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1 / 1)

射宋 约翰牛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在后世也是妥妥的大姑娘。

相比三娘的精明玲珑,二娘身高马大性情憨直,目前苦活累活大多着落在她身上。

唯一的麻烦,二娘胃口极大。

全家三份米汤一多半进了她的嘴依然不顶饿,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她会偷着喝水充饥。

现在看去,二娘诺大的骨架已经晃晃悠悠,再这样下去怕一阵风就吹跑了。

两天的相处,韩逍遥已经大致了解沈家姐妹的情况。

沈家原本是北边的大名府辖下,几代人积累下十余亩田产,日子虽清苦却也能勉强温饱。

但童贯二十万大军去岁北上伐辽,遭遇契丹残兵败将竟一夜崩溃数百里,整个河北随即遭遇无妄之灾。

一股溃兵不知怎么闯到了沈家附近,不分青红皂白地烧杀劫掠。

祖母带着二娘三娘藏于村外草丛躲过一劫,但沈父沈母与长子沈大郎不幸罹难。

溃兵走后,祖孙三人返回村子才发现,家园已然烧成白地,乡亲们死的死逃的逃,村子里已经待不住人了。

埋葬家人后,担心溃兵流匪再来,沈家祖母便带着两个孙女向南迁徙求个活路。

许多和沈家同样遭遇的流民最终在黄河边止步不前,原因很简单,官府唯恐他们进入开封府惊扰到天子,故而封锁了黄河。

而堤北的荒野中,陆陆续续汇集了成千上万的流民,官府封锁导致物资短缺,求生的本能和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随即爆发于河堤之北。

镇守大堤的指挥使冯豫准备带兵镇压,却被营中开封府户曹吏员吕通阻止:不许一兵一卒出营干涉。

私下里给出的理由是:“朝廷没有那么多粮食。”

冯豫愕然,虽说对方连正经的官都算不上,但思虑再三他最终打消了念头。

荒原之上,胆大妄为之辈几次尝试之后不见官军干涉,胆气益发高涨起来,趁机拉帮结伙悍然火并。

仅仅两日,便形成了几股势力,成为流民们的实际统治者。

流民出现伊始,朝廷恩威并施,除了调集一个指挥使守卫浮桥,另外在大堤上建造十余驻兵所,责令厢兵昼夜巡逻。

同时委派开封府吏员设立粥棚,每个流民早晚可以领到一份稀粥维生。

但随着流民激增,粮食消耗极快,据传存粮也只能再支撑两三日,再次调拨的米粮却遥遥无期,如今流民领到手的“粥”称作米汤更为贴切。

虽然流民情势如火,但冯豫除了暗叹之外根本做不了什么。

所以,尽管刚刚已经喝过了米汤,二娘仍然饿的火烧火燎。

三娘也很无奈,姐姐胃口太大,即便把全家人的口粮给她也不够,爹娘大兄遭遇不幸,可她们还是要咬着牙熬下去啊!

尽量平复心情,三娘好言安慰道:“阿姐!莫要闹了,晚上领的粥,许你多喝一口,好不好?”

二娘大大的眼眶里,泪水在不停地打转,但她也知道,自己多喝一口,奶奶和妹妹就得少吃一口。

抹了抹眼泪,二娘不再呜咽,默默地将腰间的布条再勒紧一些,盈盈一握恰似蜂腰,颇有风姿妖娆的诱惑。

韩逍遥心弦微动,却装作看不见,扭头四下打量一番,有了个初步计划。

什么天下风云,什么气运之子,在吃饱肚子之前统统见鬼去吧!

“二娘三娘,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我会设法弄些食物。”

食物?

二娘眼睛一亮,立马点头说道:“逍遥哥哥,俺帮你!”

“好!”韩逍遥越发喜欢二娘直爽的性格。

三娘环顾四野,肃杀萧瑟,树皮都剥的光光溜溜,哪里还有什么吃食?

忽然她似乎有了不好的猜测,赶忙拦住:“韩大哥,你不会是说兵营里的米粮吧?那个绝对不行,要被砍头的……”

听了这话,二娘的眼中立即浮现出恐惧之色。

115章 危机初现

还在猜测郑良为何老老实实改造的蒋雀儿,被韩逍遥带着直奔黄河北堤之上。

浑浊的河水翻滚着滔滔流淌,宽阔的水面较冬日猛增了好几倍,偶尔有渔船宛如小小的树叶。

韩逍遥再次注视着南方那座城廓,在阳光下显得黝黑而阴冷。

良久之后,韩逍遥问道:“阿雀,你将来想做什么?”

“跟着师父学本事,侍候师父,给您养老送终!”

“哈哈!”韩逍遥笑了起来,然后说道:“就不想当将军当大官?”

蒋雀儿奇怪地问道:“有官做当然好,可这不影响俺侍候您啊!”

韩逍遥点点头,用马鞭指着河面问道:“能游的过去吗?”

“当然!”蒋雀儿看了看河面自信地说道:“十四叔要求:所有受训人员,越野、泅渡和队列必须合格,就这河面长度,亲卫营的人,最起码一个来回!”

呵,忘了元十四的看家本事了……

蒋雀儿好奇地追问道:“师父,怎么突然问这个?反正很快就要考核了,到时候您就瞧好吧!”

为什么对黄河感兴趣?

昨夜,从肖富贵的谍报系统以及东京城武将圈子,韩逍遥得到一个机密且敏感的信息。

朝廷调动到堤北的禁军并非一个指挥,而是一骑一步两个满编指挥,更让人意外的是,原来的冯豫和厢兵营也被勒令恢复满编。

这已经是一千八百名全副武装的军队,集中驻扎在浮桥大营,冯豫被提拔成都指挥使,一名资深内官任监军,并且正在构筑更完备的防御工事。

韩逍遥还了解到,这件事并未通过枢密院,是皇城司与三衙突然联手发起,为了进一步监控并防御韩记乡兵而作的部署。

这说明,道君皇帝是知道并且允许赵楷这么做的。

而赵楷在有意识的明显的慢慢收紧绞索,当然,突然增加的禁军,无疑是对韩逍遥的警告,或者说炫耀。

郓王府随时可以掐断荒原与东京城的联系!

东京城是韩记所有重要物资的来源地,一旦浮桥被封锁,荒原难免会陷入到人人自危的恐慌之中。

即便韩记被逼反抗,但一千八百人的防卫大营,完全可以支撑到禁军骑兵前来增援,届时,仅有步卒的韩记乡兵除了跪地投降,就只剩下死路一条。

今日见面,肖富贵的分析如出一辙。

荒原中,尽管韩记已经稳定住流民,并且逐渐完善管理与掌控,但朝廷与皇家始终是不放心的。

宋祖有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更何况,韩记崛起的太快速了,虽然得到一部分权贵甚至帝王的支持,但也得罪了更多既得利益者,这些人恨不得将韩逍遥挫骨扬灰!

更何况,郓王赵楷还夹带着不可告人的图谋。

所以,从种种迹象表明,东京城有些人对堤北流民不耐烦了,或许一个火星子就能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