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民待遇(1 / 1)

明歌 滚木擂石 7164 汉字|15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二章 :国民待遇

开意识形态不谈战时军管制是一种极富效率的政先可以叫国家权力得到充分体现。(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因为军法是所有法律中最苛刻的。

其次是对社会资源的最极端调动所有的人、财、物都将在杜绝浪费的基础上为国家服务。就是那些精英阶层也不得不放弃他们骨子中的懒散。大家谁也别闲着都给咱冲上去群殴去。

第三为新型劳动关系下的社会分工做好充足的准备。人是社会性动物当整个社会只具有一种准则高度的服从就成为所有人的共识。这个时候如果决策层能够明智地进行引导一定事半功倍。

当然啦战时军管制也是存在弊病的。先以酷法理政代价确实沉重为了实现国家利益而承受精神上的摧残时间久了很多人都会抑郁的。其次各级执行者的素质高低是成功与否的前提保证偶然性风险实在太大。

还有一个最直接的恶果名义公平下的不公平。配给制是战时军管的重要表现形式这必定会损害相当多群体的利益。因为存在像杨春这样的政治小强他们可以在各种制度下都游刃有余地进行着贪污和腐败即便杨春被现了然后斩示众但又如何呢?李春、赵春依然并且永远的存在着。

正是这种名义公平下的不公平很多人会迁怒于某些比较冤枉的执行者比如洪承畴吧。他是兵部尚书战时军管制的概念是小朱提出来的;洪承畴进一步做一个大原则出来;然后由他的老部下孙传庭编制出大量地、具体的、细节中的细节。

这样一来很多人就觉得受不了了。按传统理解这就是结党营私啊!于是一股暗流开始了针对‘洪党’的清洗工作。

这当然只是借口因为洪承畴确实不是一个结党的人他有私心不假但要结党的话也要看看下面人同意不同意。孙传庭?这可是一个硕大巨大以及伟大的杠头要他结党营私还不如让他拿一把菜刀满大街砍人呢。这样也许会更容易一些。

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人开始动‘摘桃子’的脑筋了。皇帝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这点毫无问题。没有眼前这位看似迷糊地皇上国家现在指不定成什么样了。所以战争胜利的桃子是皇帝之下的权力分配。

在这股暗流中杨春只不过碰巧成为了清洗‘洪党’的操盘手。但他这样已经混出眉目的大太监是不可能介入党争太深的。所以他使用了一个非常绕弯子、时间漫长、又各方面都能交待过去的办法。让老丁挑松衣服之间的线头这等于做了一个小小的圈套。就看你洪承畴奔不奔里面钻了。

洪承畴面对诱惑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应?没有人知道。起码最近几个月是没可能有答案地因此让我们来看看朝堂之上吧。因为摘桃子的猴子们打击地目标并非洪承畴一个人。

最近的朝堂上非常安静安静很是可怕。安静的像一坨已经风干僵硬的大便毫无生气。毫无味道静静的摆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都没有苍蝇乱嗡嗡了。

以往最能闹腾的言官系统安静。

以往最愿意捅篓子的内廷。安静。

以往最容易吵架的早朝上安静。

文华殿同样如此。甚至。就连各省的官场也都异常安静。

所有的人都夹着尾巴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就连惯常地社交活动——筵宴——也都停止下来。

这种奇怪的现象当然是有原因的导火索就是戴羲。炒作者则是天下云集而来的学子。

今年是崇祯十三年又是大考年来到。所以现在地京城里云集了各地学子。而学生最是青春年少热血沸腾的一类人群。于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政治风波正在悄然形成。

要说这也是某些上位者们自己闹地。当年派戴羲出使西域各国原本是按照中国历史的惯例挑选的要么气节要么杂学。

恰好戴羲是个品学兼优的好人选又会酱油、又会做豆、又懂生物杂交学更妙的是居然只中乙榜(举子)这条件多好啊!气节更是被证明了如今已经被看成苏武之后的又一位节臣。本来是一件多好的事儿啊!但千不该万不该国家竟然把人家给忘记了。固始汗把戴羲给抓起来当奴隶使唤了五年国家竟然不闻不问甚至干脆就把人家给忘记了。

而戴羲呢竟然守住了气节守住了尊严还在最关键的时候帮了征西军一个天大的忙通过青果儿找到了庆格尔泰进而全面招降了瓦剌五大台吉。这个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帮了征北军一个大忙。

但可气就可气在好么等到征西征北两军携手归国时朝廷上下才忽然惊觉原来他们多年之前曾派了一位使臣出使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位优秀的使臣竟然还活着!!!

这种事情叫天下的学子骂骂难道不是纯属活该吗?

为什么言官系统也老实了呢?因为言官们也把戴羲给忘记了。呵呵六部九卿内阁内廷包括他们言官在内都把人家忘记了这实在是说不过去啊!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戴羲虽然是钱谦益、方孔炤、夏允彝等人的好朋友但因为他只是举人的身份所以注定了他不属于任何党派。党派都忙活自己人的事儿了在意无意之间把戴羲给忘了个干净。皇帝和内阁这边因为早先要操心的事儿太多结果确实没顾上戴羲这边儿。这不今天的文华殿议事皇帝小朱就非常不好意思的开口问道:

“温先生。戴羲此人你可还记得?”

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可把温体仁给难为坏了因为越简单地问题越难回答。回答忘了吧他是辅啊!辅都忘了那这不是渎职之罪嘛!可要回答说没忘会更惨!没忘你不跟皇上说想干嘛?但温体仁究竟是温体仁

“启奏万岁。天地生万物分四时定八方划山水何也?无他实乃安分守内矣哉!”

“…”

呵呵小朱气的差点

把自己噎死。他现在是听得懂这些弦外之音的但实在欠打他的意思很简单人人都有份内之事。不是我份内的事情为什么我要记着呢?

小朱其实也就是想找找心理平衡。他作为皇上忘了驻外使节虽说不太对但如果下面的大臣也忘记的话那不就找到‘知音’了嘛!可偏偏温体仁回答的模棱两可。小朱这个气啊!就别提七窍生烟了连下面都跟着抗议一歪身子就先放个屁出来。现在的食物肉类很少所以屁味不是很臭加上厚厚的朝服手边地香囊。放屁只要没响一般不会被人察觉。

“周先生您是分管礼部的您说说吧!”

小朱这个问话。其实是在报复温体仁你温体仁不是说什么不是你份内之事吗?你不是想推卸责任吗?好现在朕当着你的面去质问周延儒。摆明告诉大家看见没有温体仁这甩黑锅呢!你们可都团结起来一起抗住了啊!

“回回禀皇上!”周延儒很潇洒地躬身施礼。“臣虽不敢僭越行事但臣亦知为人臣者替主上分忧解难乃是大道!戴羲一事臣分管礼部而竟忘怀实在臣之罪也!”

“戴羲一事臣等亦有罪竟牵连吾皇受实在惶恐难安!臣等祈请致休以平天下之怒!”

果然周延儒勇背黑锅的情怀叫大家都很感动于是一群人一起深鞠躬共同把这事儿给分担了。

小朱赶紧侧了一下身子好家伙这么老些人冲他鞠躬怎么看着就跟遗体告别似的?未免有些晦气。他侧过身子后斜眼看了看温体仁见‘仁兄’脸色平静的安然不动倒也心生佩服。

“算啦朕琢磨呀这些年国事繁重偶尔忘了一两个人名还是可以原谅的嘛!”

“臣等多谢吾皇!”

小朱这话也是有深意的等于由皇上做主为整个官场做了开脱理由很简单我们没忘记曾派了使臣的事儿我们忘记的是戴羲地名字仅仅是名字而不是人!

接下来的几天已经商量好攻守同盟地一干君臣就开始琢磨善后事宜了另外也捎带脚讨论了责任问题。广大学子的要求是‘引咎辞职’!要说如果借着这事儿叫温体仁这样的内阁大臣引咎辞职并由此将‘不作为就下岗’这个制度给定为成法原本也是不错的考虑。但是身为皇上的小朱阁下最终明智的给公开回绝了。

因为国家刚刚又把国库给打光了四方战事南北通衢样样都是高投资的项目。不但国库光了连皇商那边都借光了。

皇商身后可是各大商会各大商会的背后是整个官场为了支援国家玩命大家都把家底花出去不少。换来的是皇家送过来的诏书。国债诏书。这是崇祯皇帝小朱布地第二份认债诏书第一份是刚刚登基的天启七年在放过节费的同时还约定了一个补拖欠工资的承诺。这十多年来小朱还真就把欠款全补下去了。所以小朱地信用非常好。既然国家有了高等级的信用指数那为了战争而放的战争国债以‘转投国债’地模式偿还也就顺利了很多。

国家不用现金偿还债务这当然算是好事儿。但别忘记再怎么方式偿还他也是负债。在这种负债经营的情况下小朱是非常需要温体仁这个理财大师来继续辅政的。不仅是皇帝国家和民族也同样需要。

但很遗憾!不论是小朱还是温体仁大家心里都非常明白温体仁就是再好也到了讨论退休的时候了。

因为第一届内阁的任职周期。是七年。温体仁即便名声不这么差劲也不可能不应该不能够过这个任职期限。否则对国家、对皇上对温体仁都不是好事儿。

这其实也解释了温体仁为什么非要推卸责任。因为温体仁知道自己的仕途最多就干完这届了。既然怎么都要走何必非要背着一个罪名下台呢?眼下地政治风波矛头指向很明确就是要温体仁下台。嘿嘿。温体仁的性格本来就有缺陷面对这么个情况您说说他能不推卸责任嘛!

温体仁拒绝辞呈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跟皇上表明一个观点:我温体仁离开辅之位是急流勇退是礼让贤能。而不是什么劳什子的引咎辞职。

好了分析完所有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了该看看咱们的小朱是个什么应对了。

小朱倒也仗义。先是下达一份罪己诏贴在国子监的门前。明确承认把一个驻外使节给忘记了确实太不地道请大家伙原谅。然后在小朱的强令下所有的人除了温体仁之外都上表求罪大大小小地道歉文告把国子监门前都给贴满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小朱现在的威望是确实高了。他想保护温体仁众大臣至少在明面上不敢反对。

诸位大员都出面道歉使得诸地学子的言论中。也就少了许多的戾气但要求温体仁辞职的声音依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不能用正常人揣度的温体仁忽然单独求见了皇帝陛下。

“皇上戴羲一事臣无责。但臣为辅已近七年臣自问治国理政不敢比管乐却绝不让萧曹。然话虽如此臣也不敢滞位不去。况且如今学子群情激昂如吾皇公开明旨准臣满届七年致休返乡!然后容臣再想出几个应对良策双管齐下自可安天下之口!”

“温先生”小朱的声音略颤抖了一下真情流露的年轻皇帝甚至连声音都有些哽咽:

“温先生为国为民为了朕甘愿担当十多年的骂名如今再为戴羲而辞这青史之上先生之名更为不堪了朕朕真的对不起你啊!”

“皇上!”这时候布明年退休地公开声明无疑就等同于引咎辞职眼见皇上真的不愿意这么干温体仁老泪纵横他多年来地委屈全然消解。

“臣有吾皇此话纵然担负千古骂名又有何妨?只要我大明万世永昌只要我华夏子民傲立于世界臣知足了。”

“先生!”小朱抢步上前双手扶起温体仁。“先

名利实在为史中楷模朕无论如何也要给先生一

“皇上”温体仁的双眼中忽然焕出一丝异彩但旋即又复深沉。

“皇上如今戴羲之事确实是臣的昏渎臣理当受罚但臣有两个最后的要求还请皇上应允!”

“好先生请说莫说两个便是2o个朕也一概应允

“谢皇上其一臣想担当今年主考钱谦益辅六载却连当了三届主考臣不想在这点输他太多。”

“好这条没问题!”温体仁的眼光要比钱谦益独到这点小朱是认可的。

“其二臣这许多年来贪污了不少银子臣已经命家人‘温保’整理成册待明年皇上可凭借此册治臣贪赃枉法、结党营私之罪但臣的家人还请皇上多多照顾!”

“什么?”小朱又惊又怕“温先生何出此言?”

“启禀皇上大明吏治虽经皇上妙手缓治近年已经有改善迹象。但积重难返而吾皇施政略嫌宽柔软弱如若没有杀伐又岂能乾坤一扫?臣愿以此残败之身为吾皇行霹雳之威!”

“胡闹!你是朕的好辅你是朕的好先生朕不奖赏你也便罢了何苦还要杀你?”

“呵呵吾皇啊为国为民纵使海瑞都可以杀的又何况臣这一身骂名地奸相呢?”温体仁忽然一摆手不让小朱开口。自顾自的说下去:“当年严嵩父子以贪污罪而身败名裂而其身后竟无长物。为何?实在是为吏治而亡为变法而亡。臣愿效法神宗故事甘愿成千古第一奸相只求慰吾国吾民不求那笔墨虚名!臣恭请吾皇恩准!”

“混账温先生此言。朕断断不……”

‘准’字未出温体仁已然飘然而出离开了文华殿东暖阁透过玻璃窗温体仁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小朱的眼中溢满泪水视线模糊失声哭了起来!

……

缓解政治风波地最佳手段是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地方式。有很多种比如随后几天里。仿佛什么事儿都没生一般的温体仁递交了一个报告:

《平等国民待遇之制》

这篇法案是中国历史上次提出了国际法概念。同时也次提出了如何面对外国人的问题。

“古籍典藏向有北狄、西戎、南蛮、东夷之说而千年之下又有西洋番夷、东洋倭奴之贬鄙字句。吾华夏泱泱大国自命不凡与世。确无不妥。但数此恶俗之语刊载于史册官文之中宣唱于庙堂圣贤之口实在有损斯文。于大明形象毫无一丝一毫之可取之处。因此恳请吾皇。全罢此无聊陋字。非如此国人种族歧视之心何时方灭?非如此华夏辉煌灿烂之辉何时鸣放?

今又有戴羲之事想我大明天朝上国矣国之正使出行万里之遥竟成囚奴仍可指斥之黯墨何也?非国力不强非兵锋不盛非民望不兴非使者忘形实在乃冤冤相报之故也!

古有‘犯强汉者虽远而必诛杀也’之语震烁古今千载之下读之犹觉豪迈之气充沛于天地。今折辱戴羲之固始汗已身异处埋尸乡外千里。何也?虽有天朝上国之威却亦有未能善待之故也!

今起望我大明刊旨四海昭告天下:

吾国民行走世界万邦诸国应待之亦如尔国民。

尔国民行走中国官民诸省待之亦应如吾国民。

自此之后凡有敢伤吾国民之邦天兵骤降斩其君倾其国罪其民夺其财。

凡吾国民行走世界但有听闻化外有敢辱吾国之声名也慨声争辩者赏义士之赏执刃争斗者赐千金之赐。

蛮、夷、狄、戎、番、倭、奴、酋、鬼、色目等粗鄙歧视之语亦自此悉数罢去若有言之者罚银掌嘴。”

这篇稀奇古怪地文章小朱很想当场拍板就给定了但是大家都明白早定晚定的效果其实是大不一样的。于是国子监、午门外的皇榜处、北京四城九门处都连夜张贴了温体仁《平等国民待遇之制》的文章抄版。学子们的热血原本就是沸点现在看了之后更是到达熔点但这足以将天地点燃地热度却已经生了巧妙的转变。

“温体仁此说虽有些败兴但也不无道理想那些化外殖民究竟同是天下生民何苦要贬斥人家呢?”

“是啊戴大人此番折磨若按温体仁冤冤相报之说倒也不差太多。只是苦了戴大人罢了。”

“如果按温体仁的说法今后再有人敢把正使抓起来咱大明就要征伐他们是吗?”

“岂止是正使就是平民之身如果受到不平等对待大明也是要打的。”

“如此那还张榜干什么?直接刊行世界不就结了?”

“呵呵温体仁现在不敢独断纲常了他要听听咱们的意见哩!”

“如此你我便联名上书求皇上尽快刊行便是!”

……

就这样注意力被成功的扭转温体仁的名声也逐渐地变得好了一些。但如果说学子们的注意力这么容易就被扭转那也太小瞧人家了。于是小朱这边又连续出台了几个问卷给他们。

1.辽东袁崇焕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呢?但这是非公开的毕竟人事任命地问题是国家的权力学生再有影响力也不能太过分了。只是通过小道消息传递出去好叫他们有点事儿干。

2.建城地问题。.帝但高杰有自知之明不可能彻底脱离大明的管辖。于是这行政地架构该如何安排呢?

类似的问题还有北边贝加尔湖城的问题。当年苏武牧羊就在那里现在曹变蛟从罗刹人手里给夺回来了确实需要建设一个完备的大府衙制度好永镇北海。那么这名字是叫北海郡呢?还是叫北天府?或者叫苏州?汗!要么叫牧羊城?总之这个问题你们替国家想想吧。还有东边库页岛也一样如此。

这条属于公开问卷

过小道消息告诉大家因为战事结束的后续问题太推迟一个月举行届时。策论的考题就是关于怎样建城。

这下子。广大学子们的注意力才彻底地从戴羲身上移开。一考定终身啊!国家现在早早公布了考题目的只有一个选出真正可行的方案来就看你们这些学子有没有这个本事喽!

给城池起名字是可大可小地事情但如果上升到政治角度就绝对大了。圣弗朗西斯科是什么意思?哈巴罗夫斯克。是什么意思?就是告诉世界这地方是谁谁谁地如果有人想提主权问题好啊。你先说说这城市之前叫什么名字啊?

你说你找不到资料?那你凭什么说这地方是你们的!你说资料都被我们给销毁了?笑话!你说我们销毁我们就销毁了?证据呢?

国际政治很多时候就是这么无赖的逻辑圈套。一环套一环最后变成了‘现实利益归实际占有一方’地国际通行法则。

3.温体仁要辞职了但皇上答应了温体仁要等到明年才会予以考虑因为皇帝似乎想把内阁变成任期制每任7年。

这条是非公开问卷同样属于小道消息流传。目的其实就是探问一下学子们对官制的看法。既可以转移矛盾又可以听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愿多好的办法啊!

……

上面那几条虽然有混淆视听回避矛盾的嫌疑但总体上来说是非常巧妙地一种处理方式。不仅彻底转移了学子的注意力而且国家这边还闹个听取民意地美名又能从中得到想要的建议。毕竟学子们是单纯的只有单纯的人才更有创造性思维。也就是灵活的活力。

公开温体仁明年退休摆出三个挠头问题这样绝的方法还就出自温体仁的创意老温这个人啊性格上确实有缺陷满朝文武都跟他较劲有小朱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他自己的原因。他太狂了他太独了他也太瞧不起别人了。

最重要地是他对自身的要求又不是很严格一妻四妾之外还有很多的小老婆。名士风流原本也无伤大雅但像他这样的畸形家庭确实很不被正统文士所尊重。而这么多地老婆孩子一大家子花销太多不贪污又怎能保证?

贪财、好色、孤傲有了这三条他的人缘可想而知。

但不能否认的是温体仁地智商应变的能力识人用人的敏锐理财的天分对时局把握的游刃有余这一切都是一名辅必要的本事。

现在更狠了温体仁竟然给自己划定了一条死路他要用自己的性命为国家清理吏治而打开局面。虽说皇上这边没表态同意但老温死念已定小朱越要保护他他就越要以国士的心态回报主恩国士以死明志是《史记》列传中的主旋律凡是真正读过的人都会理解温体仁这种举动。所以明年的温体仁是身异处还是荣归卸任真的很难讲。

“皇上这是今天的民论总卷请万岁御览!”

“放着吧。”

小朱没抬头只是手中把玩着一把‘质洁镇尺’出神。一旁的曹化淳眼见如此便将‘民间舆论调查’放在御书案上向外退但刚退了两步胖子曹忽然双膝跪倒。

“万岁爷温相劳苦功高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求您万万不可行那万难之事啊!”

小朱吓了一跳曹化淳跟温体仁的关系好这是公开的事实但好到为了回护朋友而主动找死的程度还真是叫人很感动他们的友谊。内臣不得干政虽说名存实亡但谁也不敢公开就这么干。更何况曹化淳参与的是皇帝与辅之间的问题绝对的死罪。

“你起来吧此事不该你说也不该你管!起来!”

说到后来皇上的声音少见的严厉起来。曹化淳一哆嗦赶紧爬了起来但眼泪依然垂落。小朱见此又放缓了态度。

“化淳啊这把尺子你知道吧?”

“知道是万岁爷赏赐给大人们的。”

“嗯但朕登基以来只赏出去四把。如今该是第五把喽!”

“啊?皇上莫非是要赐给…”

“曹化淳!有些事儿不该你问也不该你说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明白了!”

一时间东暖阁内出现了死一般的寂静皇上开始翻看舆论调查曹化淳则慢慢找出一把蒲扇轻轻扇动开春之后风沙较多玻璃窗紧闭之后屋内又觉得闷热所以通常会有专人给皇上扇风。

小朱随便看了看民间舆论大同小异无非是赞同温体仁下台赞同对戴羲进行丰厚的奖励赞同于海外建立大府衙赞同平等国民待遇赞同对袁崇焕继续重用。没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小朱对于前面的事情无所谓因为这些已经是必然趋势了不是任何人能轻易挽回的。倒是如何对待袁崇焕一直是摆在心头的另一件大事。

老袁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却被他一力维护的属下算计实在很可悲!然而老袁后续的表现却展现了只有具有高贵品格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事情非但极力替吴三桂开脱还倾尽心血来帮助吴三桂完成战事的后勤工作。这样高风亮节的品格又岂能不赏呢?

但问题出来了袁崇焕心灰意冷已经公开上表提请致休了。老袁的辞职让所有的人感到为难。大家都想挽留袁崇焕而挽留袁崇焕的政治前提就要惩罚吴三桂。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吴三桂刚刚进为东平侯这时候怎么可能惩罚?

头疼啊!小朱放下舆论调查将双手按着太阳穴闭目不语。也就喃喃出声:

“戴羲、温体仁、袁崇焕我该拿你们怎么办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