。

让人奉了茶水,徐宝山道:“陆先生,您今日这一手笔,上海滩炸了,全国都快要跟着炸了,全世界都要震惊啊。”

陆恒摆了摆手:“甭跟我说这些。徐大人,我来你这里,以你的老谋深算,当是知道我为何而来吧?”

徐宝山一滞,即略迟疑道:“陆先生在等洋人们的反应?”

陆恒拊掌:“徐大人能成为江淮霸主,果非常人。”

徐宝山知道自己猜对了,暗暗松了口气:“是先生提点。”

陆恒便开门见山:“洋人吃了大亏,暂时退走,但他们不会放弃上海滩。上海滩是神州如今最好的对外口岸,这里藏着大把大把的金钱。洋人舍不得,他们一定还会来。不过再来上海滩,须得过我这一关。你说,他们要怎么做?”

徐宝山犹豫了一下:“以先生您的本事,洋人别无他法。他们不可能派人来刺杀先生,那毫无用处。只能低头服软...嗯,找中间人来,说和一二。”

陆恒大笑一声:“徐大人果然有智慧,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便说:“那便要借你这宅子,会会洋人的中间人。”

徐宝山自无意见,当即道:“先生怎么吩咐,徐某怎么做。”

一四九章 阎孝国

陆恒在徐宝山家中喝了杯茶,这里才回想起昨晚上走的仓促,只跟婆娘们说了出来走走,现在不知道要耽搁几天,怕她们担心。

便跟徐宝山说:“我回赣西一趟,天黑前必返。若洋人反应快,你便告诉他们等我回来。若反应慢,我今晚上再出去走走。”

徐宝山彻底无语。

这人啊,实在是无法无天之极。而本事又超乎寻常,真个是叫人无法应对。

他便心急火燎,连忙往京师打电报。

陆恒出了上海滩,径自拉开速度,中午时回到了皂山镇。

三个婆娘都在家,哪儿没去。见他回来,一拥而上,七嘴八舌的问,搞的陆恒头大。

“行了行了!”

陆恒忙道:“昨晚上心意不畅,去上海走了一遭。”

黄春儿诧异:“当家的心意不畅,跑上海那么远作甚?”

九儿则眼睛一亮:“当家的去杀洋人去了吧?”

宫兰深以为然模样。

陆恒哈哈一笑:“没错,宰了几个洋人,沉了他们几艘战舰。”

这里细说了几句,才知道陆恒昨晚上把上海的租界给推平了,一晚上至少千人斩,还把洋人的舰队沉了三艘,吓得他们远远逃离。

宫兰无语之极:“你呀,不动则罢,好好的安安静静;一动起来,就搞出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陆恒笑道:“不是我愿意搞事。”

他说:“谁教我心里不畅快,我自然要予以回应。”

宫兰道:“是昨日他们带来的八国联军的消息激到当家的了?”

陆恒道:“不然呢?怎么着这儿是咱们的土地,洋人跑来肆无忌惮,我一口恶气闷在心口,不给洋人个好看,我出不了气,心里难受。”

九儿道:“这下当家的满面红光,这口气是出去了吧?”

陆恒大笑:“出的很畅快。”

说:“我回来给你们说一声,转身还要去上海。这件事没完,洋人不跟我服软,我务必不轻易放过!”

“得饶人处且饶人呗...”黄春性子软。

陆恒摆了摆手:“你个妇道人家,懂的什么?行啦,我立马回上海去。快则三五天,慢则十来天,必归。”

又说:“药田那边得帮我看好,若梅啊,你操心着点。”

宫兰一脸嫌弃:“快走吧你!”

陆恒哈哈一笑,出门再返上海。

...

话说徐宝山打了电报去京师,这里还没从电报局出来,京师便来了电报。却不是回应他刚刚打过去的电报,而是回应昨夜和今日上海滩发生的这些事。

一封电报,文字稀少。但字里行间,意思表露无疑。

满清朝廷这会儿,处于停摆状态。光绪出逃,这会儿还没回去。洋人不退兵,光绪大抵是不敢回去的。

回应电报的,是那些留守的被洋人军队半拘禁起来的大臣。

一个意思——那就是促成洋人与陆恒这凶人的和解——当然,若能令洋大人们满意那是最好不过。

不过徐宝山从这字里行间里头,瞧出些其他的味道来——发这封电报的人,对陆恒也十分畏惧。

说了争取让洋大人满意,却又补充一句,要陆恒也满意。

徐宝山看完电报,当即出了电报局,带着随从,一路往日租界附近的一条弄堂而去。

到了地头,徐宝山使人上前敲门,门打开,一条面孔凶悍的汉子出现在眼前。

徐宝山喝道:“我乃提督两淮缉私营徐宝山,谁是阎孝国?”

那凶悍汉子一听,忙神色一整,抱拳道:“原来是徐大人,阎将军正在里屋。不知徐大人此来作何?”

徐宝山呵斥道:“本大人到此作甚,还要与你汇报?还不快快把阎孝国叫出来!慢了小心你们吃罪不起!”

这人不敢怠慢,一边迎徐宝山进屋,一边使身边一人进去通报阎孝国。

但闻一声浑厚的大笑,一条身着黑色锦衣的大汉从屋里走出来,三步并作两脚,抱拳道:“在下阎孝国,拜见徐大人!”

阎孝国身材极是魁梧,浑身上下充满了一股压迫力。他面容凶悍,眉毛稀疏,尤以嘴角一道疤痕,显出狰狞。

但面对徐宝山,他又显得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