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1 / 1)

射宋 约翰牛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军肯定明白,郝肖二人更是清楚,难道韩逍遥是想效仿项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

可,守城和野外背水一战的情况不同,禁军根本不必攻城,仅需围困一两个月,等封丘内粮食消耗殆尽自然不攻自破了。

听了两人的顾虑,韩逍遥好一番安慰解释,总算将两人安定下来。

随后,韩逍遥签署了三条命令。

“彩扑、银号、百货铺等,韩记人员不惜代价收购粮食药物,封存于各个城市就近的安全点,并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韩记商队,除必要商品外,尽可能采购骡马、大车、药材、铁锭、皮革、硫磺等物资。”

“民政部,招募安保两千人,后勤人员一千人,医护人员两百,待遇从优!”

随着命令下达,韩记各部门开始高速有序运转,仅仅一个时辰,已经有二十匹快马自营地奔赴各方。

与此同时,内卫也接到了一份绝密指令。

肖富贵看完,松了一口气,韩逍遥果然准备了后手,事关重大,他必须亲自处理。

交代过副手后,做了精心易容,肖富贵悄悄离开韩记大营。

而工程组、运输队以及民政、医护、乡兵、生产部等部门,合计五百的首批迁徙人员也整装出发,向着北丘山前进。

很快,冯豫接到探子的回报:韩记营地出现异常,部分人员携带车马物资离开营区向北转移。

二十多匹快马离开,数百人向北,他们去哪里,要干什么呢?

冯豫立即意识到这里面有蹊跷,当即派人到韩记总部询问有关情况。

韩记回复:以上都是流民自发行为,堤北乡兵无权干涉。

冯豫鼻子差点气歪了。

神特么自发行为!

再问韩记:浮桥大营有监管流民职责,流民未经许可不得擅离!

韩记回复:只听过不许流民过河,没听过禁止流民返乡,若想禁止流民返乡,请拿朝廷的公文来!

众所周知,对于流民返乡,朝廷乐见其成,因此,冯豫根本拿不出禁令。

一来二去,浮桥与韩记嘴仗打了一天,到了傍晚,冯豫也终于得知,韩记派出的工程组和运输队,在北丘山高地开始搭建新营地。

作为新鲜上任的都指挥使,冯豫虽然春风得意,但也意识到责任重大,不得不将此事禀告营中监军郁黄门。

郁黄门作为赵楷的心腹,敏锐地意识到,韩逍遥打算放弃荒原营地。

如此一来,水淹荒原的计策就落空了,而且,韩记突然大规模动作,肯定事出有因。

故而匆匆返回东京城皇城司总部。

“殿下,韩记那边是不是察觉到什么了?”

赵楷眼珠转了转,点点头。

“肯定是哪里露出了破绽,否则韩逍遥绝对不会如此大动干戈……这么大的事他们肯定会商讨,让我们的人尽可能探听到会议的详细情况。”

郁黄门一边答应下来,一边问道:“既然韩记假借‘流民返乡’迁徙营地,要不找个理由将他们赶回来?”

赵楷想了想,觉得这么零打碎敲意义不大。

如果想控制流民,并逼迫韩记造反,应该打击对方要害部位,只有打疼了,韩逍遥才会跳反,自己才有机会名正言顺地从老爹那里拿到兵权。

他想了想说道:“传令各方关卡,严查韩记商队,尤其是浮桥关卡,一粒米粮一颗药材都不许流进韩记营区。另外,监控韩记银号、百货铺,随时准备抓人!”

“是!”

郁黄门马上传令皇城司针对韩记采取各种打压手段,同时急匆匆赶回浮桥大营。

然而,迎接郁黄门的是韩记最新的招募告示。

居然一口气招募三千余人,韩记这种针锋相对且肆无忌惮的态度,令郁黄门隐隐觉得,自己好似坐在火药桶上!

韩逍遥,他疯了吗?

118章 一条“大鱼”

初春,冰雪未消,晨光普照。

一名十六七岁的青衫少年,面南背北拄着棍儿,立于黄河大堤之上极目眺望。

须臾,少年身旁响起黄鹂般清脆的声音。

“看!那儿就是东京城,过了河再走小半天功夫就能到。韩大哥,别怪俺没提醒你,若是偷跑过去,被官军捉到要杀掉的哦!”

少年即是“韩大哥”,侧头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黄鹂”。

十二岁的沈三娘有着婴儿肥的脸型,虽然黄毛丫头一个,却偏偏要装出小大人的模样。

她的衣裙已然破旧却打理的干干净净,两只发髻上的红头绳算是唯二的首饰。

三娘踮起脚尖,伸手指向南边影影绰绰的城廓,颇为憧憬地说道:“听人说东京城里有座艮岳,堆满了各种奇珍异兽美味佳肴。

俺们大宋的道君皇帝在里面求仙问道……唉~要是、要是能进去看一眼该多好啊!”

少年不由得默然,只是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韩逍遥,本该在21世纪的大好时光中享受人生!

可一梦醒来,逆流近千年的荒唐事,猝不及防地砸在目前豆芽菜一般的身体上。

人家的主角穿越历朝历代,不是做暴君就是当太子,开场霸气侧漏呼风唤雨。

再不济,烧个瓷器磨个豆腐,哪怕去护理母猪,也能赚得盆满钵满锦衣玉食。

轮到自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这算不算没天理?

躺在草窝里喝了两天米汤的韩逍遥,终于明白这不是一场梦。

今晨醒来,拄着木棍,他走出栖身的草窝,真真切切地看清楚当下的世界。

方圆百里,俱是荒野,遍布着饥寒交迫神情麻木的流民。

此处原本都是大好良田,只因历年黄河汛期,为了确保南面的东京城,此处往往是官府泄洪的首选,遂变成泥沙混杂的盐碱荒草滩。

据韩逍遥所知的有限信息,他脚下是黄河北堤,现在是宣和五年。

大宋。

东京城。

道君皇帝。

压垮腐朽帝国最后一根稻草的艮岳。

这让韩逍遥一阵牙疼。

没想到,自己稀里糊涂竟然穿越到被历史和汉族永远铭记的时代。

不出意外,此刻,那位皇帝老儿和高官权贵们,必定歌舞升平丰享豫大。

可他们绝不会想到,几年之后,野蛮与文明不可避免地直接碰撞。

而碰撞的后果,长江以北上千万的生命几被屠戮殆尽。

家国破碎,河山浸血!

靖康之耻,非但摧毁北宋王朝,更点燃了覆灭汉家文明的导火索。

此乃华夏之殇,千古余恨。

究其根源,后世网络上较为公认的是“三冗之弊”、“文贵武贱”以及“大宋君臣昏聩”。

当然,除了上述三条,“奈何女真有外挂”也榜上有名。

韩逍遥并非键盘王者,相反,他一贯秉持脚踏实地天道酬勤的积极态度。

既来之则安之,虽然开启地狱难度,却也意味着局面不可能再坏了。

他以身上硌手的肋骨发誓,自己的命运不能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