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谣言、稻种、引火奴(1 / 1)

明歌 滚木擂石 7030 汉字|16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七章 :谣言、稻种、引火奴

灵山修道院的修建工程引了一场争论争论的焦准备花7oo两白银…为诸天神佛打造在人间驻足停留的府邸…这件事儿究竟算不算昏君行为?而是讨论现在的皇帝究竟是喜欢田礼妃多一点还是袁淑慧妃多一点呢?

看起来这是一道伪命题想当年皇上为了礼妃险些拿着大宝剑宫门臣;紧接着死皮赖脸的替礼妃的娘家人在南洋开拓了偌大的家业;后来还亲自为礼妃的妹妹指婚孙诚;更加令人惊恐的是一度曾产生过废太子的传言如果不是钱老相爷的犯颜直谏这事儿指不定成什么样了呢;还有就是最可耻的温体仁竟然鼓动万岁违例先封五岁的三皇子为定王。

凡此种种‘上与礼妃情甚笃’此言不虚啊!

这些舆论中有几个常识性的错误:小朱当初举的不是宝剑而是穆字金刀;田家举族去南洋是为了国家殖民地建设而做出的牺牲;指婚的时候孙诚虽然是武举效节郎但真正达是通过一系列的浴血厮杀换来的更何况当初为了给徐光启冲喜老大人孙女徐银英的诰命比田小蔷还要高一品;最后打消废太子念头的不是别人正是温体仁这里面压根儿就没钱谦益什么事儿。

但舆论嘛永远是距离事实越远可信度就越高。所以关于皇上同礼妃的传言中唯一的正面人物是钱谦益。其余人等都是奸妃佞臣恶国丈外加一群死太监。现在更是离谱。礼妃居然被打入冷宫啦!!!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先阿萝地三个孩子凑巧都是在秋冬生产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女子来说是最毁身子的一件事情。虽说有中外名医帮着调理身体但阿箩的身子确实不灵光了。再加上小朱现在一共是7个老婆其中绯儿又是跟着他身边长大的感情基础确实也有。其他的袁妃、筱筠、宝珠、锦华因为性子柔弱家事清寒、温柔体贴、千依百顺等原因。对小朱的吸引力也都不小所以小朱现在只是经常去阿萝那里坐着聊会子天儿然后晚上去别的地方行周公礼。

这种有名无实的婚姻在小朱看来还算正常但在宫里可就了不得的大事了。传言地基础就此产生。

其次阿萝被周皇后给勒令修省了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袁妃有一儿一女二皇子慈烜和二公主昭仁。这两个孩子都有一个小毛病花粉过敏。为此。小朱特意交待杨春想办法给换了一种衣的香料。偏偏阿箩有一次心血来潮

“日头太毒了晒坏了皇上怎么得了你们去多采摘些香蒲叶子再用绣网架着把东夹道上面给盖严实喽。”

等搭建好之后阿萝看着绿油油的一片一撇嘴:“看着也太单色了去找些菊花、牡丹伍的。给本宫点缀上。”

大冬天的哪找牡丹去?宫里一时间鸡飞狗跳还专门毁了几株兰花等全消停之后。一段人工搭建的花草天蓬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东夹道不宽。两边又是高高的红墙原本环境就挺清幽地如今顶上再坠满遮挡阳光的绿草红花确实很漂亮很实用但也很香啊!

小朱还没来得及欣赏并享用呢袁妃那边就乱了因为两个小孩子鼻涕眼泪地就开始了这下子皇后怒了。

后宫的事情本就是皇后主管当即下令把那些个香兰啊、蒲啊、睡莲啊等等花花草草的全拆了然后左手领着慈烜右手拽着昭仁就来找小朱算账。

那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看见两个小孩子痛哭流涕的惨相心疼是肯定的更何况当时小朱正琢磨如何对付外朝的事情也就答应下来此事由皇后作主便是。

皇后做主的结果就是勒令承乾宫大门紧闭礼妃自省日常就是阿箩自己也只许从侧门出入。这就是阿萝被打入冷宫的前因后果。

偏巧慈烜和昭仁都是接受费力施洗过的小教徒小朱又为了宗教改革而率先筹建雾灵山修道院并且将这座修院划在了慈烜地名下他的意思是堂堂一位亲王成为修道院的半个主人这对于教廷那边的迷惑性是比较强烈地。为此东西方都进行了专门的册封:小朱这边册封1o岁的慈烜为彦王;费力大主教那边请得教皇法令委任慈烜为云蒙山修道院地辅礼司铎并遵照东西方的世俗传统这个职位是世袭的。

这么一来关于礼妃已经失宠的传言就甚嚣尘上了。

“哼!”小朱真的有些愤怒了他生气不是别的而是对谣言的散播和扭曲现象很是愤怒!

“这可真是三人成虎可杀人啊!宫里还没怎么着呢外面倒是替朕来谋划家事了高起潜你出去就说朕说的谁要是喜欢进宫瞧瞧朕这就替他们亲自挑师傅再赏瓶好酒。”

“哈哈哈哈遵旨!”

不着调的高起潜傻笑了几声之后跑出去抓人去了。前面说过有相当数量的师傅喜欢在手术前喝点小酒小朱这话的意思就是你们要是再乱来那就干脆净了身进宫吧。

正这闹着呢张彝宪跑过来了半路上还把高起潜给拦下。望见小朱张彝宪一拱手

“万岁为平息谣言而索人入宫此事万万不可啊!”

“嗬嗬大宪有好主意是吗?”

搭建花草天蓬时正好赶上张彝宪回京述职所以这小子没少跟着起哄眼见事态有恶化趋势他能不硬着头皮冲上来嘛!

“嘿嘿皇上根据前几日的民论汇总来看明明您这边在采购鱼胶之前。特意在猴子身上做过验证但传到南洋那边之后却变成是因为希亚娜换个名字把您给糊弄过去了。所以风传嘛难免有越传越乱的。于今之计最好以不变应万变谣言止于智者也!”

“…”

小朱翻着眼睛想了想虽然话说如此。但总觉得哪里有点别扭。于是他盯着张彝宪看了又看心说:这小子现在行啊!比高起潜可有长进多了

学会用之、乎、者、也跟我打马虎眼啦不行决小子。

“张彝宪你说的‘不变’恐怕是另有所指吧?”

“他这个”张彝宪一愣他只是觉得皇上为了一个谣言而以‘抓进宫里当太监’来威胁臣民。有点说不过去这才出来解劝的。现在皇帝显然是答应不追究传谣信谣者了可态度也很明显万岁他不满意!

张彝宪小眼睛骨碌碌一转馊主意立刻就蹦出来一个。

“皇上吉庆伯今番参加科举仍是不中不如由万岁亲笔颁赐一个出身如何?”

“去!”

小朱气地差点吐血。他的宝贝妹夫…承天府都指挥同知吉庆伯…孙诚因为去年的会试。推迟到深秋才举办时间上刚好够他从容安排因此特意赶回北京参加高考结果同以往一样。在匿名誊抄阅卷的考核制度下孙诚依然是名落孙山。

孙诚的执着和苦命让所有人都很惋惜。一个如此优秀、独当一面的国家大将居然连续考了三次科举不第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但制度就是制度如果为了证明皇帝和礼妃的感情没有破裂而公然违反科举制度这不火上浇油嘛!

但张彝宪不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关键他这么说不过就是替皇上引出个方向而已。解决传言的方法可以通过封赏孙诚来抵消因为孙夫人是礼妃的亲妹妹嘛!应该说在所有这些太监之中张彝宪地马屁功夫是最高的:

为领导想好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却成心闹的极端一些这样的话领导会认为是自己想出来的妙计但同时在潜意识中对这个下属的观感是无以复加的好上加好。所有的解决方案别说的太仔细了这才是马屁地的最高境界。否则您这么能那还要领导干嘛?于是:

“你小子这心眼儿真是不知道怎么长地?赏赐进士出身那外朝的那些个老学究们还不又得来哭门啊?不过朕这里倒是有了一个主意来人笔墨伺候!”

“…”

张彝宪嬉皮笑脸的任小朱一顿数落然后亲自研磨镇纸、捧笔眼看着小朱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双甲辟炼才有风云之刃。天露蚕种始得嫘母之丝。’

歪头看了看觉得还成就是两个‘之’字用的是同一个字体对仗也有小问题但总体上说得过去。

“大宪啊孙诚赴京赶考朕只是于殿上见过他几面他为了观摩献俘大礼一直在城外驻留。可礼妃还没召见呢寻个日子安排一下吧。你这样先敲锣打鼓的把朕的这幅对联给他送过去。”

“好嘞小的这就去!”

张彝宪兴冲冲的跑了小朱看着张彝宪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冲着王承恩说:

“王师傅朕今夜留宿承乾宫!”

都说千锤百炼出宝刀但都是虚拟的数字指向实际上远在汉代宝刀地炼次是7o次左右;唐宋时达到了12o(双甲)次左右。但到了小朱这个时期因为钢法的展已经不再出现炼多少次的现象了。不过以此来形容人才还是可以滴。

另外蚕宝宝在成虫前叫做蚕种或者蚕卵在明代对于蚕种保护的方法已经展到炉火纯青地地步其中比较关键的是要让越冬蚕种在一定时期内接触低温只有这样才能刺激睡眠中的蚕卵使其得到良好育。这样地方法叫做天露法。至于祖养蚕对于中国人具有何种意义就不解释了。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小朱这句话其实就是在公开勉励孙诚: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小臣.诰授征西军护军…镇国将军…经理军务镇守承天府等处地方…玉门关、落日牧场挂将军印总兵…承天府都指挥同知…吉庆伯。孙诚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起来孙诚啊几年不见你怎么瘦了好多啊?”

“呃”孙诚知道如今这位皇上比较另类但见面第一句就来这个。确实有点不适应他是比较正统的一位儒将。

“回皇上小臣经年军旅为防止衣绊袍扣牵制刀具故不敢太胖的!”

“哈哈这么说咱们的吉庆伯也怕死喽?”

“…”

一堆人快疯了这个接见场所小朱特意挑选在武英殿。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都看清楚。他跟孙诚可是连襟。为此礼妃也特意过来了眼见皇上净说没用地阿萝忍不住开口问他。

“孙诚啊夫人可好?听说她有身孕了?”

“谢娘娘恩垂小臣赴京之时家夫人身子还很是爽利依据随军医官推算应在初夏临盆。”

“唉!夏天好啊。承天府那边还不算热对母子都有好处起名字了吗?”这时阿萝的情绪已经有些激动了。“不如就用‘夏儿’当乳名吧。”

“多谢娘娘小臣自当从命!”

“你别老臣臣的。小蔷是我亲妹子去了承天府这么长时间也不说来封信好容易跟你见面了还这么生分…”

“呃好啦好啦”小朱一见阿萝眼角浮现泪光连忙出面解围。“道路不通送信不易等通路网建设成了信件自然会多起来的。再说了前日申甫提请希望参照国子监的旧例扩建天津武学的编制今后所有的军中将官、蒙古诸王的子弟都可以自幼来入学。这样的话小蔷要是愿意不就可以陪着夏儿回来了嘛!”

“可是皇上夏儿还不知男女呢!”

“男女怎么啦?男女都可以开学嘛绯儿这阵子就一直嚷嚷着要开女学正巧了今天就把这事儿给定下吧。夏儿如果是个闺女咱大明的女学就正式开办名字嘛就叫‘梅堂女学’吧。”

“小臣多谢圣上厚爱!”

从这时开始君臣见面会正式演变成家庭聚会孙诚带了不少当地地土特产唐卡、宝石、牛角梳之类的东西都不值钱但很珍贵。等晚上吃过饭小

着孙诚去了文华殿家事之后当然要谈国事。今阁臣是郑三俊。

“皇上藏人素来有天葬习俗是故那里的藏医常常可见人体腑脏当地北派名医‘伦汀.都孜吉美’不但精通医学还擅长绘画小臣见过他画的《四部医典》虽说还有疏漏但已经接近人体了。因此小臣想提请吾皇能够刊行此书以医天下生民。”

“哦?天葬!”郑三俊来了点精神头很是兴奋的接口问道:“皇上天葬之说臣以前听过如是藏医绘本理当切实再同汉家经典比对后当大利于民啊!”

“可是”小朱就有一点好处不懂就立刻问。“知道腑脏长什么样子有什么好处吗?”

“啊呀皇上业医诊病当先明腑脏否则便如盲人夜行啊!呃”郑三俊抬眼看了看万岁爷决定用白话解释

“不是知道形状就好了还要知道具体的位置而且都说脏器之间有一层膜是五行交汇的所在世间之人都是因为交汇的地方出现问题才患病的如果准确知道位置地话直接在上用药就事半功倍了。

“再有孙将军亲披锋锐当知道士兵腑脏受伤的情形极多如果医官熟悉内脏地话医治起来也更加可以对症下药的。对吧?”

郑三俊说的兴奋习惯性的走来走去把孙诚和小朱听的是一愣一愣的。最后一个问话居然问的是孙诚把吉庆伯吓了一跳。

“是啊是啊小臣哦在下是见过很多尸体好多情况下血脉断裂的反而没事儿偏偏只是一处脏器破损的健儿殒命。是以在下才找来随军医官命他们和藏医一起探讨人体腑脏的。”

“那”小朱看了看在他面前很没有礼貌地自行讨论问题地两位文武官员心中反而很高兴“那就按孙诚说的办吧这刊印的银子由田家出支。

“刚巧朕想在云蒙山为藏教天师修建讲经法坛。你回去让他们先安排点人手过来就说要为各家天师挑选一下山头把那个伦汀也叫来吧。”

“小臣遵旨敢问陛下藏教各家上师都有法坛吗?”

“什么意思?自然是人人有份啊!”

“回禀万岁藏教流派众多计有黄教、红教、白、花、黑等教各家大寺也均有坐床活佛。因此小臣想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有份。”

‘哦原来藏教地内涵如此丰富啊!’小朱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然后很幸运的觉云蒙山确实够大!

“朕听曹化淳说过云蒙山很大安排万儿八千地人员绝无问题那就这样孙诚你来安排也别什么人都过来但也别把大的上师给落下这样就是‘云间诸佛。蒙恩布道’这意头还真是不错啊!”

“臣等遵旨!”

“…”

小朱一愣‘臣等’?这事儿跟你郑三俊有什么关系?不过因为是讨论问题他也没当回事儿只是从屁股底下掏出来一本书。杨春委托老丁刊印的《北棉录》送给孙诚。

“孙诚啊朕这些日子。净送你虚名了也没什么实惠的这本老大人写地《北棉录》是朕自己掏银子买的虽说有些粗制滥造但内容完整你拿回去吧想来‘落日牧场’还是用的上的。”

“谢皇上呃说到《北棉录》小臣还有一事要启奏万岁浣衣局提督张公前日送小臣一些种子说是他这些年在徐老大人的指点下培育出来的优良稻种。因为担心薯田中一旦栽种失败将铸成大错。所以只敢在私宅里种植这次希望在落日牧场进行试种。”

“嗬嗬张彝宪这家伙还知道谨慎了?行啊这事儿朕许了郑先生”“臣在”“此事你以前知道吗?”

“呃回皇上臣略知一二因为徐老大人与臣有同乡之谊是以臣听他说过凡田亩中偶尔会出现异于寻常的稻穗秧苗出现有好有坏如果优胜劣汰的话将大大利于农事。张公能够如此谨慎徐大人能够在病中如此辛劳实在国家大幸!而承天府落日牧场又恰恰是外省新地即便试验种植失败想来也没有太大的干系实在国之大幸啊!”

晕这老郑看来很爱说实话嘛不过他这么说也不全是没有人性要知道在农耕国家植物的选种是重中之重试验栽培当然要挑选一个人口密度小地地方先进行。并且老郑其实在委婉的提醒皇上和孙诚一旦试种失败哪里可是新拿到地地盘小心兵变才是。

“呣对了孙诚西边现在如何?”

“回圣上不仅承天府一带天山、宰桑泊、北海等地的匪患还是比较严重的。国内过去圈地的人很多加上当初定边时逃散的部落也不少。两相之下单身旅人、落单商队遭到劫杀的情形很多。臣与周(遇吉)帅、黄(得功)军门、贺赞、唐栋等人经常要亲自领兵绥边靖匪。”

“唉确实难办啊不过好在魏藻德的状元策论已经谋划到这些了回头等架构搭建完毕想来你们的日子会好过一些。你们那边还有什么要求吗?”

“哦有的臣等与周大人、黄军门商议之后希望国家能够允许在修路时搭建几处秘密所在专门库存兵资军备粮草工具。这样一来再有边军出行就可以轻装简从了。”

“就是说隔个三、五十里修筑一个秘密的兵器库边军可以随时补给地方县府也可以在非常时期开库自救。这么说对吧?”

“吾皇圣明臣等就是这个意思。只是三、五十里过于频繁二百里应该足够了。”

“呣好郑先生此事就交由你主理吧。但务必要记住此事知道地人越少越好!”

“臣遵旨!”

郑三俊此时心中忽然一跳因为他惊喜的察觉到在皇上心中自己的本事起码比梁廷栋要高一些。不提郑三俊在那边溜号再说小朱。

“说道兵器库朕倒是想起

事情前两天的皇家科学院那边。礼妃同周胤、孙等人共同研制了一个玻璃质地地‘引火奴’出来孙诚你可听过吗?”

“小臣孤陋寡闻万岁恕罪!”

“郑先生呢?”

“臣亦请圣上宽免!”

“呵呵无妨无妨朕这就叫人连夜去取。那个曹化…”曹化淳今晚请假去善各庄装修房子去了“张彝宪张彝宪!”

外面听到叫唤的太监王坤连忙推门进来。

“回皇上。张公今夜在浣衣局盘点库存。”

“哦行。你现在立刻去科学院那边周胤他们都是夜猫子现在一定还没睡让他们把‘引火奴’给朕取来。”

王坤没答话只是躬身施礼后就跑出去了。留下小朱、孙诚、郑三俊一起等待等待中郑三俊跟孙诚趁机把刚才说的几件事儿都给行文了期间郑三俊还夸孙诚地文笔不错。甚至还问了问孙诚会考的情况。当听孙诚说了几句之后郑三俊很负责的指点道:

“孙将军的文章中规中矩虽算不上锦绣。但考中会士还是有可能的。只是”

“只是如何?”

孙诚急急开口他想中进士的急切心情。可见一斑。郑三俊偷偷看了看皇上现可怕的万岁爷居然在玩自己地鼻子牛郑三俊眨了眨眼睛方才开口。

“哦我朝八股虽只风行百十年于今已经是散体文居多了但孙将军要知道从行文布局之中考官是可以看出考生的质素的。

“孙将军同其他考生一样以散体文答卷便吃亏了。因为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将军你不是弃八股不用而是不能写八股文。是以先就落了下风了。

“因此说孙将军要想金榜题名下次科考就应该以八股答卷这样一来我们关注的就不是文体而是内容了。

“将军有才学有历练又知兵地方于国计民生都有切身的体会只要能够直抒胸臆哪怕八股文体略有不对之处阅卷考官也会适当从容的。”

“啊呀多谢郑相爷指点小子可谓茅塞顿开!”

这种亲自给考生出主意的作弊行为居然就生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实在令人不得不佩服郑三俊的胆量。因为他这话中有两层含义:

头一个孙诚算人才品德也不错交这个年轻有为文武双全的皇亲当朋友可该有多好?

再一个其实是在递话给那位假装什么都没听见地皇上呢。他老郑也想当主考官的要是能留在内阁老郑将成为下届辅或者次辅也就顺理成章地会成为科举主考。那么他一定会为国家优选出栋梁之材滴因为他阅卷的特点是‘关注的不是文体而是内容’。

小朱依然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的鼻子牛搓成了黑团团然后随手抹在了御书案上正抹呢王坤领着周胤进来了。同时到来的是一个玻璃做的自动点火器——引火奴。

一个三寸长短圆圆厚厚的透明玻璃管;外加一根六寸长短直径同套管内壁差不多粗细的透明玻璃柱;玻璃柱是空心的里面穿着一根火绒线。这三个组成就是现阶段的简易打火机。

玻璃柱地一头略略向内凹陷不仅可以露出一小截火绒线的线头还可以抹上少量的白磷、硫磺。然后把玻璃柱插进玻璃管中就可以点火了。

使用时迅的将玻璃柱向里面挤压推拉反复两三次之后再拔出来伴随‘啵’地一声闷响一小团七彩的火焰就跳动在玻璃柱的正上方因为有白磷和硫磺地存在还存在小小的爆燃现象蓝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小火苗照亮了每个人的心中。

这个工作原理是在密闭系统内因为急压缩体积急剧变小空间内的温度会迅升高也就产生了燃烧现象。为了整个密闭系统不泄漏周胤等人专门配用了烟叶子来填充之间的缝隙并且起到缓冲的作用。所以点燃后的引火奴还弥漫出一种烟草的香味。

之所以采用玻璃是因为童九斤的玻璃工坊是国家专营造价便宜。同时因为极易毁坏也可以避免被敌人缴获这样也有利于技术保密。

这个精彩漂亮的明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因为这其实是一系列链式影响的最开端它的最终展将是汽柴油为媒介的四缸动机。

当然现在小朱即便想到了这个物质条件也不允许但简单的点火装置被以官方形式广泛应用在军界这就意味着一种科研环境的大爆量变才能质变嘛!

“周胤你立刻叫童九斤打造2件然后往承天府。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每人配一件。但你等都切记一点引火奴暂不可民用。”

“臣等遵旨!”

注:

1.孙诚的官职很残念吧?分开来看应该是:诰授征西军护|镇国将军(散阶)经理军务镇守承天府等处地方(职责)玉门关落日牧场挂将军印总兵(职责)承天府都指挥同知(军职)吉庆伯(勋阶爵位)。

2.由谣言形成原因说到了解剖医学然后给小孩子起名…成立女子学堂…宗教改革…农业…武器库…打火机…考试作弊。打岔的效果还真惊人!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谣言的产生原理;优良稻种的栽培与种植;轻型点火装置的明。这就是本章标题的由来。

3.郑三俊的惊喜是一个复杂的推论:主理兵部的是两个人洪承畴和梁廷栋;洪承畴入阁是肯定的但因为规避原则洪承畴不可能再管兵部;梁廷栋本是分管兵部的内阁如果他留在内阁则兵部的事情一定会仍由梁管;即便郑三俊今天碰巧听到这事儿但如果小朱不想让郑碰兵部的话这件事情交郑转给梁就是了。4.郑三俊对腑脏的理解是时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