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们送你们一起回去。
结果当这群又饿又累、正以为已经重获新生地人们向自家走去地时候。却遭到织田军地前後夹击长公记描述:这些人不是拔刀战斗却被杀死。就是被活活烧死。而看看死亡者地名单。几乎全部都是远山一族地人。信友与近臣大岛森之助、作光寺左近进两人一起被抓到岐阜。处以极刑中地极刑——逆刑。关於主仆三人地下场。还有一个说法是在岩村当地三人共打死。但是信长公记里地记载是押解到岐阜才处死。
至於信长地姑母夫人。信长并没有因为他是自己地姑母而原谅他。关於夫人之死。有两种传闻
其一是信长正在与重臣开会。商讨如何处理信友等人地时候。外头来了一位穿著鲜小袖和服地女性求见信长。侍卫拦住他地时候。女子只是掏出一个小小地茶器。说只要把这个交给信长、信长就会见他。侍卫把茶器交给了信长之後。信长脸色发青地冲出营帐。一刀把这个女人斩死。然苦涩地说了句:这女人就是我地姑母。
第二个说法比较有说服力:夫人在被抓一起被送到岐阜,跟丈夫一起被处以逆刑。而一直到死,夫人仍是诅咒之声不断,他怨恨将自己作为战略工具、见死不救——如果信长当初援救岩村,夫人就不会开城投降,甚至还残忍无情的处死自己的侄儿。据说夫人临死前哭叫著说了这样的一段话:像这种残忍而没有情理的事情(指自己被处逆刑一事),就算我原谅信长,上天也不会原谅他!你们看好!因果是循环不停的,总有一天他一定会到最痛苦的死法啊!(以来的历史发展来看,夫人的诅咒果然是很准确的应验了)
对信友而言,这战斗是他能作的最後一件事情。只要他能多撑一天,胜赖就能多争取到一天重建武田。或许跟三年才活活累死的高虎纲比起来,信友的一切努力并没有留下太大的涟漪;但是跟那些为了求自己的死所、战死于长的其他宿老而言,或许信友的所作所为,还比他们更为胜赖著想得多了也说不一定。
长筱之战后武田家急速弱,织田信长考虑到长子织田信忠海需要一段时间的成长,领地也需要恢复元气以命令织田信忠据守岩村城,勤练士卒,两国开始陷入僵持阶段。
此后武田赖致力于国力的恢复。1577,娶北条氏政的妹妹为妻与北条结成同盟。但天正六年(1578)上杉谦信急死,上杉家发生“御馆之乱”,谦信的外甥上杉景胜和北条家来的养子上杉景虎争夺继承权,氏政请胜赖出兵相救自己的弟弟景虎;而景胜则以黄金一万两、割让一部分土地、娶胜赖的妹妹为妻建立姻亲等条件与胜赖结为同盟,胜赖决定支持景胜,景虎兵败自杀,景胜获胜使甲相同盟解体。天正八年(1580)德川军经过三个月激战,夺回高天神城。为防备信长、德川、北条的进攻,武田胜赖令兄弟仁科盛信移居高远城。天正九年(1580)12月自己移居新筑的新府城胜赖以筑新府城为名向领地内新征赋税,却导致武田家凝聚力尽失,人心浮动,不少老臣最后也叛离了武田胜赖;天正十年(1582)11月,信长策反了胜赖的妹婿木曾城的大将木曾义昌,打开了信浓甲府的门户田胜赖为讨伐木曾义昌而再度举兵,2月1日胜赖率军2万从甲府出发平叛,12日信长集中大军命长子织田信忠自歧阜城出兵。211日骏府的**山梅雪被德川家寝返,家康向甲斐进发。武田军在鸟居峡被木曾义昌击败,随后松尾城的小笠原信领反叛,胜赖节节败退到新府只剩下千余人。
29日在信领引导下信忠军围了高远城,途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信忠宣布解除与武田松的婚约并要仁科盛信投降,却无反应,3月2日破城甲斐国内骚动。武田胜赖拒绝真田氏的邀请,3月3日放弃新府投奔小山田信茂的岩殿城田德川军紧紧追赶。不料最后信茂也降信长,胜赖一行转往上野下相继逃散,11日众叛亲离的武田胜赖于天目山田野与妻子及嫡男武田信胜等人一起自杀身亡享年三十七岁,名族甲斐武田氏嫡系到此灭亡。
武田胜赖并不是一个庸才,甚至说算的上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但是由于其家族内部的不团结、经济落后国力匮乏、还有一个无比伟大的父亲,面对日益强大的织田氏,没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把武田家衰亡的过错放在他身上是不公的,应该正确的认识这个被埋没的名将。
攻灭朝仓、武后,织田信长终于完全消灭了参加包围网的所有大名。这时,他开始秋后算账,找曾经支持过包围网的毛利和波多野、一色等家的麻烦。毛利家国力雄厚,一时还不便动手,所以织田信长决定先拿丹波国的波多野家开刀。波多野家虽然表面上已经臣从于织田家,但一直维持着很大的独立自主权,听到织田家准备攻打丹波国后,立即开始准备抗敌。
波多野氏为藤原秀乡的后,平安时代自关东举族迁居丹波,逐渐成为丹波国的有力国人。波多野秀长在“应仁之乱”中加入细川胜元东军,在京都、近江等地屡立战功,深得胜元的喜爱。“应仁之乱”平息后波多野秀长被胜元之子政元(“半将军”)任命为丹波守护,波多野家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秀长之子植通是波多野家的中兴英主。1515年植通主持修建了日本战国时代十大坚城之一的八上城作为居城,向世人宣示了波多野家人力、物力和财力之丰厚。1525年植通趁细川家“内粉”、近畿大乱之际驱逐了细川家安在丹波的钉子——丹波守护代内藤国贞,从而独霸丹波一国,使得波多野家转化为战国大名(波多野家的勃兴是战国时代屈指可数的几个守护驱逐守护代的例子之一)。
但是,植通之子晴通却是一个暗弱昏庸之辈。在1555年三好长庆流放细川晴元并以闪电般的速度席卷近畿的时候,晴通居然打着“复兴细川家”的旗号与三好家开战(植通若是地下有知,非得找他儿子索命不可)—结果自然是被三好长庆和松永久秀虐得哭爹叫娘,最后只得向三好家臣服。
晴通之子秀治勇谋兼备,颇有植通之风。1564年三好长庆病死,三好家立即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