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0 章(1 / 1)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命邓禹率军与冯异会合在崤山(今河南渑池以南)一带布防狙击赤眉军。崤底(今河南渑池西南)之役赤眉军大败损失八万余人。余众十余万人南走在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附近陷入重围。光武“自将征之”赤眉忽遇大军非常惊震乃遣刘恭乞降。

镇压农民起义后东汉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进攻南北各地的封建割据势力。从建武五年至十二年(公元29—36年)之间6续消灭掉渔阳的彭宠南郡的秦丰梁地的刘永齐地的张步卢江的李宪东海的董宪汉中的延岑夷陵的田戎陇西的隗嚣安定的卢芳和巴蜀的公孙述重建统一的刘汉封建政权。

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光武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和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措施。

集权于尚书台光武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摘除其军政大权。光武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秩皆为六百石分掌各项政务。以下设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从此“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公)府”1;“虽置三公事归台阁”2“三公之职备员而已”3。但是到了东汉后期有权势的大臣多加“录尚书事”的职衔从而权柄再度下移尚书台又蜕变为权臣专政的工具。

简化机构裁减冗员建武六年(公元3o年)下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1《唐六典》。

2《后汉书·仲长统传》。

3《后汉书·仲长统传》。

置长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有四百余县吏职省减十置其一”。同时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也取消了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而来的职业军队担任。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州牧刺史逐渐权重兼有军政财大权地方兵力又逐渐兴起。

提倡儒学表彰气节光武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光武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早在东汉建立之初光武就仿照王莽、公孙述等人利用谶书作为其承受天命的依据指使他过去的同学强华伪造了一个叫做“赤伏符”的谶语:“刘秀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在野四七之际火为主”1表示他继承了西汉的火德是“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的真命天子。东汉统一全国后更“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迷信尊为“内学”作为其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在提倡儒学神学的同时光武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乃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企图养成重名节的社会风气为巩固东汉封建统治服务。

注意民生与民休息第一释放奴婢、刑徒。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光武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诏令免奴婢为庶人的范围主要是王莽代汉期间吏民被非法没收为奴的或因贫困嫁妻卖子被卖为奴婢的;在王莽末年因饥荒或战乱被卖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掠为人下妻的。另外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第二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光武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过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第三薄赋敛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与民休息。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光武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而先是薄赋敛。建武六年(公元3o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其次是省刑法。再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边功。光武“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未尝复言军旅”。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1《后汉书·光武帝纪》。

域鄯善、东师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光武下诏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第四欲抑制豪强势力实行度田政策。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就是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诏下之后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光武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的反抗有的地区甚而爆武装叛乱“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光武只得不了了之。于是度田以失败告终。

因各项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为恢复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1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