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18 章(1 / 1)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这样一套办法等等的政策无疑地是正确的也必须这样才能真正地创造红军成为将来大革命的主要工具。总而言之必须这样才能促进革命的。”这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已是坚定的和明确的。

但应当注意“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并不等于农村包围城市这样一条革命道路。至少还需要加上两个内容:一是认识到革命的长期性问题;二是彻底摒弃“城市中心论”树立以农村工作为重心在农村长期“割据”积聚力量以便最后夺取城市的思想。这条道路的形成要比“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晚一些。尤其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思想只代表了一部分中国人艰难探索的成果。这种思想在党内并不占主导地位。当时中央、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道路的认识并不是这样的。

当时中央确定的通过暴动形式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方式实际上仍然是坚持俄国革命的模式即:以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引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夺取中心城市后建立工农政权把革命的势力扩展到全国取得全国的胜利。从“八七会议”到“六大”再到立三路线进而展到王明路线中央都始终坚持着城市中心论。

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客观形势已向提出了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为的部分人不自觉地开辟了这条道路并不断地进行探索由不自觉逐步达到自觉。而此时“左”倾思想控制的中央是否真正意识到这种历史使命又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这种工作重心的转变却是值得考察的。鉴于大革命失败后对中国革命总体战略和局部政策并未做出正确决定的状况可以断定:中国革命究竟应该怎么搞“左”倾思想控制的中央并没有探寻出符合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道路和办法。

历史是复杂的。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反思和探索的复杂性在于:尽管反思探索中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错误但从总体上看中国革命的形势却是逐步高涨的革命力量是逐步扩大的。革命力量的展从主观上说显然是尤其是以为代表的那些人积极反思、探索的正确方面在起作用。由于总结、反思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放手在农村搞土地革命抓住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同时采取了坚决的武装斗争方式组织、扩大了革命的军队与国民党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对抗适合了当时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和中国国情从而很快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坚决进行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这是十分正确的;但同时又采取了“左”的一套按照俄国革命模式进行中国革命又是极端错误的。前者推动着中国革命迅向前展后者却又一次次地使革命遭受挫折。国民革命失败后对中国革命根本问题及道路的总结、反思和探索就是在这样十分复杂而又矛盾中艰难地进行的。但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第七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间政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大革命的洪流把许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卷了进来有些还加入了中国或社会主义青年团。当革命高涨时他们对国家前途充满了希望并十分兴奋。但当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时有些人又陷入极度的失望之中。中国的现实迫使他们重新观察革命的过去和国家的现状反省自己的思想和活动。他们积极投身的或曾经向往的革命骤然失败了;国民党当权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实行一党专政实行独裁;国内政局依然是动荡、混乱和不安。他们不满足继续受压迫的地位不满意国民党各派争权夺地的争斗他们要求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他们又从革命失败中得出了的主张不适合中国的结论;对大革命失败后搞武装斗争、以暴力手段进行土地革命的做法也不赞同。特别是“左”倾路线在中央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采取了许多偏激和盲动的政策更增加了他们的误解。

也有一些未直接参加大革命但关心中国命运的知识分子如胡适、梁漱溟等在中国政局大变动的情况之下也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探索中国理想的出路。

这样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出现了一股政治势力一种政治思潮他们对中国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所要走的路既不同于国民党也不同于他们要在国共之间走一条自己的道路。

第一节第三党对中国出路的反思与探索邓演达领导的第三党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是大革命失败后出现的一个异于国共又介乎国共之间的政派。它对中国出路的探索主要体现在邓演达表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政治主张》、《中国到哪里去》等一系列文章中。

关于第三党的具体政治主张以下几点应当注意:第一第三党的政治主张是在总结、反思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及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基础上提出的。这从它对国民党政府性质的分析及对革命活动的看法上可以看出。它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已经成为“旧势力之化身军阀之工具民众之仇敌”1是“买办资产阶级与豪绅地主的联合政权”。这是正确的。同时它对也作了批评认为:“以为中国现时的经济组织已经主要的是资本主义的组织因此它要用革命的方式去解决中国问题;我们反对用不对症的药方——革命——去破坏一切现存的经济组织只是想利用农民威劫农民去建立一部分的工人独裁政权我们却是要建立平民的政权。”1它不同意主张的根本理由是通过观察大革命的实践认定“革命”不适合中国革命的情况。这些批评有正确的成分也有错误的成分。

第二第三党对中国革命的许多根本问题都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它认为中国社会“还滞留在封建势力支配阶段还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