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 章(1 / 1)

位面转生 小召大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己就离寺,自然不担心这签字里面的门道。

赵管事眼看着方皓泽将名字签下,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他生怕对方犹豫不肯担责签字,没想到这小师傅看着年纪不大,行事却这么果断,不由地在心里又将方皓泽高看了一眼。

再等到方皓泽将账本递回来,赵管事低头一看,虽然用的是炭笔,一勾一画依然很有章法,这字体竟是标准的楷体,隐隐有大家风范。

“师傅这一手字,真是不凡。”赵管事忍不住夸赞。

“哪里,也有两年没动笔了,生疏了许多,赵管事谬赞了。”方皓泽淡淡一笑,客气了一番。脑海中却浮现了这身体原来小时候的许多记忆,自己祖父、父亲督促学习的一幕幕来,身周的因果线居然为之一紧。

“喝……咳咳……”方皓泽没忍住,被这因果线一捆,呼吸一滞。

“师傅这是受了风寒了?”听到这几声咳嗽,赵管事也收起了账本,赶忙问。

方皓泽摆了摆手:“无妨,只是呛到了。”

说完,对赵管事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心里却是冷了下来,想着:“因果线的束缚越来越紧了,真的要加快动作,该要斩断的需要斩断,需要完成报应的,也不能再等了。”

“果真没事?”赵管事又关切了一句。复又说:“那我这趟米粮也交了,一共两百斤无误。另外还要劳烦师傅对甘典座说一身,下个月就可该结钱了。”

说完,他就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要转身离开。

“管事稍等,小子还有话要跟你说一说。”就在这时,方皓泽突然开口。

“哦?”赵管事才转了一半的身体,这时候又生生停住,他注视着方皓泽,一脸疑惑。

“是关于这米行生意的,不知道管事可愿意听小子叨扰?”方皓泽脸上笑着,说话虽然客气,但是久居高位的气质不经意地露了出来,叫人难以反驳。

“既然如此,还请师傅指教。”赵管事垂了眼睛,心里就一个咯噔。“莫不是要换一家米行合作?我们已经给的是最低价了啊。”

他心里一阵腹诽,这甘游肥头大耳,十分贪婪,听说每次送来的米粮,事后入库都要加上近三分之一的数量。尤其是,甘游对自己压价极低,咸丰米行也就是看在细水长流的份上,才接了这单生意。

“这生意,委实难做啊。”赵管事心里重重感叹,嘴上连忙又问:“师傅,可是甘典座,有什么吩咐?我们咸丰米行,米价已然极低了,可是不能再压价了。”

“赵管事不要急,典座没有要换一家进货的意思。”方皓泽笑笑,搬过脚边的一个凳子,递给赵管事,自己也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就是我想代表典座,跟你商量一下往后的合作。”方皓泽心知,估计对方是误会了什么,但是他决计不戳破,扯着甘游的大旗,正好行事。

“赵管事,新朝初立这几年,天下承平,粮食产量应是一年高过一年了,相应的,这米价应该是一年降似一年才对。是也不是?”方皓泽定定地看着赵管事问。

“这,师傅说的也没有错,前年一斗米要1200文,到今年一斗米就是1000文了。”赵管事一脸苦涩地说着。心想,果然是来者不善,甘游想必又要压价了。

大凡太平年月,米价都是下降的,甘游他们被咸丰米行蒙在鼓里,可这却瞒不住方皓泽。

“既然如此,我也问过李大哥了,咱们清福寺采购的米价,却是几年没有变过了。”方皓泽言谈间,十分直接。

------------

第十六章 合作方式

清福寺斋堂后厨,方皓泽和赵管事相对而坐。

前者面色轻松,后者表情苦涩,正好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米价长期看跌,而咸丰米行几年来,还是原价,典座也就寻思着,重新议论一下价格,倒不是再换一个商家。”方皓虽然言语叫你无法拒绝,但脸上却看不出以势压人。

商人逐利,米价即便下跌,要不是方皓泽了解行情,清福寺估计还要被蒙蔽很久。

典座甘游虽然有点聪明,可都是用在狠辣内斗上了,一味地克扣小沙弥,还将自己仅有的几个老乡随意鱼肉。

这样的人,只会一味地找咸丰米行压价,要是咸丰米行咬紧牙关不松口,也就罢了。

但实际上,压价也是一门技术活,也有许多手段和理论。在主世界,还有商业谈判一说,这对方皓泽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他脸上带着一点微笑,直视赵管事。这回借着甘游的大旗,故意在这里压价,实是有原因。

一是,自己这原身也是小沙弥出身,知道吃不饱饭的苦楚。甚至因为营养不良,竟然一个高烧就病死了。

要是能压低一点价格,那甘游说不定也能多少给小沙弥们添补一点食粮,说不定还能为自己的因果线松上一松。

但是压价最主要的目标,却是叫这咸丰米行还有赵管事,在心里种下一颗不满的种子。

为了扳倒甘游,以全了这身体的因果,方皓泽手中的牌面不多。他已经陆陆续续布局了,李沛等人是一方面,咸丰米行也是一方面。

试想,咸丰米行的人,在方皓泽对付甘游的关键时刻,找上清福寺,对甘游来一个落井下石,那结果一定不错。

“唉,这位师傅,你有所不知。虽然米价连连下降,但是太平时节,人工啊,运费啊一应花销可是越来越多了。”赵管事苦着脸分辨。

他对方皓泽十分警惕,这位小少年气度不凡,行事有章法,只能咬紧不松口。

“虽然这两年,一斗米的米价降了200文,但光是人力,就从一个月200文,涨到250文了。”赵管事指了指身后站着的两位粗壮汉子,一脸诚恳地说。

“师傅只盯着我们米粮的进价便宜了,却不知道其他的花销了,要是再压价啊,那我们说不定还得亏本。”

赵管事一边说,一边双手直摆,一张和气的圆脸,简直要皱成了一块柿饼。

“话也不能这么说,赵管事,你欺我年少,却不知我心中早就有数。”方皓泽立刻反驳,面上带着看透一切的表情。

“太平年代的生意,是越来越好做的。虽然你们米行成本走高,但是销量估计涨的更快吧。”

方皓泽张口就说了一个,对方不能反驳的论点,这也是必然的。

太平盛世,农民的土地增加,米粮出产越发多,原材料价格也就低了下来。另一方面,人工、土地等等价格会涨高。

但与此同时,人群的消费力也就提高了,产品销售量也提高了,利润也就提高了。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这是最简单不过的经济原理了。方皓泽从主世界接受过知识大爆炸时代的洗礼,自然懂得这些道理。

“这……”赵管事张着嘴,终于哑口无言了。

他平时也是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