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1 / 1)

贩暖 石小鱼 2000 汉字|12 英文 字 2个月前

暗淡下去。他没吃东西,几口就灌了杯黑咖啡下去,刚要再起身,让徐靖远拦住了,“纪晗,你帮他拿去吧。”

  纪晗以眼神询问,他打了个呵欠,懒洋洋地说:“随便。”

  托盘端回来,一碗白粥,几牙卤蛋,两样咸菜,半杯清水。

  丁冉拿瓷勺在粥碗里攉拢,热腾腾的粥,稀稠刚好——小宫女儿尽职尽责,恪守本分。他想得专注,一声笑就无意间哼出来。

  纪晗心里的沮丧又渐渐浮上来,其实,就只该给他倒杯黑咖啡……

  丁冉抬起头,见她端起咖啡,浅浅尝了一口,傻愣愣地盯着他的粥碗。

  “想回家了?”他问得漫不经心,这刚不到一个礼拜。

  “不是。”纪晗推托,“我是觉得……丁总,咱们就这么无所事事地等着?”

  徐靖远看看丁冉,插了一句:“你们俩就这么无所事事地等着?”

  丁冉微微敛了敛眼睫,把勺子撂下,再看向纪晗,不答反问:“听说过邓析(注3)吗?”

  纪晗摇头,不知道他买什么关子。

  “春秋的时候,洧河水灾,郑国有个富户家里淹死人了,舟子把遗体捞上来,挟尸要价。富户不愿意给钱,就向邓析求计。邓析说,回家等着,没人愿意要你们家尸首。富户依计拖延,终于轮到舟子急了,他也向邓析求计。邓析说,回家等着,他就得上你这儿买尸首。”丁冉顿了顿,接着说道:“现在是一样的道理——等着,谁能扛得住谁就赢,谁耗不起谁就输。”

  “启华在乎那几个钱?”徐靖远推推眼镜,问丁冉。

  “不是钱的问题,有一个业主咬定要留一半的股份,我最多给他百分之三十。”

  “确定能耗赢?”徐靖远又问。

  纪晗料定他是笃定的一方——丁总,只喜欢运筹帷幄的感觉。

  果然,丁冉说:“DT电力,Z电投看不上中小规模的电站。一般国企内部流程慢,钱老到不了位,跟启华比不了。最关键的是……”他随口问纪晗:“你知道这几个水电站有什么特点吗?”

  纪晗扫了眼徐靖远,懂工程、懂技术的在你旁边坐着呢。

  “说说。”丁冉追问。

  “都靠……水发电?”她捋捋头发,支支吾吾。

  笨得真可爱!丁冉开心地鼓励了一句:“不用脸红,还有机会大器晚成。”

  “我不知道。”纪晗老老实实地摇头承认。

  “这五家电站在一个流域上,只要把上游电站拿下来,下游的就是你说了算了。”丁冉又问:“知道电站的联动合同跟谁签的吗?”

  “庆泰硅厂。”纪晗答。

  “硅厂冯经理来过北京,跟启华的收购合同早签了。”丁冉低头喝了口粥,还没咽下去就补充:“就你迟到那天。”他说完,伸筷子夹了根咸菜,津津有味地嚼着,每次看见她那张小脸上神色复杂,他就乐在其中——这个游戏百玩不爽。

  徐靖远又看看丁冉,人家C座的,连迟到这么私人的事儿你都知道?

  “这个礼拜《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已经下来了,就是资产和账目启华还没来得及接收。等把上游的一级电站拿下来,两头一起掐,我不信他不把那百分之二十吐出来。”丁冉说着,又给纪晗补了一题:“知道硅是干嘛的吗?”

  纪晗答:“太阳能板的主要材料。”

  丁冉点点头,还是做了点儿功课,太阳能是动力明年的重点项目。他又问:“知道硅从哪来的吗?”

  “碳化硅。动力在N省的项目,水电站收购结束以后开始。”

  “知道这些足够了,动力上头那几位未必有你知道的多,站不出一个能挑得起大梁的人。”徐靖远听着听着开始跟机会抱怨启华动力的领导层,从业务到能力,连长相都被他数落了个遍。最后,他指了指丁冉说:“回回靠B座赏饭吃,要不这样的案子也不用他不休年假地跑过来冲第一线。”

  “动力成立的最晚,根基弱,”丁冉说了几句公道话,“所有部门都是从别的分支调人拼出来的,唯独技术这块,要不我不能把你挖来。这次是动力今年最大的项目,我来也没什么不对。”

  直等到早饭吃得差不多,徐靖远的牢骚也快发尽了,丁冉才跟纪晗说:“一会儿把MoU拿过来我看一遍,只要一级电站拿下来,咱们就到现场跟他耗了。”

  

  回到房间,丁冉把MoU从头到尾看了两遍,只给了一条指示:“加一点,所有员工只留站长,他了解水文、气候。会计,经理都换咱们的,维修队也是,一个不留。”

  “维修队也裁?丁总,会不会……太过了?”纪晗小声问着,心里突然生出了那种当年搭救靳晓川时的豪迈,只是这一次,想救的那些都不知道姓甚名谁。

  丁冉一愣,他身边多的是陪笑讨好的人,能直截了当这么问出来的少之又少。他看着纪晗,兴味盎然地等着她提出反驳的论据。

  “本来地方政府就跟土匪恶霸似的……”纪晗说得小心谨慎。

  “那不正好么,村民造反,维护法纪。”

  纪晗看了眼徐靖远,想搬救兵。徐工坐在远处,视而不见,把一叠报纸翻得哗哗作响。

  “维修队的都是三班倒,苦哈哈的,万一人家靠着这点儿钱养家糊口呢?要不您再看看资料,我拿过来了,还有一个是二级残疾,听力语言障碍。”纪晗跑去桌上找夹子,翻开,恭恭敬敬地递给丁冉。

  扶危济困,理论上放之四海而皆准,值得表扬称赞,可一旦放诸现实,总有股子说不出来的新鲜劲儿。丁冉把夹子扔到床上,眼睛一转,从头到脚地打量她,真是个逗趣儿的小宫女儿。

  “八千万党员能扯出三亿亲属,你知道这二三十号人里得有多少村干部嫡系?不用替他们操心。所有的人,有劳动合同的按《劳动法》办,该补多少补多少;没有的,我管不了。”

  “没签劳动合同的也是事实劳动关系……”纪晗说着,语气沉重得恰到好处,“……受《劳动法》保护。”

  “那就让他们走劳动仲裁,自己收集证据,只要能证明确实和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就行。”

  “丁总……”纪晗很不自然地吸了吸鼻子,上一句和下一句的间隔能等上好几个逗号停顿,“咱们能不能吸取点儿历史教训?您看,秦始皇修长城,十五年就亡了;隋炀帝挖大运河,十四年也亡了。启华别再因为这几个水电站逼出个陈胜、吴广,十八路反王来。”

  丁冉看着她一脸的忧国忧民,挑挑嘴角,抖出一声笑,“咱政府三峡都修了。”

  坐在一边的徐靖远一时没忍住,噗地笑出来,咳了两下赶紧收声。丁冉也不理会,就知道他不是调停的,是想看戏的。

  “其实,这几个水电站山高皇帝远的,”纪晗仍然试探着,继续进言,“启华有必要妄图一手遮天到这个份儿上么,就维修队,留下一个半个有经验的都不成?”

  “你拿什么保证留下的就是有经验的?”丁冉望着她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