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1 / 1)

神话:天罡地煞 十九代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次返寒,这赣西还有些冷意。便把炉子烧起来,围着烤火。

陆恒自然是寒暑不侵的,宫兰练武的也不怎么畏惧寒冷,九儿东北人,也不大怕冷;黄春儿则不行,她柔柔弱弱一姑娘。

眼下再无外人,陆恒便把白天不方便说的,这里说出来。

“岳丈为你起了个字,唤作若梅。”陆恒对宫兰道:“你性子清冷,这名字与你合拍。我觉着挺好。”

宫兰眼中露出一丝诧异:“我爹给我起字作甚?我又不是男儿。”

陆恒沉吟了一下,道:“你爹写信,让我快些回东北你是知道的。”

他抓起宫兰的手,按着:“回到东北,见了你爹爹,才知道宫家出了不少事。”

“你爹让我去东北,第一是跟我商量,咱们以后若是有了孩子,过继一个到宫家继承香火。”

宫兰怔了一瞬,脸蛋微红,下意识道:“过继香火做什么?我哥...”

半句话,她反应过来。露出了不可置信之色。

陆恒抓紧她手,微微点头:“你哥不忿东洋人的嚣狂,上台与人打擂,死了。”

宫兰的手一下子抓紧,狠狠的扣着陆恒的五指:“不可能......”

她眼中闪过一抹泪光,却咬着牙,不肯落下来。

毕竟是亲哥哥,从小到大,哪儿玩儿都带着她,有锅哥哥背,有好事都想着妹妹。宫大那厮虽然是个纨绔,真本事不大,可对宫兰是真的好。

黄春儿听着,惊的捂着嘴巴,又去拉着宫兰的另一只手,予以安慰。

九儿惊道:“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二姐儿家在奉天势力很大吗?”

陆恒轻声道:“这事谁都没能料到...宫兰她爹爹迫于官府的压力,本已严禁宫家人与洋人冲突,但宫大的脾气,宫兰大抵知道,他没忍住,偷偷去奉天,然后上了擂台。”

宫兰此时心里,哥哥和父亲的身影交错。宫大对她的好,来来回回的徘徊在新湖;又想着哥哥死了,父亲该有多伤心...

两滴泪水终于还是滑落下来。

陆恒揽着她肩膀,抱在怀里:“我已答应了岳丈,咱们以后有了儿子,就过继给宫家续香火。”

宫兰闷闷的嗯了一声,在陆恒怀里低声抽泣起来。

良久皆无言。

这世道,本就是人命草芥;没发生在自己身上,感触没那么深。可一旦自己的亲人横死,那万万是不能接受的。

人本来就是如此。

能将所有人的感受都体会到,将所有人的痛苦都背负起来的,只有那些伟人们!平常的人是做不到的。

良久,等宫兰情绪稳定了,陆恒才道:“东北那边的情况不是很好。岳丈不愿对洋人低头,已开始组织反抗。我在东北留了个把月,收拢了不少胡子,应该能起到一些作用。”

又说:“马三这次是被我逼来的。他心性有问题,言语间有意向洋人靠拢,我便带他去杀了些洋人,把他逼成了通缉犯。这次他跟我一道过来,一是因为此事,二是来踩踩路子,为宫家寻一个后路。”

“这是丁师伯与你爹爹共同的想法。如果事不可为,就撤离东北,到南方来。”

这一晚上,一家四口依偎着火炉。陆恒平静的说着这些话,说了自己这段时间做的所有的事。

一一七章 上山

这一路南行,沿途也自思考过。

自从杀了老妖婆之后,他仿佛变成了没头的苍蝇,哪儿有屎就往哪儿撞,惹得一身骚不说,还搞的心中憋屈。

索性已是看开,管特么袁宫保怎么狗屁倒灶,反正以后,若再有这样的事,没得说,捞起袖子干就是了。

他之前就是考虑的太多,以至于畏首畏尾,使心意不畅。

现在换了思维,人整个都轻松了起来。

如今已与家人团聚,又是这安宁小镇,陆恒兴致很高,一夜云雨不言。不过还是没动宫兰,这姑娘的年纪,还得再过两年。

第二天早上起来,陆恒把这段时间因乘船和赶路而丢下了的习惯重新捡起来,练武场走几趟拳脚。

又去看了还没起来的宫兰,见她情绪好了很多,这才带着枪头和那口倭刀出了门,奔朱大锤铁匠铺而去。

到了铁匠铺,见朱大锤正在指点几个少年打铁诀窍。这些,是他在这儿收的学徒。

这年头,一门手艺傍身,是铁饭碗,朱大锤一流露出想收学徒的意思,立马就有镇上的人上门把孩子送来学艺。

朱大锤挑挑拣拣,挑出几个体格、性子合适的,收在手下。

这已经有好几个月了。

见了陆恒,朱大锤光着膀子迎上来,眼睛一下子落在陆恒手里的包裹上。

陆恒打开包裹,先是寒铁枪头,然后便是那口倭刀。

朱大锤眼睛一亮,抓起倭刀,掂了掂,脸上露出兴奋之色:“好刀!”

他拿着仔细瞧,来来回回瞧了好几遍,神色越来越兴奋:“这材质...没见过,可绝对比寒铁还高!”

又抓起枪头,左看看右看看,对陆恒道:“这口倭刀的材质,更适合做枪头。你看这样行不行,把寒铁枪头融了,加些五金进去,做杆子;把这倭刀融了作枪头。”

陆恒道:“朱大哥的手艺没得说,左右你说了算。”

“好!”朱大锤哈哈一笑:“这次定要做一件真正的神兵利器出来!”

便道:“这两件融起来可不容易。尤其这口刀,材质的性子我得先摸索摸索。你这条大枪要打出来,一年半载不一定打的住,你得有个准备。”

陆恒笑道:“朱大哥只管放手施为。”

便只寒铁,要融了也得月余时光。倭刀的材质比寒铁更甚,倒不是说材质更好更难融化,而是需要时间摸索这材质的特性,根据其特性来重造,自然需要很多时间来琢磨。

将倭刀和寒铁枪头交给朱大锤,陆恒跟他闲聊。

道:“你这里生意倒是兴旺的很。”

朱大锤笑着说:“原来镇子上没有专门打铁的,老百姓买一口菜刀、买个锄头,都要去几十里外的县城才买得到。我不正好填了这缺么。”

他说起来挺高兴:“早前还要去县城买铁料,后来我在附近山上发现好几处矿藏,铜铁都有,便自己来炼。也不必跑那么远,花那么多钱买。”

“左右皂山镇对金属器具需求不大,我每三个月打一批矿石,炼出来还有盈余的。”

陆恒惊讶道:“你还找着矿了?”

朱大锤笑道:“可别小看我。我寻矿的本事,不比打铁的手艺差。这地方是个好地方,山上的矿藏非常丰富。”

陆恒道:“那你可得小心,别被官府知道了。”

朱大锤嗨了一声,摆手道:“官府知道了也不怕。那矿啊,所属的山头,是阁皂派的。朝廷多年前就把这几个山头封给了阁皂派。我去阁皂派跟道长们商量过,矿石任我采,就隔三岔五给他们提供些菜刀、锄头之类的器具即可。”

陆恒恍然:“那挺好。”

历朝历代,在稳定下来之后,多会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