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喜在公园等了半个小时,终于等到老太太。她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好几个姐妹。
这些全都是拆迁户,而且特别急。将王三喜围在中间,七嘴八舌询问,“我们的房子大概五月份就要过户。你手里的房子什么时候开盘?”
“买多了能不能打折?”
“楼盘在哪儿?”
王三喜在等她们的时候已经提前问过领导,因为这次限购,房价大幅上涨,之前剩下的房子要借着这股东方全部推出去,而且单价涨了四千每平,“最近一批是三月份,有三百多套房子,位于河西,总价五百万以上。如果全款可以打98折。”
这些老太太都是有钱的主,听到价格这么贵,面不改色,一个劲儿追问,房子在哪儿,都有哪些户型,什么时候签合同,房产证什么时候下来,房子什么时候交付等等。
王三喜一五一十回答,然后根据他们的财力给他们推荐房型。
除了去年跟她买过房的老太太挑了个小房子,其他人要的都是大套。而且还是全款支付。
又过了几日,安东市又有几家楼盘上线,似乎都想借着限购令大赚一笔。
但也因为限购令,把炒房客拒之门外。
买家减少,房子却多了不少,像老太太这种情况很少,大部分都是刚需。
偏偏刚需财力有限,大部分都选房价低一等级的城东、城北和城南,极少人选择富人云集的城西。
王三喜为了找到更多客人,请老太太帮忙介绍顾客,并且向上级申请全款再给一波优惠。
领导那边同意,要是她能搞二十人团购,而且都是全款,房价可以打97折。
五百万的房子,便宜0.01折,那就省了五万块钱。
老太太立刻心动了,四处帮她找人。
而王三喜这边也做了些房价上涨对比。
的确,城东、城北和城南的房子要比城西便宜,但是城西的房子更具有投资价值。那三个地方每平只涨两千,城西却涨了四千。而且这边是富人区,周围的配套设施、医疗条件、师资都是最全的。
她做出的宣传单比宣传部发给他们的更能戳这些老头老太们的心。
他们买房不是为了自己住,他们是为了孩子。
拆迁房的质量都很一般,相应的他们的配套设施也都不行。之所以买城西的房子除了想要房子升值,也更看中学区房。
而城西这边是外国语小学学区房,将来孩子能进这所学校上学,成绩稳了。
在开盘前一天,这些老头老太发力终于凑足二十个。
相比其他人到处发传单找客人,王三喜专攻这二十个老头老太,省心多了。
这次三百套房子卖出两百套,卖得最多的销售卖出二十六单。不过她卖的大多数都是小户型。
而王三喜却不一样,她卖了二十套,不仅全款支付,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大户型,总金额比她高,她这次得到的奖金比对方要高,成为销售冠军。
张凤英这次比上次好些,一共卖出六套房子,因为房价提升,她这次有六万八千块钱奖金。她打算私藏六千块,让王三喜替她保密。
王三喜答应了。兴许是每天都要跟客户打交道,张凤英比以前开朗多了,也更加自信。
发第一笔奖金这天,张凤英盘算给孩子买东西,“我要给我丫丫买两件新衣服和新鞋子,她现在已经能扶着墙走了。得买一双学步鞋。”
王三喜也看过丫丫走路,许是年龄太小,腿太软,走路的时候一拐一拐的,就像鸭子一样,特别可爱。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走到地铁站等车,车来的时候,她手机也响了,电话那头是她老公。
王三喜上了地铁,广播站正在提醒乘客到站,声音太洪亮,电话那头的声音断断续续,根本听不清楚。
等广播停止,她再让对方说一遍时,那头已经挂断了。
张凤英一脸羡慕,“你老公这么粘人呀,一会儿就到家了,还打电话回来?是不是问你今天又想吃什么呀?”
王三喜没心情跟她说笑,刚刚电话里张伟的声音惊慌无措,似乎有大事发生,她心里有种不好预感,再次拨了过去,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接听,她立刻解释自己刚刚上地铁没听见他说什么。
张伟让她把手机给张凤英。
张凤英一头雾水,她与张伟几乎没什么交集,他究竟有什么事要找她呢?
手机递过去,也不知对方说了什么,张凤英双眼以直,瘫倒在地,手里的手机滑落在地上。
王三喜一边捡手机一边扶住她,“你怎么了?”
张凤英扶住王三喜的胳膊,声音发颤,“你老公说他回家时看到丫丫坐在楼梯上冻得瑟瑟发抖。他摸着那孩子的额头好像发烧了。可我婆婆和老公都不在家,他给送到医院去了。”
王三喜都无语了,丫丫那孩子好像才10个月吧?周强和周妈怎么会把孩子独自留在楼梯口呢?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王三喜还是不停安慰张凤英,“应该没事的。都五月了,天气已经很热了。”
这话也就是安慰,毕竟早上起来的时候,三喜还跟张凤英抱怨今天风怎么那么大。
丫丫那么点的孩子却坐在楼梯口吹风,而且还发烧了,显见不是吹一两个小时,兴许是吹了大半天。
张凤英从来没有像现这样恨过她男人和婆婆,以前她觉得当人媳妇(儿媳女),做家务,挣钱都是应该的。
可是他们将十个月大的孩子丢在家里,就不是人干的事。
要是他们站在她面前,她必定会鼓起毕生勇气将他们骂得狗血淋头。
现在人不在,她就只能憋着,怒火在胸腔燃烧,她发不出,憋得一张脸通红。
王三喜瞧着担忧不已。
好不容易到站,张凤英像支刚刚发射的火箭冲了出去,那速度之快,王三喜显些追不了。
追上不也就不追了,王三喜叫了辆出租车才终于追上她,“去医院很远的。快上来吧。”
张凤英从来没叫过出租车,太奢侈,竟也忘了医院离家还有一段距离。
两人急急忙忙赶到医院,周强和周妈还没来。
张伟解释,“我不知道你老公的电话,所以就只能等你来了。”
张凤英摸摸孩子额头,还有些烧,针管打在额头上瞧着有几分渗人。孩子眼皮耷拉着,看见她第一眼却亮了起来伸手要抱。
张凤英小心翼翼避开吊针将女儿抱在怀里,“医生怎么说?”
“医生检查过,丫丫发烧39.3,要是烧得再久一点,估计孩子能烧傻了。”张伟叹了口气,“你家门没关,我站在门口叫没人应。不知道咋回事。”
张凤英抿抿嘴,一个劲儿向张伟道谢,又问他花了多少钱。
张伟将缴费单递给她,张凤英给他转了账,顺便也把打车费用一块转了。
王三喜和张伟陪了她一会儿就离开了。
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周妈和周强正在哭天喊地满小区找孩子。
住在楼上的邻居觉得两人在演戏,故意拆两人的台,“下午孩子就坐在楼梯口,我提醒她当心人贩子抱走了,她当耳旁风。现在心疼了?我才不信。”
另一边小声咬耳朵,“天天在家骂孩子是个赔钱货,我看真有人抱走孩子,她不仅不会伤心,反倒觉得省事了。现在搁咱们这儿演戏呢。我看她就是成心的。”
……
张伟不愿把两人想得这么坏,但是事实摆在眼前,也由不得他不信。
王三喜没有他好气性,她虽然没孩子,但是爱护弱小的心,正常人都有,她走到周强和周妈面前,“你们俩下午去哪了?”
周妈看不上王三喜,再加上两人还拌过嘴,她不愿意跟三喜说话。
但王三喜虎视眈眈盯着她,她只能回道,“我去买菜了呀?”
“那你家里留人了吗?”
周强在边上哼哼,“我在家。我以为我妈去买菜把丫丫带走了,没想到我妈回来后,说孩子不见了。”他看向物业,要求他们帮忙找孩子。
他们只有大门口才有监控,而且画面太模糊根本看不清。
张伟指着周强说他撒谎,“我回来后看到丫丫坐在楼梯口,小脸通红,就摸摸孩子额头,发现孩子发烧了。我站在门口喊了好几声,硬是没人回答。我这才带孩子上了医院。”
此言一出,周强和周妈也不哭了,齐齐看向他,那眼里倒不像感激,更像生吞活剥了他。
“你把我闺女带走了?”
“天杀的!咱们可是邻居!你居然抢走我孙女!”
这两人张牙舞爪一个劲儿揪张伟的衣领,似乎想要跟他拼命。
围观群众看不下去了,一边拉架一边劝,“哎,人家是好心,看你孩子生病给送到医院。你们可要记恩。”
也有人提出异议,“不是说在家吗?怎么叫你,你没答应呢?”
张伟一看就是正经人,在邻居眼中,他的证词可信度要比周强高。
周强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讷讷解释,“我在家打游戏,戴着耳机可能没听到!”
大妈大婶们全都怒目而视,一个个用鄙夷的眼神看着他。
一个大老爷们不去工作,天天待在家打游,连孩子都看不好。这不就是废物嘛!
周强被这样的眼神看得自惭形秽倒退三步。
周妈护犊子,扯着张伟大叫,“你把我孙女送哪了?”
张伟甩开她的手,说孩子由张凤英看着,就在附近医院。
两人这才急急忙忙走了,看他们的样子倒不是担心孩子,更像落荒而逃。
王三喜摇了摇头,“有这样的奶奶和爸爸,丫丫以后要受苦了。”
其他人争相附和,这两人太不靠谱!
张伟与邻居们打了声招呼,就带着媳妇回了家,“不管他们了。咱们还是先吃饭吧?你饿了吧?”
王三喜这才摸摸饿过劲的肚子,一个劲儿点头,“饿死了。”
这件事对王三喜和张伟而言是件小事,对张凤英来说,却是一件天大的事。
之前的张凤英对这个家任劳任怨,只是因为她从示看过外面的人是如何活着。
可等她看到了,也掌握了钱的好处,她才发现自己挣钱多么幸福。可她依旧好好待在这个家,从来没有怨言。
不是因为她心善,而是因为女儿。丫丫是张凤英的命,她不想丫丫生在单亲家庭。
可这次婆婆和丈夫故意忽视丫丫,差点害丫丫发烧变成傻子,她才觉得事情有多糟糕。
她第一次冲婆婆和丈夫发了火,第一次向丈夫提出离婚,第一次嘲讽丈夫无能,第一次怨恨婆婆狠毒……
原来周强和周妈这才意识到,他们老实巴交的儿媳其实心里什么都知道,她一直没变,不是因为她蠢,而是为了女儿。
但是两人也很快意识到有了丫丫这个把柄,张凤英就跑不了。
他们不仅没有反思,周妈反倒撺掇周强收拾媳妇,想把她打趴下,消灭她的势头。
周强也确实这么做了,但他太胖,行动远不如张凤英灵敏,不仅没有打到张凤英,反倒被张凤英教训一通。
人都是要发泄的,刚刚张凤英将自己好几年的怨恨全部用言语发泄出去,气消了大半。
但是周妈撺掇周强打她,激起她的逆鳞,她不仅将周强收拾一顿,连周妈一块收拾了。
周强被打,碍于男人的尊严,他一声不吭,强忍着。
周妈却不怕出丑,嚷嚷得街坊四邻全都知道了。
但她这次做得事实在太过份,大家哪怕听到,也都装作没听到,故作不知。
最后有两个邻居来劝,还只是劝张凤英声音小一点,吵着他们孩子睡觉了。
张凤英将一块抹布塞到周妈嘴里,这回连声音也没有了。
第二天一早,张凤英来找王三喜,说她今天请了假,要带她老公去找工作。王三喜看着被揍成猪头的周强,心里只觉得解气,看着张凤英的眼神都变了,还真是老实人不发威,一发威就吓人一大跳啊。
可是得知她要带周强去找工作,王三喜心里默默叹了口气。看来张凤英还没对周强死心,竟然还愿给对方机会。
这种烂泥还有扶得必要么?她心里不看好周强。不过也没有劝,路都是自己选的,她一个外人哪能掺和人家的家事。
送走两人,张伟喊吃早饭。
早饭吃到一半,又有人敲门。
张伟让她赶紧吃饭,别上班晚了。
张伟去开门,门口站着周妈,站在门口大骂王三喜,教坏她儿媳。好好孩子被她教坏了。
王三喜就不是个受气的主儿,打包一块鸡蛋饼,站在门口与周妈一块对骂。
她比周妈这种只会骂脏话不同,她是专戳周妈的肺管子,将周强从头损到尾,损得一无是处。
从来把儿子当宝贝的周妈哪受得了,扑腾过来要打人,被张伟甩开。
周妈躺在地上一边骂一边哭。
王三喜看了眼手表,时间太紧了,不能再耽误,下楼走了。
张伟嫌周妈烦人,在家也看不进去书,锁上门也上班去了。
周妈看到当事走了,气得直跺脚,找邻居抱怨这小两口歹毒。
可她的人品早就是公认的坏,大家不仅不觉得张伟和王三喜歹毒,还觉得这小两口也是真倒霉,只是见不得孩子发烧给送进医院,竟被对方怨恨上了?
这年头好人好事轻易做不得。
周妈发现自己找人抱怨,不仅没有抹黑那两人,自己好像被人针对了。大家不愿跟她说话。一看到她过来就自动退散。周妈以为是张伟和王三喜搞得鬼,越发讨厌两人。