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热的局势。
没有韩逍遥的命令,元十四不一定能下得了反击的决心。
这也是,韩逍遥清晨突然离开东京坐镇堤北乡兵的主要原因。
既然锋芒显露,赵楷绝不会虚张声势白刃还鞘。
投降?
对于死过一次的韩逍遥来说是不可接受的,那么只剩下一条路。
迎头痛击!
摧枯拉朽地彻底击败禁军,打到赵楷、朝廷以及天子胆寒。
目前,东京城内城外驻守步骑合计二十余万,韩记正规乡兵八百人,轮训的预备役一千五百人,合计两千三百人,全部是步卒没有骑兵。
一比一百,超出史书记载的任何战例。
韩逍遥并不畏惧双方兵力的巨大悬殊。
事实上,只要敢于机动灵活孤胆作战,三个战士追着敌方一个营打也是有后例的。
凭目前韩记乡兵和预备役兵源,拿下浮桥大营根本不成问题。但这会提早暴露实力,促使禁军集中优势兵力打消耗战,甚至有足够的兵力分路合击。
荒原上的流民是韩记所属人员的家人亲友,根本无法抵抗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所以,即使要打,也要打得巧,最大限度保存自身的安全,最好是抢在对方进攻前动手。
时机,是关键一环。
问题是,对方会选在什么时候发动进攻?
再看向东京城,似乎云雾遮绕,越发地扑朔迷离。
一旁的蒋雀儿哪里能猜到,自家师父已经准备硬抗二十万官军了?
想着泅渡过河,便随口说道:“几日不见,这河面好像又阔了,一个来回估摸着要多花……”
咔!
韩逍遥的脑海似乎闪过一道亮光,隐约中触摸到一丝玄机。
他当即打断徒弟,盯着对方厉声问道:“刚才你说什么?!”
“啊!”
蒋雀儿骇了一跳,忙说道:“游一个来回要……”
“之前的!”
蒋雀儿愕然,想了想指着河面说道:“我说的是河面阔了许多,怎么,是不是哪里不对?”
注视着脚下的河面,韩逍遥忽然没头没脑地问道:“不知道今年河汛是个什么时候?”
蒋雀儿更不知晓,但他提议去问问附近村里的渔家和老人,总能知道个大概。
好主意!
一个时辰后,韩逍遥已经结束了三个村子的走访,拿到了相对准确的汛期时间。
六月下旬!
只剩下不到四十天!
这是官军进攻的最佳时机。
韩逍遥可以预料到,风疾雨狂的深夜,狂暴的洪水从北堤决口,犹如洪荒巨兽扑向荒原,韩记营地、数百间竹棚、数万名老弱妇幼被席卷一空。
好一个兵不血刃!
韩逍遥知道,这不是自己无端猜测的阴谋论或者患了臆想症。
揭开历史光鲜亮丽的外壳,阴暗深处,涂满了鲜血写就的“吃人”二字。
他从不认为那些高官权贵们,在达成谋划好的目的前,会有一丝一毫的悲天悯人。
去年,富饶江南的百万民众被苛捐杂税逼得卖儿卖女流离失所,方腊揭竿而起,于是无数城镇毁于战乱,枉死之民难以计数。
而这一切的根源,不过是为了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艮岳,从而满足道君皇帝的个人私欲。
对待农民叛军如狼似虎的禁军,却在辽国残兵败将年前溃不成军,更会在数年后家国尽丧……
这特么是什么狗屁皇帝?什么垃圾军队?什么厚颜无耻的朝廷百官?
一群吞食穷苦百姓的吸血鬼!
人渣!
116章 意见分歧
初春,冰雪未消,晨光普照。
一名十六七岁的青衫少年,面南背北拄着棍儿,立于黄河大堤之上极目眺望。
须臾,少年身旁响起黄鹂般清脆的声音。
“看!那儿就是东京城,过了河再走小半天功夫就能到。韩大哥,别怪俺没提醒你,若是偷跑过去,被官军捉到要杀掉的哦!”
少年即是“韩大哥”,侧头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黄鹂”。
十二岁的沈三娘有着婴儿肥的脸型,虽然黄毛丫头一个,却偏偏要装出小大人的模样。
她的衣裙已然破旧却打理的干干净净,两只发髻上的红头绳算是唯二的首饰。
三娘踮起脚尖,伸手指向南边影影绰绰的城廓,颇为憧憬地说道:“听人说东京城里有座艮岳,堆满了各种奇珍异兽美味佳肴。
俺们大宋的道君皇帝在里面求仙问道……唉~要是、要是能进去看一眼该多好啊!”
少年不由得默然,只是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韩逍遥,本该在21世纪的大好时光中享受人生!
可一梦醒来,逆流近千年的荒唐事,猝不及防地砸在目前豆芽菜一般的身体上。
人家的主角穿越历朝历代,不是做暴君就是当太子,开场霸气侧漏呼风唤雨。
再不济,烧个瓷器磨个豆腐,哪怕去护理母猪,也能赚得盆满钵满锦衣玉食。
轮到自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这算不算没天理?
躺在草窝里喝了两天米汤的韩逍遥,终于明白这不是一场梦。
今晨醒来,拄着木棍,他走出栖身的草窝,真真切切地看清楚当下的世界。
方圆百里,俱是荒野,遍布着饥寒交迫神情麻木的流民。
此处原本都是大好良田,只因历年黄河汛期,为了确保南面的东京城,此处往往是官府泄洪的首选,遂变成泥沙混杂的盐碱荒草滩。
据韩逍遥所知的有限信息,他脚下是黄河北堤,现在是宣和五年。
大宋。
东京城。
道君皇帝。
压垮腐朽帝国最后一根稻草的艮岳。
这让韩逍遥一阵牙疼。
没想到,自己稀里糊涂竟然穿越到被历史和汉族永远铭记的时代。
不出意外,此刻,那位皇帝老儿和高官权贵们,必定歌舞升平丰享豫大。
可他们绝不会想到,几年之后,野蛮与文明不可避免地直接碰撞。
而碰撞的后果,长江以北上千万的生命几被屠戮殆尽。
家国破碎,河山浸血!
靖康之耻,非但摧毁北宋王朝,更点燃了覆灭汉家文明的导火索。
此乃华夏之殇,千古余恨。
究其根源,后世网络上较为公认的是“三冗之弊”、“文贵武贱”以及“大宋君臣昏聩”。
当然,除了上述三条,“奈何女真有外挂”也榜上有名。
韩逍遥并非键盘王者,相反,他一贯秉持脚踏实地天道酬勤的积极态度。
既来之则安之,虽然开启地狱难度,却也意味着局面不可能再坏了。
他以身上硌手的肋骨发誓,自己的命运不能操于人手。
别说帝王将相,就连老天也不行。
绝对不行!
……
大堤之上,沈三娘话音刚落,便有人埋怨道:“三娘,你越说越饿的紧了,俺想爹娘和大兄,俺想家了……呜~”
不用转头韩逍遥也知道,抱怨并呜咽的是沈二娘,即三娘的姐姐。
二娘芳龄十四,却有一米六的个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