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好义贤、三好长治、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众”四派畿再度大乱。秀治趁机发兵攻灭了丹波国内的全部亲三好势力,再一次独霸丹波一国。
1565年织田信长“上洛”成功,波多野秀治被迫像织田家屈服。然1569年将军足利义昭发动了“信长包围网”,波多野秀治高估了“包围网”的力量决意背叛信长。但是信长经过六年的苦战打破了“包围网”,并流放了足利义昭,波多野家遂成为了织田军猛攻的主要目标。
1575年,织田信长令明智光秀全权负责攻略丹波。波多野秀治利用丹波多山的地形与织田军进行笼城战和游击战,使得明智光秀的侵攻进展缓慢。后织田信长又抽调近畿的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两部配合明智光秀的行动,亦收效甚微。信长大怒,乃对光秀下了限期一年的“最后通光秀十分恐慌,除了加强攻势之外,又向播磨的羽柴秀吉求援。1576年明智、羽柴、丹羽和池田四部兵马五万余人开始强攻丹波诸城,波多野秀治决意收缩兵力,集中防守八上城——只有赤井城城主赤井直正(“丹波之赤鬼”)拒绝弃城,最后在羽柴秀吉部十倍以上的兵力的强攻下战败,直正亦死于秀吉麾下胁坂安治之手。八上城坚固无比,织田军数次强攻均未得手;于是只得采用羽柴秀吉的“断粮战法”—围而不攻。一年半之后城中粮尽治与其弟秀尚被迫出降。后信长在安土城接见了他们并许诺“安堵”,但是最终却又违约杀死了他们。昙花一现的波多野家就此灭亡。
史载秀治、秀尚兄弟之所以投降,除了城中粮尽之外,还在于得到了重要的人质——明智光秀的叔母。但是织田信长最终还是违约杀死了秀治、秀尚兄弟,愤怒的波多野家家臣便也将光秀的叔母杀死。这也成为日后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的原因之一。
“主公,恭喜您被封为丹波国的国主!”终于平定丹波一国后织田信长任命明智光秀为丹波国主,并命协助细川藤孝征讨丹后国的一色家。
绣中半兵卫似乎很高兴,来向明智光秀道贺。
“唉,为了平波,却让光春的母亲惨死又怎么高兴得起来?”明智光秀叹道。
“如论如何,主公你总算又国之地。丹波有人口0万以动员上万兵力,有这上万大军们就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绣中半兵卫似乎意有所指。
“此事不要再提。就因为怀疑我有二,织田信长才故意违约杀死了波多野秀治与其弟秀尚这是在向我示威。可见,织田信长已经对我戒备之心极重,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夹起尾巴来做人…”明智光秀现在与竹中半兵卫交谈时,对织田信长已经直呼其名,可见,因为织田信长背信弃义造成其叔母的死亡,他的愤怒和不满其实已经达到了极点。
“唉。这样下去,迟早会被织田信长追访甚至处死的。”绣中半兵卫郁闷地说。
“不要担心。我们暂且默默地耐,等待时机的成熟再说…”明智光秀现在似乎成熟了许多。
“嗯。那么,我们接下来讨论一下征讨一色家的士气吧。一色家十分弱小,通过征讨一色家,正好可以整编和训练我们刚收编的丹波兵。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甚至还可以抓到不少一色家的降兵,如果我估计得没错的话,通过征讨一色,我们的部队数量可以从现在的一万人增加到1500c人左右。”竹中半兵卫深知有兵就是草头王的道理,还是先发展军力最重要。
丹后一色家是室幕府四职之一的名门。
一色氏出自于足利泰氏的五男公深在三河国吉良庄一色地方居住,以地名为苗字改称为一色氏,而足利氏与三河国吉良庄发生联系,是从承久之乱后泰氏的父亲义氏补任三河守护开始的。
公深之子范氏跟随足利尊氏逃亡九州之后,准备上洛的尊氏将范氏置于博多,任命为九州的统辖者为最初的镇西管领。范氏作为最初的镇西管领一直与南朝方的势力交战,很好地守卫了九州,而镰仓幕府以来九州的守护一直受到少贰氏、大友氏、岛津氏等的反乱。
直到后来南朝方的怀良亲王进入九州,并受到菊池氏的拥立使得当地的一色氏的立场变得相当困难,结果文和4年(1355)怀良亲王正式进入博多,而一色氏一族逃往长门国,后来又上洛去了。
当时上洛的一色氏是范氏之子范光,范光后来于贞治5年(1366)补任若狭国守护,不久又获得了本贯地三河国的守护职。范光将若狭国蜂起的国民一~镇压,很好地巩固了守护领国体制。后来,范光之子诠范镇压了山名氏发动的明德之乱而因功获得了丹后守护的任职,并且由于在军事方面很多的攻击为了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政权期中的重要任务,并成为了幕府的四职之一。
诠范的孙子义贯起初也在幕府担任参与幕政的重臣,但后来由于与将军足利义教对立,而导致在幕府的地位有所下降。后来在大和参与镇压越智氏的叛乱的时候,被奉义教之命的武田信荣谋杀,使一色氏的支配力量大大削弱。后来色氏在丹后、三河的领地分别遭受了细川氏和武田氏的夺取,实际只支配了丹后一国。应仁之乱时的一色氏加入了山名方的西军,而与之对立的细川、武田两氏则加入了东军。
义贯之子义直于明应7年(1)在普甲山战死,后来一色氏数次与若狭的武田氏发生战争,义贯之子义春也战死了。义春的后继者是义有,明应1(15011)武田元信担任了丹后守护入了丹后国内,并安置了守护代延永春信。由于延永氏与丹后的国人石川氏发生对立,再加上武田氏的入侵丹后,导致了丹后国内极度混乱的状况。
永禄元年(1558),义幸之子义道继任了丹后的国主当时虽然武田氏拥有守护职,实质上丹后的支配权在一色氏的手中。义道庇护了与织田信长对立失败而逃来的将军足利义昭果导致与信长的对决。天正6年,接受信长命令的细川藤孝攻略丹后宫津的八幡山布阵,义道积极地进行防战使藤孝退回丹波,请求明智光秀的援军。同
道的家臣和被官被怀柔而使得义道被逐渐孤立起来,藤孝与光秀军攻击义道的居城八田城,义道被击破,退往中山城的昭田氏,由于昭田氏的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