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衰落;杨岐派也于庆元五年(1199)后由日僧俊芿、辨圆先后传往日本南宋后期的临济宗实即是杨岐宗。宋代禅宗最盛其徒先后撰有《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南宋末淳祐十二年(1252)释普济对五书删繁就简编为《五灯会元》为唐宋禅宗史与语录集。
净土宗五代末吴越禅宗法眼宗延寿禅师后住杭州永明寺创禅宗、净土宗合行说著《万善同归集》前后度弟子17oo人。宋开宝七年(974时吴越尚未归宋)入天台山度戒约万余人。杭州昭庆寺净土宗省常于宋太宗末年在西湖边结莲社(后改易行社)入社的信众百余人、僧众达千余人;此后佛教结社念佛遂成风气。宋代净土宗常依附于禅宗、天台宗、律宗。天台宗自五代时吴越义寂再兴后义寂同门杭州慈光院志因的弟子晤2《宋朝事实类苑》卷1。
3章如愚:《山堂考索·后集》卷63《财用门·鬻僧类》。
1《宋朝事实》卷7《道释》。
2《宋会要辑稿》道释1之14。
------------
31
恩于北宋初著书否定《金光明玄义》是智■的真作而义寂的再传弟子知礼也著书驳斥知礼的弟子遂自称为“山家”而贬称晤恩的弟子为“山外”斥为不纯“山外”派不久即衰南宋天台宗(山家)僧志磐于咸淳五年(1269)完成以天台宗(山家)为主的佛教史《佛祖统纪》。(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律宗自分为南山宗、相部宗和东塔宗三家后到五代、宋代已只有南山宗单传吴越末北宋初著名的律师赞宁专习南山律有“律虎”之称奉诏于宋端拱元年(988)撰成《大宋高僧传》主要录唐(高宗时起)、五代及北宋初各宗僧人是重要的佛教传记著作。宋仁宗时律师允堪在杭州大昭庆寺、苏州开元寺、秀州(今浙江嘉兴)精严寺建戒坛度僧律宗复兴著有《会正记》后称“会正宗”。再传弟子元照活跃于北宋后期他原是天台宗采取天台宗说讲律著《资持记》后称“资持宗”后此宗独盛还东传日本南宋理宗时有著名律师临安闻思。
华严宗因是唐代贤(法藏)所创也称贤宗唐末五代衰微北宋神宗时杭州慧因禅院净源传播华严宗。元祐元年(1o86)原高丽王子义天师承净源带来久已散失的经疏多种元祐三年回国华严宗遂传往高丽。同年慧因禅院改为教院弘扬华严宗时称净源为“中兴教主”。其后有道亭著《义苑疏》、观复著《折薪记》、师会著《焚薪》与《复古记》、希迪著《集成记》以注解《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史称宋代华严四大家。吐蕃地区在唐代中叶以前传播的佛教史称前弘期基本上是印度佛教的教义与形式相当于唐开成三年(828)达玛(达磨)赞普即位不久即灭佛除边远地区外佛教基本被消灭。到相当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具有吐蕃本教特色的佛教复兴后世称为“藏传佛教”(喇嘛教)史称“后弘期”有“噶当(甘丹)派”、“萨迦(萨思迦)派”、“噶举派”以及佛教密宗“宁玛派”和接受佛教影响的本地原始宗教“本教”(钵教、黑教)等。
道教唐朝奉老子为始祖崇奉道教尊老子为圣祖、玄元皇帝后梁代唐道教宫观“例多毁废”。后唐代梁以继承唐朝自居亦以老子为圣祖、玄元皇帝于都城洛阳建有圣祖玄元庙。明宗天成二年(927)以“天下宫观久失崇修”以及“有玄元皇帝(老子)宫殿处”一一进行修复。后晋高祖也是“素尚玄元”多次召见道士张荐明“礼之为师”赐号通玄先生天福五年(94o)刻印《道德经》颁行。后周世宗于显德三年(956)召见华州道士陈抟六年又于都城开封“新修太清观”并将濮州一大钟移置观内。五代皇帝除后梁外大多崇奉道教3。
五代、宋代的汉族上自帝王下至百姓大多兼信佛、道二教而在佛教传入与道教创立以前所崇拜的诸神在道教创立以后大多归入为道教诸神。道教并不断创造新的道教神仙举凡天、地、风、雨、名山大川、湖海直至城隍、土地、山神、门神、灶神无不有神。而名人义士也不断变为神仙民间信奉的“八仙”就是新创造的道教神仙其中除张果老(张果)、韩3《山堂考索·后集》卷63《财用门·鬻僧类》。
湘子(韩湘)是唐代创造其他都是五代、宋代创造的1。
五代时战乱不断不少士人隐遁山林道教成为他们的归宿中原著名的道士除张荐明、陈抟外还有道士郑遨(云叟)、李道殷、罗隐之“世目以为三高士”1。被后世尊为道家“八仙”之一的吕(岩)洞宾原是唐末五代的隐士与陈抟交游。八仙之二的汉钟离原名钟离权据说原是后晋的武将后入道也与陈抟交往俗称汉钟离当是后汉时“得道”而称汉钟离但存在不到五年的后汉为后代道徒“遗忘”而附会为秦汉时的汉代。八仙之三蓝采和乃指南唐洪州西山隐士陈陶他“以修养烧炼为事”宋初于市上歌唱“蓝采和蓝采和尘世纷纷事更多”后世以为蓝采和即是陈陶1。钟、吕二人后被全真道列入北五祖。
“十国”帝王也大都礼遇或重用道士如唐末歙州南山道士聂师道郡守时咨以郡政名其山为问政山时人称之为问政先生其地归吴后他得到吴王杨行密的宠信。泉州道士谭紫霄先后受到闽帝王继鹏、南唐后主李煜礼遇。吴越王钱镠为道士闾邱方远、朱霄外分别建或修太极宫、栖霞宫道观。此外前蜀王建重用道士杜光庭北汉刘崇重用道士郭无为、闽帝王鏻重用道士陈守元。
北宋皇朝建立宋太祖对佛、道采取兼容政策。宋太宗利用道士张守真、方士马韶为其夺取帝位乃是神和上天的意志制造舆论宋太宗随后即为张守真在终南山建造北帝宫起用马韶为官。宋太宗还召见陈抟、丁少微、赵自然等著名道士或赐道号、紫衣或修道观并命整理道教典籍。宋真宗在“澶渊之盟”后为了向崇奉天帝的辽朝表明宋朝是受命于天以掩盖其处理宋辽关系的无能景德五年(1oo8)正月遂利用道教在朝元殿建道场制造神人降“天书”《大中祥符》于是改当年为大中祥符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又制造道教的九天司命天神是赵宋皇族的始祖赵玄朗降临宋廷追尊之为圣祖;后又亲赴亳州太清宫祭祀被尊为道教教祖的老子李耳并加封为太上老君混元皇帝。道教宫观相继修建祭祀活动频繁进行道教得到空前的尊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2直至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